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人形机器人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

分享至

最近,国内业界宣布,开啓人形机器人的正式量产。记者探访了人形机器人超级工厂发现,机器人许多关键零部件的上游精密加工环节,都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所交叉。业内人士介绍,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

OpenAI开放满血o1模型API,成本暴降60%

分享至

12月18日凌晨,OpenAI开启了第9天技术分享直播,正式发布了o1模型的API,并且对实时API进行大升级支持WebRTC。其中,o1模型的API与之前的预览版本相比,思考成本降低了60%,并且附带高级视觉功能;GPT-4o的音频成本降低60%,而mini版本价格更是暴降了10倍。同时OpenAI还发布了全新的偏好微调方法,通过直接偏好优化算法可以让大模型更好地掌握用户的偏好风格。

小马智行首席执行官:预计2025年Robotaxi的生产成本会下降

分享至

总部位于广州的小马智行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James Peng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无人驾驶出租车公司的生产成本明年应该会下降。该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其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车队数量从目前的约250辆增加到至少1,000辆,因为制造费用下降以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服务区域扩大。该公司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无人驾驶卡车服务。该公司计划与两家地方国有汽车制造商合作,每年“量产数千辆”机器人出租车。

特斯拉Cybertruck完成能源消耗量测算申报,预估百公里能源成本14.92元

分享至

12月12日消息,据工信部网站显示,特斯拉Cybertruck已完成工信部能源消耗量申报。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显示,Cybertruck整车整备质量3104kg,最大设计总质量3700kg。车辆续航里程为618公里,百公里电能消耗量为22.6千瓦时,百公里电能当量燃料消耗量为2.62L,预估能源成本为14.92元/100km。

武汉中海庭申请交通标志牌提取专利,降低高精度地图制作成本

分享至

11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交通标志牌提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 119027909 A,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标志牌提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从RGB图像数据中获取目标路段的第一交通标志牌,在从激光点云数据中获取与第一交通标志牌距离最近的三维点云数据,并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前视投影,得到二维点云投影图,再对二维点云投影图进行分割,得到第二交通标志牌,并根据第二交通标志牌的几何形状,计算其关键点坐标,并根据其几何形状和关键点坐标反算得到第二交通标志牌对应的三维交通标志牌坐标,实现目标路段的三维交通标志牌提取;实现了对目标路段的交通标志牌要素的自动化提取,降低了高精度地图制作中人工和时间成本的消耗,提高了制作高精度地图的效率。

马斯克:擎天柱成本降到2万美元非常困难 但最终会实现

分享至

11月27日消息,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擎天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器人。要把成本降到2万美元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点都不容易,但最终会实现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产量需要在100万台/年以上。

美政府拟向数字孪生领域投资2.85亿美元,以期降低芯片制造成本

分享至

11月20日消息,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本周二宣布,其正同半导体研究公司-制造联盟公司SRC进行谈判,计划向SRC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SMART USA研究所项目提供2.85亿美元(当前约20.63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SRC的SMART USA研究所整体投资规模达10亿美元(当前约72.39亿元人民币),将专注于开发、验证和使用数字孪生技术来改进美国半导体产业从设计、制造、先进封装、组装和测试的全流程。该研究所目标在5年内将美国芯片开发和制造成本降低35%以上,将半导体制造、先进封装、组装和测试的开发周期缩短30%,同时展现数字孪生技术在半导体行业减排上的独到作用。

百度第六代无人车RT6成本,降至25万元

分享至

11月19日,在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称,通过检索增强技术的发展,过去24个月,人工智能大模型基本上消除了幻觉。 基于此,大模型应用量猛涨。李彦宏介绍,百度文心大模型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中,日均调用量15亿,增长30倍。目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很多行业都有非常好的应用,在制造、能源、教育、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已经看到了非常实用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在自动驾驶领域,端到端的自动驾驶技术背后是大模型技术。目前,百度第六代无人车RT6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前装量产的L4级别无人车,成本已经下降到每台25万元。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申请自动驾驶车辆调度系统及方法专利,解决车端地图存储和算力成本问题

分享至

11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调度系统及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8887794 A,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调度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接收车辆上传的车辆当前位置;接收调度系统发送的目标位置;基于高精拓扑地图,依据车辆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规划全局路径;将全局路径发送给车辆。本申请在云端利用高精拓扑地图获得全局路径并转发至车辆,因此无需每台车都进行高精拓扑地图的更新,避免所有车辆同时升级地图时云端任务无法下发的情况,并且解决了车端的地图存储成本问题,同时车辆无需进行导航路线的计算,也节约了控制器算力。

曝华为正研发ADS4.0平台:就刚雷达等核心零部件成本进一步下降

分享至

9月18日消息,日前,有爆料称华为正研发ADS4.0平台。 爆料称,华为ADS4.0在激光雷达这些核心零部件上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时间节点或在2025年。 此外,华为正积极推动高速L3的商用与城区L3试点,并协助工信部起草10余篇自动驾驶国家标准。 今年8月6日,享界S9首发搭载华为ADS3.0高阶智驾。ADS3.0宣传称应用端到端类人智驾,复杂路况智能应对;升级GOD感知神经网络,实现从物体识别到场景理解。

阿里巴巴达摩院取得遥感目标提取相关专利,解决相关技术中目标提取效率低且成本高的问题

分享至

9月11日消息,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遥感目标提取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授权公告号CN116778330B,申请日期为2023年6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遥感目标提取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大模型技术、遥感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作用于操作界面上的输入指令,在操作界面上显示目标遥感影像;响应于对目标遥感影像包含的参考目标进行选取的目标选取指令,在目标遥感影像上显示参考目标的第一分割结果;响应作用于操作界面上的目标提取指令,在多张遥感影像中显示多个参考目标的提取结果,其中,提取结果是利用预设大模型基于第一分割结果对多张遥感影像进行图像分割得到的结果。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遥感影像进行目标提取的效率较低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腾讯发布新一代大模型“混元Turbo” 推理成本降低50%

分享至

9月5日,在2024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正式发布新一代大模型——腾讯混元Turbo。该模型采用MoE架构,比上一代产品推理效率提升100%,推理成本降低50%。对外,腾讯混元Turbo的价格也比混元Pro降低50%,输出价格为0.05元/千tokens,输入价格为0.015元/千tokens。

传输成本降低50% 东数西算工程这项技术取得突破

分享至

8月22日,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本届大会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网等热点话题展开研讨,并发布了四项重大科研成果: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建成、光电融合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行业首个载具时敏网络控制系统取得成果和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介绍,光电融合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是面向东数西算工程的一项技术,将使得传输成本降低50%,是东数西算工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在全球尚属首次,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成本超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取消月球车项目

分享至

“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55周年纪念日前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17日宣布,由于成本超支和发射延迟,取消新一代月球车项目。法新社说,这是美国探月计划一大挫折。这型月球车全称“挥发物调查极地探索车(VIPER)”,原定于2023年底搭乘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格里芬”着陆器,在月球南极着陆,执行为期100个地球日的探索月球水冰资源任务,为后续“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做更充足准备。

古尔曼:Vision Pro继任者2026年底之前不会推出,苹果尚未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

分享至

4月29日消息,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在其最新的“Power On”通讯中提到,苹果Vision Pro继任者的发布可能会推迟到2026年底,但在推出第二代产品之前,苹果必须设法降低成本。“苹果最新的Vision Pro路线图目前没有将第二代机型的发布日期定在2026年底之前,不过公司正在努力寻找推出更便宜版本的途径。据我所知,苹果仍在为如何降低成本而感到困惑,”古尔曼说道。

周鸿祎隔空喊话贾跃亭:想造车一定要回中国,造车成本能降低70%

分享至

4月25日消息,昨晚,FF创始人、首席产品和用户官贾跃亭在微博发布视频隔空喊话周鸿祎,“下次你在美国的时候,希望FF 91能成为你的专属座驾。”随后,周鸿祎发布视频回应称:“老贾你啥时候回国?”周鸿祎在视频中表示:想要造车一定要回中国,FF在美国卖不出去就是因为卖得太贵,如果回国用中国的供应链来造,成本将降低70%,这样车可能会有竞争力。

云天励飞发布深目AI模盒,把大模型应用成本降到千元级别

分享至

3月28日,云天励飞发布“深目”AI模盒。该产品能够覆盖场景超过90%、算法精度超过90%,使用成本降低90%。云天励飞还与鹏城实验室、之江实验室、中国电子、华为、华润数科等单位成立生态联盟,探索大模型落地应用路径。

马斯克:人形机器人成本将不到一辆汽车的一半

分享至

3月27日消息,马斯克在回应一位X用户的帖子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单位质量的复杂性要高得多,但我仍认为它最终的成本将不到一辆汽车的一半。”

小鹏汽车公布2024年智驾目标,减少雷达依赖、综合成本减半

分享至

小鹏汽车25日公布2024年智驾目标:轻地图,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全场景,连接高速/城区、链接道路/停车场;轻雷达,减少对激光雷达的依赖,将会在MPV X9上去掉两个前向雷达,综合成本减半,但XNGP能力不降。

蔚来李斌:“杨戬”芯片一年后收回研发成本,后续将发布更多主力芯片

分享至

9月21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谈及自研芯片规划时称,“杨戬”可使蔚来单车激光雷达成本下降数百元,一年左右可收回研发成本。李斌同时表示,这款芯片是蔚来小试牛刀的产品,并没有用到芯片团队太多的精力。后续会再开发主力的芯片,并将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发布。(财联社)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