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每周观察] 没有用户数据,地理数据将一文不值

地信行业与互联网各有各的数据,我们是地理数据,互联网是用户数据,互联网可以通过收购拿到地理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拿到用户数据?都说大数据时代,数据为王,空有地理数据,要怎么摸的清用户在想什么?

  (文/3sNews执行副主编 张鹏英) 最近同BAT的技术人员接触颇多,越聊越明白为什么BAT能成为巨头,而很多企业不能。那些被挤占或是被吞并的行业或企业,真的是因为没有转过思路,才半死不活的。

  例如,在地信行业,之前卖的一直都是产品,比如光盘,比如硕大的安装包,现在已经开始觉醒卖服务。但是服务和服务也不一样。不是说把原来的产品分割以后,给用户选择,用户自行搭配,就是按需求服务。为什么?因为给客户选择,客户只会选择那些相对来说用得上的,这也并不是完全的提供可以解决需求的服务。

  就拿商铺选址作为例子。这种商业智能的,地信企业看来的确是颇具优势,因为我们有大量的时空大数据。这些数据所带来的,是对人群属性的分析,最后根据人文地理中的人口迁徙等理论,作出人口画像,然后就告诉用户,按照人类的活动属性、六边形人口扩散理论,这里就应该是开个什么什么。这是当年人文地理课上面要学的一个东西,现在还在用。

  如果有十分完备、完全的数据,考虑到所有的人口流动模型,这个应该是准确的,甚至正好是一个论证。

  问题来了,BAT也是这么做的么?

  非也。

  BAT是这么做的,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用户搜索了一个地方不可能是无聊或是没有目的。通过抓取这些搜索数据,可以清晰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在哪里,然后再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反推,确定这些需求中关键的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就一定是大部分用户都需要的。

  就这么简单一个的例子,能够看出BAT与传统企业思路上的差异。

  地信企业的传统做法是正着来的,似乎不管不顾用户感受。这也是我们总觉得自身岌岌可危的原因,因为我们意识到了BAT总能满足客户,而自己却总在痛失市场。

  地信行业与互联网各有各的数据,我们是地理数据,互联网是用户数据,互联网可以通过收购拿到地理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拿到用户数据?都说大数据时代,数据为王,空有地理数据,要怎样做才能摸得清用户在想什么?

  从云计算、大数据到人工智能,是公认的发展方向。智能个人助理逐渐成为趋势,机器学习迅速兴起,连Siri都可以调教出来。

  对于地信企业来说,如果仅仅握着地理数据,而不是想方设法获取、挖掘和分析用户需求和用户数据,我们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