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从SIA的年度报告,看全球卫星产业的五大趋势

泰伯智库分析认为,政府毫无疑问依然在主导整个卫星产业,但是我们已经清晰地听到了私营企业发出的声音。

  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ate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简称SIA)在今年6月发布了2016年度版本的《卫星产业现状报告》。报告称,2015年全球太空经济产业的总收入为3353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083亿美元,同比增长2.61%。

  报告详细介绍了全球卫星产业的生态现状,例如卫星地面站市场接近于零增长,而卫星发射市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事实上,要对全球卫星产业进行准确的统计,是困难重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都没有正式地对外公布在卫星领域的详细数据。

  虽则如此,我们还是能够从这个连续多年出版的报告上,看到卫星产业的主要未来趋势。毫无疑问的是,政府依然在主导整个卫星产业,但是我们已经清晰地听到了私营企业发出的声音。

  作为卫星产业的观察者,我们已经习惯了政府拥有、政府运营、政府消费的模式,但是让我们倍感兴趣的是,私营企业正在为了自身市场目的而定制独有的软硬件。

  1、拥有卫星的国家越来越多。目前共有5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至少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

  小卫星制造和运营成本的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有能力拥有自己的卫星。目前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严格来说是59个,至少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

  其中,普及率最广的是通信卫星。相当数量的亚非国家和地区,经济还处于落后阶段。但是不少贫穷的国家,还是勒紧了裤腰带,凑足预算发射通信卫星。

  例如,白俄罗斯、刚果、孟加拉、蒙古,都在积极地部署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卫星的大约成本为2亿美元。

  一般来说,投入3亿美元建造并运营一颗5000公斤的通信卫星、再辅之以大学生组装的一两颗10公斤左右的微小卫星,在15年多时间里的总收入大约为10亿美元。从数字上看,这样的投入产出比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但从国际卫星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在轨道上拥有一颗自己的通信卫星,就意味着对卫星频谱资源的权限控制,以及在轨道碎片移除等问题的发言权上占有一席之地。

  导航卫星也是如此。早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基本上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和欧洲的天下,但是现在印度和日本也在部署属于自己的大规模区域性导航系统。

泰伯网

  图片来源:卫星产业现状报告

  2、卫星电视是整个产业的营收主体,但业界人士担心它能否保持增长的势头。

  总有一天,卫星电视频道的数量增长会到尽头。高清电视(HDTV)现在是主要增长的业务,但是这种势头早晚会平缓。

  那么,下一步是什么呢?超高清电视或者说更高规格的产品,能不能像高清电视一样取得成功呢?

  业界人士关心的是,在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中,有多少是属于卫星产业这个大饭碗里的。我们都知道,基于美国GPS的服务产业,已经有数以百亿计的市场规模。欧盟也在野心勃勃地预计,一旦伽利略系统在2020年组网结束全面运营,那么每年也可以增加几十亿美元的市场。

泰伯网

  图片来源:卫星产业现状报告

  3、卫星广播市场出乎意料地成为迅速增长的市场领域。

  差不多十年前,一度因为XM和Sirius合并遭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垄断调查,卫星广播领域的前景阴影重重。但是现在,卫星广播市场出乎意料地成为迅速增长的市场领域。

  但奇怪的是,这个增长仅仅局限于北美市场。卫星广播在地球上的其他区域增长缓慢。监管和语言,可能会是主要的问题。也许等到车联网时代真正到来之后,卫星广播才能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

  卫星宽带市场的增长较为缓慢。跟卫星广播市场类似,美国卫星宽带市场的成功,可能并没有太多可复制的要素。欧洲、拉丁美洲、俄罗斯和东亚都在建设卫星宽带项目,但是未来的市场状况如何,还有待观察。

  卫星宽带领域的两家公司,包括EchoStar旗下的美国休斯网络系统公司以及美国卫讯公司,注册用户的增长都极其缓慢。但是两家公司都寄希望于卫星容量的新扩展。

  飞机互联网市场,可以说是近来最热门的消费者宽带市场。现在有很多供应商都在进入这个领域,包括Intelsat、Sky Perfect JSAT、SES等等。在未来的几年里,这将是卫星消费者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泰伯网

  图片来源:卫星产业现状报告

  4、在整个太空经济领域,立方体卫星迅速崛起。

  由于机器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微电子制造成本的降低,以立方体卫星为代表的微小卫星正在迅速崛起,得到了卫星产业最为广泛的关注。

  目前还难以预测微小卫星的应用程度能到达什么样的水平。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模式,曾经在IT领域创造并且还在延续成功的神话。这种模式能否在卫星领域复制,尚难以下结论。同样重要的因素,还包括括微小卫星的地面分辨率、在轨寿命、轨道碎片移除以及发射成本等等。

  有一些好的迹象正在显示。例如,今年Spaceflight的夏尔巴卫星载体,将要借助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把80多颗小卫星送入低轨道。欧洲的阿里安航天公司和美国的联合发射联盟都要进入小卫星发射市场。如果这三个火箭发射服务商能够为微小卫星提供成本足够低的方案,那将为微小卫星市场的发展消灭一个拦路虎。

泰伯网

  图片来源:卫星产业现状报告

  5、对地观测服务迅速增长,2015年的同比增长率为10%,达到18亿美元。

  根据SIA的预测,对地观测服务在2015年的同比增长率为10%,达到18亿美元。

  考虑到进入对地观测服务领域的企业在不断增加,而且对地观测卫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个领域将会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

  但是从SIA提供的数据列表中,并没有包含空间通信(Telespazio)的商业化卫星Cosmo-SkyMed、欧洲的哥白尼环境监测卫星系统和哨兵系列卫星、以及中国的对地观测卫星。中国的对地观测卫星基本上都用自己的火箭进行发射,而且卫星影像也主要服务于国内市场。二十一世纪空间的北京二号卫星则是借助印度火箭发射的。

  从30年前第一家商业化对地观测卫星企业法国视宝(SPOT)公司开始,在对地观测领域,要区分公共事业用途和私营企业用途并不容易。

  但无论如何,政府依然是对地观测服务的主要客户。对于有能力提供新型卫星星座的企业来说,例如Planet、Terra Bella、Satellogic等等,它们也许已经看清楚了未来的商业模式。

泰伯网

  图片来源:卫星产业现状报告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