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导航业:兼并成主流 治“乱”还需疏导

由企业和行业本身的力量达到由“乱”到“治”的发展结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要通过实践,形成行业的骨干群体,涌现出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构建和完善产业链,拉动产业队伍大踏步前进。

  近几年来,国内外卫星导航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尤其是以个人导航仪(PND)为主流产品的市场,显示出充分的活力,竞争也十分明显。

  整合兼并与融资成主旋律

  2007年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显著特点是企业的整合兼并、资源重组,其中以顶级手机厂商诺基亚以81亿美元的巨资收购著名的电子地图厂商NavteQ、一流的PND厂商TomTom以42亿美元收购了闻名遐迩的电子地图厂商Tele Atlas,引起业界的关注。除了整机厂热衷于收购地图商外,一些大公司纷纷收购GPS相关软件和芯片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即CSR、博通、SiRF、Atheros、Mio和恩智浦分别收购NordNav、Globa Locate、Centrality、uNav、Navman和Glonav。国外芯片和通信厂家都加快动作,着力切入导航手机和GPS芯片领域,明白透露出从2008年起GPS产品市场会进一步明显加温。

  与国外公司兼并潮交相辉映的是国内出现投融资热。近年来,继灵图、高德、易图通四维图新等电子地图厂商大量引资,以及瑞图万方收购畅想之后,西安华迅等芯片和终端产品厂商与伊爱等运营公司也成功地招商引资。北斗星通成为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笫一只进入股市的“春燕”,随后可能有一批公司会陆续进入,大家都在积极准备,伺机发力,迎接行将来临的卫星导航产业“爆发性”增长时期的到来。

  2005年-2007年间,由于个人导航仪的不期而至,着实让TomTom、Garmin、Mio、Magellan等公司火了一把,从1000万台的销量直接冲击到近4000万台。而经过数年的准备,GPS手机业已进入高端市场,2008年将是规模化市场呈现和急速发展的一年,有人甚至预言2008年是GPS手机产业的元年,开始导航与通信的高层次融合发展,以及应用终端制造业和移动位置服务业比翼齐飞。移动通信的著名企业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LG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会一举超越专业导航公司Garmin和TomTom等。而一直紧紧追随国际产业发展的中国市场,将是车载前后装、PND和GPS手机三方面同步发展,出现制造业和服务业两旺局面。

  产业需要由“乱”到“治”

  据保守估计,2008年我国导航定位终端销量将突破500万台大关,与2007年相比将翻一番,由于GPS手机和PND市场的猛增,预计至2012年,这种每年翻一番的超常规发展速度仍能保持。这种预测有牢固的社会基础为支撑:一是2007年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5.473亿户,他们均是GPS手机的后备用户;二是GPS接收模块大幅度降价,而性能明显提高,更加适合于手机应用;三是移动位置服务业的配合对这种发展趋势所起的推动作用,使GPS手机用户可立刻感同身受地发觉其应用价值所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四是依托移动通信的大产业平台,省却了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费用和时间过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应该指出,面临这样的形势,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界的制造商、供应商、服务商与运营商,乃至用户群都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更谈不上实战准备,肯定会出现一阵子手忙脚乱,会出现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又一次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此时,应对新形势的有效办法是“看准了再干”,快速切入,单点突破,内联外合,做好做大,强强共赢,成就大业。

  产业快速发展,有时会出现“乱”,也是正常的,但不能无休止地“乱”,这就要求“治”。“治”有多种方法,多个层次。首先是要有行规行法的管理,如导航电子地图盗版和侵权,应该说很难治,也很好治,关键是政府部门要有作为。既然有资质进入机制,也应该有退出机制。“治”的另一种办法当然是疏导,这可能是更为有效更能持续实施的办法。这就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行业自律措施,由企业和行业本身的力量达到由“乱”到“治”的发展结果。从长远来看,只有那些具有明显的特质,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壮大的企业,才能持续地发展。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导航电子地图从数据采集、处理、生产、发布及其更新均有长足的进步,许多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使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形成、销售、发布、更新体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对许多企业是一次新的严峻考验,但又是大发展、大进步的新契机。

  前装市场应快速突破

  在2007年国际导航产业并购案中有件值得注意的事,这就是德国大陆集团以11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西门子集团旗下的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集团,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装置、电气系统和机械电子装置的供应商。此次收购是大陆集团136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通过此次收购,它在行业中的地位提升至全球前五位。由此联系到我国的车载导航产业,特别是汽车前装产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产销统计表明,2007年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880.24万辆和879.15万辆,年增长率分别为22.02%和21.84%,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预计2008年会突破1000万辆大关。汽车应用是卫星导航产业大众化市场的两大主体成分之一,开始是以汽车导航和车辆监控应用为主,逐步发展为车辆信息系统,实现导航、通信、娱乐、安全和移动服务的一体化集成,这已经成为卫星导航产业大众化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车辆应用的典型服务以日本的车辆信息和通信系统(VICS)中心(为车辆导航服务)、美国的OnStar(为车辆综合服务)和OmniTrack(为物流车辆服务)为典型代表,经过许多年的努力,已经分别达到千万、百万和十万级的用户服务数量。

  2007年我国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的终端数量约为35万台左右。严重的问题是,在数以十万台计的汽车前装批量导航仪中,却没有一款软硬件和数据完全是中国的自主产品,除地图外,软硬件几乎清一色地为日本货和德国货所垄断。由此可见,我国的卫星导航应用服务产业真正是幼稚的产业,亟待扶植与照料、规划与培育、合作与联合、成长与壮大。而车辆信息系统的前装市场正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中必须快速突破的一大制高点,它代表产业水平和能力,它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标杆作用,极具推动力和影响力。

  相关链接

  关注导航业三大发展动向

  纵观国内外导航产业的发展,值得密切关注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人们已经普遍把相关的导航产品列入消费电子类,意味着这是个规模化市场,是个整装待发的大产业;二是强调导航与通信的结合,这是个不可逆转的普适化的发展趋势,它在增强导航定位功能的实时性、实用性的同时,也为导航产业跨越式发展找到了一个全球化大产业依托平台;三是导航产业已进入了一个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互补、并行同步发展的新时期,其服务业的特征已开始彰显出来,将推动和形成堪称“巨无霸”的移动位置服务大产业,这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人们享受移动位置的完美服务业已指日可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