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再获优秀

近日,接国家科技部正式通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0年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这是该实验室继2000年、2005年被评为优秀之后,连续第三次被评为优秀。

   近日,接国家科技部正式通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0年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这是该实验室继2000年、2005年被评为优秀之后,连续第三次被评为优秀。

  今年4月,国家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我国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五年一次的评估。在第一轮小组评估中,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小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第二轮答辩资格。5月,实验室主任龚健雅教授在北京进行了第二轮答辩,获得专家组好评。

  2005年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和武汉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依托985二期“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一类平台”建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院士、主任龚健雅带领全室师生,面向地球空间信息的快速采集、处理和服务的基础理论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国际前沿方向,揭示地球空间信息机理,解决核心技术难题,突显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在精密空间定位、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以及3S集成与空间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高水平的创新研究团队,引领着我国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的发展,促进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形成。实验室已成为国际上测绘遥感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平台,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心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辐射基地。

  五年来,实验室不断提升组织科研协作、承担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科研任务的能力,主持了各类科研项目60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2.68亿元,其中包括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创新群体、杰出青年基金、国防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80余项。发表论文159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090余篇,出版专著30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7项。实验室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国土资源部二调、国家测绘局“天地图”工程和国防建设,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云南旱灾预警等重大灾害应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验室已形成以院士为指导,中青年科学家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队伍。李德仁在今年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百年庆典上被选为该会首批12名Fellow(研究员)之一。龚健雅是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Dolezal奖获得者。5年来,实验室新增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百千万人才、1个基金委创新群体,有11人在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的博士研究生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实验室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机制。5年来主办国际与双边学术研讨会16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39人次;来实验室访问和讲学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30余人次;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3项,建立了“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地学计算与分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4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实验室还十分重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实验仪器设备的系统配置以及地球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与软件系统的自主研发和集成。实验室仪器设备运行良好,共享与使用率高,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科研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亦为实验室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实验室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以实验室为代表的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国际影响与日俱增。2008年7月,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主席伊恩·道曼评价道:“中国是培养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科学家的主要国家之一,并在传感器技术方面居于领先地位。武汉大学在这方面很有实力。”2008年11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在授予李德仁院士荣誉博士称号的颂词中称:“武汉大学是今天世界上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机构。”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