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武汉大学115周年校庆活动富有创意学生受益

  学术圣殿《珞珈讲坛》开讲、多幕校园话剧《西望乐山》公演……

  11月29日黄昏之后,秀美的珞珈山渐渐隐入了宁静的夜色之中。

  此时,位于武汉大学樱顶的老图书馆却灯火通明,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与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德仁面向满场或坐或立的学生,正在做一场《论地球空间信息大众化服务》的讲座。

  这是武汉大学为纪念建校115周年新开办的《珞珈讲坛》的开坛第一讲。

  2004年4月,当时的党委书记顾海良在与学子交流时,曾经透露过自己的一个梦想,那就是把老图书馆的大厅设为“珞珈讲坛”,希望有一天,学术大师们以能够在这里讲学为最大荣誉,让珞珈山遍撒学术的种子!

  昨日的梦想终于成真。刚刚担任武汉大学校长的顾海良显得异常高兴,在讲坛上,他兴奋地对同学们表态说,“学生推荐的大师,不管他在世界哪个角落,我们都会想办法把他请过来。”

  校庆活动的另一场“大戏”——为纪念武大西迁乐山70周年暨建校115周年而创作、由师生自编自演的大型多幕校园话剧《西望乐山》,头一天晚上在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提前拉开。

泰伯网


11 月26日,由100多名武大师生排演的校园话剧《西望乐山》艺术地再现了这座百年学府八年抗战时期的悲壮与辉煌。

  70年前的春天,日军占领武汉。武汉大学近千名师生被迫告别美丽的珞珈山,西迁至四川乐山,开始了8年异地办学的生涯。这8年,本是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危难时刻的8年,却成为武大百年办学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

  书有“德参天地,道冠古今”八个大字的灵星门牌坊、设有竹椅和木桌的沫滨茶室、文庙大成殿武大校长办公室、茂林修竹、拾级而上的台阶……精细逼真的布景,仿佛把现场观众带入了70年前的乐山小城。现场的学生凝神静气,深深沉浸于《西望乐山》感人的情境之中。

  在剧中饰演武大校长王星拱的是物理学院的大四男生李英男,今年才22岁,却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鞠躬尽瘁精神的校领导表演得淋漓尽致。为了揣摩人物特性,他连走路都在模仿王星拱的神态,周围人有点奇怪于他的痴迷,他回答说,“这部话剧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诗篇啊,它尽情演绎乐山往事,诠释乐山精神。家国大事,儿女情长,苦乐交织,那份心酸和浪漫、坚毅和执着,真的令我为之动容。”

  “那时的武大,大师云集,学风愈挫弥坚,跻身当时中国四大名校之列。”《西望乐山》编剧、该校艺术学系教师彭万荣说,乐山8年,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包括12位院士和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其经验值得很好的总结。

  “通过话剧这一艺术形式来纪念武汉大学西迁乐山70周年,别出心裁。一般的综艺晚会热闹过后终会归于沉寂,而话剧将永远记载那段岁月,意蕴万千。”《西望乐山》导演江兆旻非常感慨。

  话剧公演后,八宝饭、白宫、第八宿舍、农工夜校、通才教育、自由讲学这些最能代表“乐山精神”的关键词迅速在学生中传播开来,很多学生被“乐山精神”深深打动,“到乐山去!”成为他们内心深处的向往。

  武大文学院的李晶说,看完这部戏,深深感受到大学之为“大”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它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保存和发展中心。他认为,目前教育过于技术化和功利化,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目光短浅,没有看到人文学科、基础科学等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先导地位。武大在战乱时期尚能坚持通识教育的理念,而不让学校沦为培养战争机器的技术学校,当下的社会环境则更不应该过分注重对现实利益的功利追求。

  “看话剧时,我一直在想,有这样的校长、老师和学生,当年的武大想不辉煌都难。但是,同样的学校,同样满怀激情的学生,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王睿是一位在武大待了9年的博士,她本以为自己不会再留恋武大,看过话剧后才发现自己如此地热爱武大,希望武大能再创辉煌。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若能持续下去,必将形成武大特色。”2007级地理信息系统王红雷表示了自己的愿望。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1:5万地质图数据库首发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