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大众中国:未来三年实现人员降本20%,不等于裁员

分享至

6月5日,针对“大众汽车设立‘KI 10’绩效项目,未来三年实现人员降本20%”传闻,大众中国方面表示,“KI 10”(KEY initiative)即总部提出的Efficiency效率计划(Efficiency Program),是以2023年为基准,未来三年实现效率提升20%,包含大众中国。“20%指间接人力成本,不等于裁员。”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AI大模型是自动驾驶实现的唯一路径

分享至

“AI大模型是自动驾驶真正实现的唯一路径,端到端会是未来很重要的技术方向。”6月1日,毫末智行CEO顾维灏在2024(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表示,端到端不仅仅是模型端的优化,也需要数据的供给与算力的支持。从2022年开始,DriveGPT等自动驾驶垂类大模型所探索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一旦应用会带来非常惊艳的效果。

一汽解放:与华为合作的自动驾驶产品明年将实现低速场景示范运营

分享至

5月30日,记者从一汽解放官方获悉,一汽解放与华为共同打造的自动驾驶产品预计在2025年可实现低速场景的示范运营。据悉,2023年一汽解放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 聚焦智能驾驶领域。

云从科技:从容大模型一体机能实现5倍效率提升

分享至

5月22日消息,云从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从容大模型一体机近期亮相鲲鹏昇腾开发者大会,目前已经在主要的行业客户进行落地验证。从容大模型一体机内置一体化大模型生产平台,能够实现5倍效率提升;同时实现企业私有化部署,数据不脱离企、业内网,保障数据安全,支持单机部署和联网部署,可提供语言、视觉、多模态大模型推理和训练一体化能力。

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首次实现海外应用探索

分享至

记者5月21日从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近日该公司与合作伙伴泰国马汉科理工大学首次在泰国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这是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海外应用探索实践。

蓝色起源公司恢复亚轨道飞行旅游,实现近两年来首次载人飞行

分享至

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蓝色起源公司恢复亚轨道飞行旅游,这是该公司自2022年8月以来的首次载人飞行。本次任务代号为NS-25,使用蓝色起源公司的“新谢泼德”飞行器,搭载6名乘客由美国西得克萨斯发射场升空。

垣信卫星:千帆星座计划至25年底实现648颗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

分享至

5月18日,在南京举行的C3安全大会上,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陆犇表示,千帆低轨卫星星座于23年启动建设,星座包括三代卫星系统,采用全频段、多层多轨道星座设计。第一阶段计划到25年底,实现648颗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第二阶段到27年底,648颗星提供全球网络覆盖;到30年底,实现15000颗星提供手机直连多业务融合服务。

2023年,全国地勘单位实现总收入3949.39亿

分享至

近日,自然资源部官方正式发布《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统计年报》,其中提到,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200.72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2023年,全国地勘单位实现总收入3949.39亿元,同比增长0.1%。

腾讯财报:2024年一季度ToB业务*实现收入523亿元

分享至

5月14日,腾讯发布财报,2024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595亿元。其中,ToB业务*实现收入523亿元。在更高毛利业务收入及云业务成本效益不断提升的驱动下,企业服务的毛利一季度实现同比增加,腾讯云优势持续巩固。财报显示: 得益于云服务收入和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企业服务收入实现十几个百分点的同比增长率;腾讯云音视频解决方案吸引了更多的本土与国际客户,特别是媒体、娱乐及直播行业的客户。

机构:星链将在2024年首次实现正自由现金流

分享至

航天行业数据机构Quilty Space的最新报告显示,预计SpaceX旗下星链(Starlink)项目2024年收入将超过66亿美元。这意味着星链今年的收入可能跃居全球第一。全球两大卫星运营商巨头SES和Intelsat刚刚宣布合并,二者合并后公司的年收入约为41亿美元。Quilty此次预计,星链将在2024年首次实现正自由现金流。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会成为星链IPO前的重要节点。

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村一图”全覆盖

分享至

5月7日,山东省“一村一图”工程数据发布会在聊城市举行。会议发布了山东省“一村一图”影像本底,覆盖全省79655个行政村、15.8万平方千米,其遥感影像分辨率可达0.2米。这标志着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村一图”全覆盖。

峰飞航空科技eVTOL实现中东首飞

分享至

5月7日从峰飞航空科技公司获悉,该公司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5月6日在阿联酋完成首飞,实现中国吨级以上eVTOL在海外的首飞。公开资料显示,这也是全球首个在中东地区完成长距离飞行的吨级以上eVTOL。

华测导航:2024年预计有包括小米SU7在内的新车型实现量产交付

分享至

4月30日消息,华测导航在机构调研时表示,乘用车自动驾驶业务对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公司已完成车规级自动化产线建设,并与多家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部分定点车型已实现批量出货,随着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预计未来会有更多车型实现量产交付。2024年,公司预计除以前年度已量产车型外,还将有包括小米SU7在内的新车型实现量产交付,具体出货量取决于客户产品推出时点、市场销量等情况。

华为Pura 70首次实现北斗卫星发送图片信息

分享至

据华为终端消息,华为 Pura 70 Pro、Pura 70 Pro+、Pura 70 Ultra 首次实现了通过北斗卫星发送图片信息。据悉,除华为Pura 70标准版外,其他机型均支持发送或接收卫星消息,无地面网络时,仍可通过卫星系统与外界通信。

北京:到2027年实现智算基础设施软硬件产品全栈自主可控

分享至

4月2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发布《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到2027年,实现智算基础设施软硬件产品全栈自主可控,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备100%自主可控智算中心建设能力,有效支撑对标国际领先水平的通用和行业垂类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全国近百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实现确权登记

分享至

4月22日,记者从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的2024年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上获悉:中国基本形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体系,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上海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等近百个重点区域相继登簿,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已覆盖自然保护地、森林、湿地、草原、河流、湖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海域、无居民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重庆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已实现区县级卫星应用节点全覆盖

分享至

4月19日,记者从重庆市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统筹成果发布暨2024年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推广会上获悉,自2021年至今,重庆已实现100余颗国内外遥感卫星数据资源统筹接收,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已实现区县级卫星应用节点全覆盖。据悉,2024年,重庆将根据遥感影像统筹目录,持续统筹采集全市优于3米分辨率的各种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并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高质量的数据保障作用。

特斯拉FSD何时在中国能实现?马斯克回复:可能会很快

分享至

有特斯拉中国车主4月20日在社交媒体上向马斯克提问称,“我期待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早日进入中国,不知何时实现?HW3.0系统什么时候能用3D建模图像?新的倒车辅助什么时候能推送给中国的特斯拉HW3.0车主?”对此,马斯克回复称,“可能很快就会实现”。

北斗星通:已经实现国内NRTK商用发布,正在加速打造PPP-RTK全球服务

分享至

4月11日消息,北斗星通于2024年4月10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就“在北斗导航定位服务上,国内是否有其他公司直接和贵公司竞争?”,公司回复称,北斗/GNSS定位服务作为智能化时代高精度定位的市场刚需,自然会吸引相关厂商从事该领域业务。公司在高精度定位芯片、天线方面是国内的主要供应商,在无人机、测量测绘、室外机器人等领域市场占比超过60%,目前公司依托在芯片领域的优势,加大了在高精度定位服务方面的投入,已经实现国内NRTK商用发布,正在加速打造PPP-RTK全球服务。

杭州:力争到2026年,实现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分享至

4月9日,《杭州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提出,打造以人形机器人创新引领,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支撑发展,智能制造、文旅教娱、生活服务、医疗康养、城市建设与治理五大应用领域的“1+3+5”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体系。力争到2026年,杭州市智能机器人领域培育集聚创新创业团队突破10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0家、行业头部企业2—3家,实现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机器人关键组部件(软件)100项、整机新产品50项(其中达到产业化水平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不少于3项)、示范应用场景30个,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市级平台2—3个,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省级创新中心1个,实现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争创智能机器人国家级产业平台。

点击加载更多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