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863计划支持我国航空遥感系统研发纪实

近两年,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灾害频发,在灾害的监测过程中,航空遥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航空遥感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渐进式成长。

泰伯网
遥感飞机在执行航拍任务(3sNews配图)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让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记忆犹新。

  作为一名遥感科技工作者,郭华东非常清楚,地震发生后,能及时反映震区受灾信息的地图和卫星、飞机遥感数据信息直接决定着中央有关抗震救灾的决策判断。

  事实上,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科技部、国家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和国土资源部的航空遥感队伍立即应急响应,随即投入了向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供并汇报震区实时遥感图像的紧急工作。

  郭华东回忆说,地震当天,国务院应急办等机构急需震区灾情信息,但受降雨天气影响,无法获取有效的光学遥感图像,因而各方都在焦急等待雷达飞机进入震区上空,以获得灾情实时监测数据以有效展开救援工作。

  5月14日,郭华东终于等来了好消息:从重庆机场起飞的中科院2号微波遥感飞机在雨中执行雷达航拍,于当天下午获取分辨率为0.5米的图像。在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后,急送国务院应急办。

  随后,在5月14日至6月8日的25天中,中科院两架光学与雷达遥感飞机共完成40多个架次的飞行任务,飞行面积覆盖了北川、汶川、都江堰、绵阳、绵竹、茂县等所有重灾区域,获取了大量灾区遥感监测数据,共上报灾情分析报告114期。

  回忆起这段经历,郭华东至今仍感慨万千。“在大地震发生后,航空遥感飞机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为中央有关抗震救灾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大概是“卫星遥感”“航空遥感”这些专业词汇在中国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为公众所了解和感知。

  而于今年3月8日开幕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再次为中国民众揭开航空遥感的“神秘面纱”。展厅内的航空遥感系统展台上,高精度实用SAR传感器、新一代宽幅盖自定位航空相机、轻小型机载激光雷达、A2C超轻型遥感飞机、遥感无人飞机模型等一件件展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事实上,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航空遥感技术,在国家863计划持续不断的大力支持下,历经多年发展,最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踪模仿到技术创新、从科学实验到产业化应用的重大跨越。

  面向国情

  大力发展航空遥感系统

  近年来,我国航空遥感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现代航空遥感系统也在灾害应急响应、高精度地表测量、矿产资源探测等社会发展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面对我国在卫星遥感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尚存在不小差距的现实境况,大力发展航空遥感技术不失为提高我国遥感系统整体水平的一个战略突破口。

  3000万亩和3亿亩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它是通过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就具有这样的“遥感”神通。

  不同于卫星遥感依靠人造卫星,航空遥感主要是依靠飞机、飞艇、气球等飞行器进行对地观测。因灵活、快速、成像比例尺大、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航空遥感技术已成为现代对地观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90年代中后期,郭华东担任863计划信息获取与技术处理主题(简称308主题)第四、五届专家组组长,专门从事新型对地观测技术研究工作。在此期间,308主题建立了一套先进的多层次、立体化和全天候的分布式机载对地观测系统,该系统由模块化成像光谱仪、面阵CCD超光谱成像仪、高分辨率面阵CCD相机、三维成像仪和L波段雷达共5种新型遥感器组成,具备高光谱、高空间分辨率、穿透性和三维成像能力。

  谈及该系统的应用能力,郭华东没有侃侃而谈,而是给记者讲了一个有关3000万亩和3亿亩的故事。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灾后中央需要了解灾区农业受灾情况,通过对地方上报的数据汇总后发现,当年全国粮食因灾绝收3亿亩。

  3亿亩不是小数目,将直接影响着当年全国粮食生产和供应稳定。为了保证科学决策,中央急需准确而权威的数据。

  在原国家科委统一部署下,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研究(96-B02)重大项目组和863计划308主题专家组分头组织开展洪涝灾情评估工作。

  郭华东当时担任308主题专家组组长。他回忆说:“当时我们马上派遥感飞机飞到灾区上空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分析遥感图像,我们最后得出的数据是当年全国水稻因灾绝收3000万亩。”

  3000万亩和3亿亩,这两个数据差的可是一个数量级。为何有这么大差距?到底哪个数据准确?

  与此同时,96-B02项目组也得到了与308项目组相类似的灾情评估数据。显然,一些地方人为夸大了粮食受灾面积和灾情,而航空遥感技术则客观、准确记录了农作物受灾情况。

  “当时朱镕基总理听取了国家科委关于3000万亩这个数据的专题汇报,朱总理很高兴,认为遥感数据真实及时权威。”郭华东介绍说,“随后中央就据此作出了1998年全国粮食局部减产,但粮食总产量与往年持平的宏观判断。”

  郭华东认为,航空遥感技术与航天遥感技术结合在一起在农作物长势监测、产量估计方面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这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重大。

  机载遥感系统性价比高

  遥感技术按照平台分类,通常可以分为星载系统、机载系统两大类。由于研制起步早、资金充裕、技术水平高,西方发达国家星载遥感系统技术成熟且达到商业化运营水平,在国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市场上占据明显优势。

  相比之下,我国在星载遥感技术发展方面,与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郭华东介绍说,我国遥感卫星的设计寿命一般为二三年或稍再长一些,重访周期10余天或更长,遥感器为可见光、红外CCD相机和红外多光谱扫描仪。受重访周期和天气因素影响,给星载遥感系统提供高质量覆盖全国数据带来困难,这也是当前制约我国星载遥感系统发展的一大技术瓶颈。

  “而利用国外高分辨率卫星,成本太高。”郭华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购买以色列空间分辨率为1米卫星遥感数据,一景就要价1万美元,100平方公里要1.3—1.5万美元。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以600万平方公里计算需要7.8亿美元,这是用户很难承受的。”

  郭华东认为,一方面,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全部依赖星载遥感信息源存在一定困难;而另一方面,在863计划的扶持下,实际上我国的机载遥感系统水平并不低,很多单项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他介绍说,在“九五”、“十五”期间,308主题就开展了机载对地观测系统的示范应用,在城市建设、农业生产等领域进行了成功应用。国家“八五”、“九五”期间的洪水灾害监测、城市环境遥感、大面积的遥感专题应用于测绘地形图相结合的项目,主要还是采用机载遥感技术来完成。“尤其是以测绘国家基本地形图、林业信息调查、城市规划等为目的信息源,几乎完全依赖机载遥感系统完成。”

  “考虑到中国具体的国情,相对于耗资巨大的星载遥感系统,机载遥感系统运行成本低、更为实用,而且从技术发展来说,机载遥感平台又是遥感技术向星载平台过渡的试验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星载雷达技术都离不开机载试验。”郭华东认为,航空遥感系统不失为一种性价比高、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遥感技术体系,今后应值得大力发展。

  面向前沿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国土资源调查、灾害应急响应等社会领域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需求日益扩大,这对我国的航空遥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高分辨率雷达等技术的敏感性,国外一直对中国封锁航空遥感的核心技术并禁运相关仪器设备。面对国内外现实,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封锁,提升集成能力已成为我国航空遥感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航空SAR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遥感传感器是整个遥感系统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及遥感信息获取效率。在诸多传感器技术中,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简称干涉SAR)是一种微波传感国际前沿技术。它集高分辨率SAR技术、高精度惯性测量技术、高精度平台定位技术于一体,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快速高效地获取精确的地形图和高分辨率正射影像。

  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能够用来开展干涉研究的SAR遥感数据主要依赖于国外的SAR卫星资料。

  中科院电子所副所长丁赤飚对此颇为忧虑。“一方面,这数据获取周期长,至少需要几天才能实现测绘地区数据覆盖,甚至对于大面积测绘地区需要经过一、两年才能获取全部影像数据;另一方面,分辨率低,一般5—30米左右,无法满足1∶5万及以上比例尺大面积测绘精度需求。”

  在他看来,研制以机载干涉SAR系统为核心的高效能航空SAR遥感应用系统,不仅可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还可以满足高分辨率数据市场需求,从而实现我国航空遥感突破式发展。明确了思路,丁赤飚和中科院电子所立即展开技术研发和攻关。

  “十五”期间,在863计划支持下,中科院电子所开始研制“机载干涉SAR系统”,并最终在2004年成功研制完成我国第一部机载干涉SAR系统原理样机,其三维测量指标达到1∶5万数字高程模型要求,并成功地进行了飞行实验。该技术于200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但中科院电子所并没有就此停歇。从“十一五”开始,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开始进行863计划“高效能航空SAR遥感应用系统”项目研究。

  “这个项目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前制约我国航空遥感应用中存在的数据获取手段单一、效率不高的问题。” 该项目总体组成员之一、中科院电子所研究员向茂生对记者表示,“之所以要求高效能,主要要求就是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效率要高。”

  向茂生对记者解释说,“雷达作业时,载机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400、500公里,这样算下来航空SAR遥感1小时至少扫描1000多平方公里,测绘带约为5—10公里。这较之于光学传感器来说,数据获取效率有很大提高,并且这数据获取还不受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他举例说,机载SAR飞机当天起飞,当晚遥感信息就能下传到计算机处理系统,第二天就能出二维图像。在地面信息的配合下,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并绘制出完整的地形图大概需要一周时间。

  经过3年不懈努力,高效能航空SAR遥感应用系统重点突破了系统总体与系统集成、X波段干涉SAR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比例尺精度从过去的1∶5万到现在1∶1万的技术跨越。

  “更为重要地是,该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以高精度干涉SAR技术为代表的先进航空SAR遥感系统的国家。”向茂生自豪地表示。

  系统集成创新凸显1+1>2效果

  当前我国航空遥感系统就单项技术指标而言,已经进入到国际先进研制行业。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系统综合性能水平及其对应用要求的满足度等方面,我们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导致我国遥感数据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李传荣对此颇有同感,“从纯技术的角度分析,以应用牵引为主线的空地一体化的系统总体集成创新能力的薄弱,是我国遥感技术发展应用的瓶颈性问题。”

  长期从事过遥感技术及应用工作的李传荣,对于系统集成创新有着自己的理解。“面向应用的大系统总体集成,就是要实质性解决在工程技术研制水平约束下的应用需求满足度、以及多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性技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集成创新强调系统综合性能最优,目的就是要达到1+1>2的效果。”

  “比如说在无人机平台上实现多传感器集成技术。”李传荣举例说,“从工程研制的角度看,在单一光学遥感传感器上同时满足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大幅宽覆盖指标要求目前还难以实现,而定量化遥感应用和高精度信息获取对具备上述功能的遥感系统又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

  据悉,目前遥感技术先进国家,如美国和法国都在努力研究,能把光学成像、多光谱高光谱成像、红外成像、微波雷达、激光雷达集成起来的航空遥感系统,以达到全面精细遥感的目的。

  但这一次,李传荣和他的研究团队却在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集成方面步入了该领域国际先进行列,走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前面。

  2010年底,从863计划“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项目组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该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无人机平台上高分辨率高光谱相机、大视场宽覆盖多光谱成像仪、干涉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同平台装载和数据获取。消息一出,震惊了外国同行。

  在李传荣看来,这样的尝试不仅需要勇气,更多的是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这次的集成成果证明了中国在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技术领域具备了集成创新的高水平技术能力。”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左建章对航空遥感系统集成也深有体会。作为“十一五”863计划“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核心技术与产品”项目总体组负责人,在他看来,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模块化、多组合模式的集成系统。“该系统由数码航测相机、POS系统、稳定平台、机载LiDAR等集成。它们本身各自有独立的坐标系统、时空参数。而集成系统需要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统和时空参考,才能实现高精度测图。”

  为此,项目总体组提出了系统集成优化设计方案,解决高精度与小型化POS及惯性稳定平台、航空摄影仪器与轻小飞行器适配、适航等关键技术。同时还建立了专用的高精度系统集成检校场,实现了对传感器本身参数标定,航空器与集成遥感系统的适配验证等功能,并最终形成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1∶500测图精度的遥感系统。

  正是通过这些项目的研制实践,我国航空遥感系统综合性能水平及其应用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构建独具特色的航空遥感体系

  在我国国家863计划“十一五”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该领域中与航空遥感系统相关的重点项目就有3项,分别是“高效能航空SAR遥感应用系统”、“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高精度轻小型遥感系统”。

  为何要设立这3个重点项目?这3个项目对我国航空遥感系统的发展有何意义?

  对此,郭华东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细分,现代航空遥感正朝着多平台、多传感器、多空域趋势发展。这一发展趋势在这3个项目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这也正是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总体部署的初衷。

  他分析认为,在光学传感器研发基础上,高效能航空SAR项目侧重于发展机载干涉SAR这样的先进微波成像技术和装备,“既可以满足1万米以上高空域的测绘需要,又可以满足一些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大比例尺、高分辨率的基础地理数据需求。”

  在郭华东看来,无人机载荷验证系统则重在开拓我国600—3000米低空域的无人机民用遥感事业,实现我国遥感载荷性能综合验证的系统化运行,并在国家应急响应和基础数据获取中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研制,郭华东表示,“这有效利用低空及超低空平台,提高影像分辨率和高程测量精度,实现普通遥感难以实现的大量高精度三维数据生产,同时还能完成复杂姿态摄影,满足数字城市建设对三维景观信息的需求。”

  郭东华总结认为,“由此可见,863计划设立这3个重点项目,不仅有SAR这样的微波传感器,也有轻小型组合宽幅相机这样的光学传感器。不仅涵盖无人机这种低空域遥感平台,同时也包括喷气式飞机1万多米的高空领域;不仅满足大比例尺地理数据需求,也能在应急测绘中发挥作用。”

  在他看来,这些重点项目的设立和研制,更大的意义在于成功构建我国多空域、多平台、多传感器体系的立体化航空遥感网络,进而满足多种多样的航空遥感数据市场需求,“这对未来我国发展现代航空遥感事业无疑将有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面向应用

  瞄准市场推动产业化发展

  发展高技术,有一个永恒的命题,那就是为什么要发展这项高技术?863计划设立之初,就明确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由此可见没有直接或潜在用户的技术、最终不能实现产业化的技术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航空遥感技术本质上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产业化应用,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产品,从而满足信息化经济社会对遥感信息资源的日常需求。

  载荷验证平台奏响产业化序曲

  随着我国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遥感技术的产出——遥感数据产品和信息产品质量给予充分的重视,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要求,更是遥感技术产业化的要求。

  而航空遥感是一个应用性和实验性很强的技术,基础研究和试验模型的建立及验证也离不开大量的实验。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我国遥感技术研制转向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载荷验证等中间环节的缺失,导致很多遥感数据和信息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水平。

  对此,长期从事遥感技术研制与应用的李传荣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考虑如何加强系统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使工程指标能够确实满足科学目标和应用目标的要求、使工程研制与业务化运行紧密结合。”

  实际上,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了。在科技部“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项目申请指南中赫然写道:该系统是国家科技部针对我国对地观测技术与应用快速发展中载荷航空飞行验证环节缺失的问题,在“十一五”期间部署的国家863重点项目。

  在该系统总体负责人李传荣看来,如果没有飞行验证环节,再好的对地观测遥感技术要进入成熟的商业化应用都是奢谈。“有了飞行验证环节,就能对飞行试验中的技术指标进行不断检验校正,按照设计技术标准和应用要求进行改进,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正因此如,从申请这个项目一开始,李传荣和研制团队就抱定了必须让这个验证平台系统业务化运行的决心。“我们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达到课题考核验收指标,更要走出实验室,走向需求客户和应用市场。”

  记者在该验证系统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该项目同时改造了两架无人机系统,研制了两套基本载荷系统,还建立了南北两个验证场。

  “之所以研制两套载荷系统,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需求;建立南北两个验证场,也是考虑到我国南北地区不同地形、不同气候对于航空遥感应用的实际影响。”在李传荣看来,做验证系统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市场需求对工程研制的具体要求,形成一套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业务运行体系,为今后市场化验证平台商业化运行打下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1月14日,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在内蒙古包头某机场完成北方场首次光学载荷科学试验飞行。一直关注该验证系统的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还专程前往现场观看飞行试验。在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后,曹部长还即兴作词一首《临江仙——记包头无人机试验》:喜送大鹏巡碧空,俯瞰阡陌分明。欲比天地求图精。几度无眠夜,今朝塞外行。把盏穹隆聚豪英,金戈铁马堪惊。长天阔野见新城。强军富民事,科苑起三更。

  曹健林副部长指出,“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项目是对863计划以往已取得的成果进行集成验证和应用的一个创新模式,对“十二五”863计划部署项目具有指导意义。

  谈及这点,李传荣颇为激动。“曹部长的肯定,证明了我们搞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系统,进而产业化运行的路子是对的,也是完全行的通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将这个验证平台机制一直进行下去的决心。”

  学术会议上活跃的公司代表

  “我这几年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现在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公司人员越来越多了。”郭华东说,“可以说10余年前,有关遥感学术会议的参会人员都是来自院所及高校的科研人员。最近这些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公司代表身影逐渐多了起来,这些公司不仅关心一些前沿技术,也更加关心背后的应用市场,有的甚至直接参与了863计划航空遥感项目的研制工作。我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航空遥感的产业化进程在加快。”

  事实上,863计划航空遥感系统项目研制一直注重“官产学研用”结合,重视企业在技术产业化应用中的推动作用,坚持按照企业这些市场用户的应用需求来牵引工程技术的研制,进而推动航空遥感技术面向市场和应用。

  例如,在“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项目中,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光电院、首都师范大学、长春光机所、四维远见、中测新图等多家单位,坚持走“抱团”发展道路,各自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分工协作、各尽所能”,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形成官产学研用的自主创新合力。

  对此,左建章研究员感触颇深。因为他本人不仅是该项目总体组负责人,同时还身兼项目课题承担方——北京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自己既是技术研究员,又是技术推广员。”笑言之余,左建章对航空遥感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有着独到的体会。“因为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原本只关心技术的科研人员有了更多的市场意识。现在我经常提醒我的同事,在研发时注重按照应用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和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贵州航空集团是我国航空遥感产业链上的工业集团代表之一。在对贵航集团调研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充分肯定了贵航作为企业代表在该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他指出,国家863项目重在运用、重在示范、重在牵引,贵航集团参与863计划无人机遥感项目,是对国家民用高新技术发展的有益探索。曹部长还表示,当前要形成完整系统、能够成体系发挥应用、档次较高的无人机主导产品,需要像贵航集团这样的大企业有力参与和推动。

  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在谈及我国航空遥感产业化应用时,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无一例外地提及一个观点:航空遥感应用必须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防灾减灾和应急监测、建设工程测绘保障等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这既是航空遥感应用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我国发展现实需要。

  事实上,航空遥感技术及系统已经在西部测图、灾害应急响应与实时监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用上取得丰硕成果。

  国家西部测图工程是一项重大测绘工程,是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向茂生告诉记者,高效能航空SAR遥感应用设备已经应用于该工程。

  “该系统的干涉机载SAR技术达到1∶5万地形图精度,可以反映出地面50平方米大小物体。”他介绍说,该测图技术可以覆盖西部没有1∶5万比例尺地形图的200万平方公里国土,为西部地区提供生态环境监测、水文地质调查、资源矿产勘探等基本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

  而我国已经利用航空遥感系统建立起了一套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和灾情实时监测体系。对此,主持过2010年玉树地震灾情遥感工作的郭华东有切身体会。

  “2010年4月14日早上7:49,玉树发生地震,第一时间内亟须灾情监测数据。我们的遥感飞机直接从四川绵阳飞到玉树上空,下午1:30开始获取数据,当晚就传回了整个玉树县城所有房屋,包括倒塌房屋的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达到0.3米。我们连夜把首批遥感图像与灾情分析信息送达国务院应急办,15号凌晨把整个玉树灾区遥感影像报上,温家宝总理详细观看了这些影像并听取了灾情汇报。”

  对于这些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像的作用,国务院应急办赵宏宇副主任回忆说,“2010年4月15日,马凯国务委员指派专人携带对地观测中心提供的大幅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图到灾区,在当晚21时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指挥部会议上,这张图就被摊铺在会商桌上,直接为中央领导同志的决策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郭华东还告诉记者:“4月14日晚,当国家地震救援队到达玉树时,得知我们已获取灾区遥感图像的信息,马上要求提供支持。我们用最快速度向给他们提供了30厘米分辨率影像,救援队利用这些高分辨率影像确定具体方案,展开抢救伤员行动”。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后来送给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一副致谢锦旗,上书:“高清图像,判识玉树,重点排查,科学施救”。

  “在上报遥感影像和灾情信息的同时,我们在第一时间把所有灾区遥感数据实时提供给国家地震局、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总参测绘局、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15个部门与28个单位共享,让需要这些数据的单位都能在最快时间内获取数据。”郭华东回忆道,“同时,我们发布的31张高分辨率玉树遥感图像在网上点击率达到2000多万次,这实际上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数据共享。”

  正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过程中,航空遥感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有效应用。

  同时这些得到成熟应用的技术反过来又推动了我国在大比例尺测量、数字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发展。郭华东认为这充分显示了遥感技术发展过程“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巨大作用。

  “这表明我国航空遥感系统产业化应用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道路。”郭华东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应持续开展航空遥感的前沿领域研究,促进我国对地观测事业与学科的发展。同时应坚持“官产学研用”的技术研发和转化模式,早日把成熟的技术推向应用市场,力争实现我国由“遥感大国”迈向“遥感强国”,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