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李维森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答记者问

记者:现在很多部委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请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是如何定义智慧城市的?李维森: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领域内着手开展...

  记者:现在很多部委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请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是如何定义智慧城市的?

  李维森: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领域内着手开展相关研究和探索性的试点工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作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地理信息基础支撑保障职责,特别是在当今城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支撑城市高效管理、运行和健康、科学发展,更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常来讲,我们说的“智慧城市”是在时空信息支撑下,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人类知识物化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等各项活动中,形成不依赖人或少依赖人的智能化专题,按需优化组合,相互之间实现有机协同。一个智慧的城市应当包括像人类感官一样的实时信息感知设备,像人类神经系统一样的信息与指令双向传输网络系统,像人类大脑一样的云计算中心,像人类行为器官一样的应对与处置专题系统。

  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地理信息仍旧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信息资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仍旧扮演者提供基础的、权威的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的角色,即将数字城市建设阶段构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升为时空信息云平台,此时时空信息云平台提供的地理信息内容更丰富、更全面、时效性更强,服务智能化程度更高。

  记者:在城镇化背景下,建设智慧城市有何重大意义?

  李维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其重大意义表现为:

  建设智慧城市促进解决城市发展面临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达到6.75亿,占到了总人口的51%。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增加到10亿,城市人口的剧增,不可避免地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导致交通拥堵、医疗资源紧张、教育资源不均、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城市安全监管等问题的出现。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解决这些问题,以时空信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则通过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智能化的手段,重新审视城市本质、定位发展目标、培育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结构,通过智能传感和智能决策调整城市运行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对逐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有重大意义。

  建设智慧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发展依赖土地财政、资源开发等,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能力,随着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并枯竭、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时空信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建立以行业为单位的虚拟和实体创新协同机制(如智慧国土、智慧环保等),整合不同行业间的协同机制(如智慧交通、智慧社会管理等),对提升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将有着重大意义。

  建设智慧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智慧城市建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成长的一个重要发展契机,将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催生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环保等一大批对城市经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的新兴产业,对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记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有哪些优势?在实践中这些优势是如何体现的?

  李维森:李克强总理视察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时指出:测绘地理信息是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保障。克强总理强调,离开了测绘地理信息,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具体成果,离开测绘地理信息就无法建成智慧城市。换言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不仅为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奠定了工作基础,而且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将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一是资源优势。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海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上。我国已经完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全覆盖,形成了国家、省、市全方位的地理信息数据源,建立了庞大的动态地理信息数据库。目前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正在积极构筑海陆空天地一体化的高精度、实时化地理信息获取能力,使大地测量从静态到动态、从地基到天基、从区域到全球发展,推动航空航天遥感朝“三多”(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和“四高”(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相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方向发展,通过卫星发射组网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使获取的地理信息资源在时空上覆盖面更广、数据量更大、准确度更高、现势性更强。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所在、根本所在。

  二是技术优势。我国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快速获取与更新功能、面向地理实体的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功能、真三维动态建模与可视化、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功能等,能够满足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信息化建设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测绘技术正从数字化测绘体系向信息化、智能化测绘体系跨越发展,利用3S技术,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高精度卫星定位,运用泛在网络、传感设备、智能计算等新型高科技手段,推动地理信息处理与管理向智能化、智慧化、语音化、真实化方向发展,使数据“活”起来、地图“动”起来,把传统地形图提升为地情图、智能图,把纸质地图成为电子地图和人机对话、智能处理的智慧地图,使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应用由静态向动态、由地表向空间、由单维向多维转变,形成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更智能决策、更灵性服务和更安全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应急指挥、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公共服务等智能化水平。这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职责所在、优势所在。

  三是基础优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06年就与省级测绘部门和市级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共享,开展了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和公共平台,所建成的空间框架和公共平台是市政府权威的、唯一的、全市域的共享平台。截止目前,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有300多个开展了这项工作,170余个已经建成,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建设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基础,经过扩展、提升将方便地升级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在下一步工作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本着“城市主导,统筹规划;科技支撑,循序渐进;需求牵引,资源共享;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城市政府、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地理信息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进程。通过开展时空数据建设、云服务系统开发、支撑环境完善和典型应用示范等试点工作,探索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共享模式和服务模式,凝练工艺流程和标准规范,为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升级转型以及后续大规模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提供指导,为智慧城市、智慧区域和智慧中国建设奠定基础。

  四是产业优势。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虽然起步晚、规模小,但发展迅猛、潜力巨大,近几年不仅以超过25%的增速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逆势上扬,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成为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地理信息企业不仅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市场主体,而且也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主体。我国目前自主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绘地理信息先进装备、高端仪器、软件平台多来自测绘地理信息企业,他们将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点,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但是,优势都是相对的,也是变化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必须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超前谋划,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发挥老优势,再创新优势,在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为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重要力量。

  记者: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国家测绘地理局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维森: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着明确的定位,即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智能化的时空信息服务。为此,我们着手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研究。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由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发展而来,将过去的三维空间数据引入时间变量,成为动态的时空数据,其基础是时空信息数据库,由时空信息数据、物联网节点地址数据、时空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四部分构成;其核心是“时空信息云平台”,即以直观表达的全覆盖精细地理信息和时相地理信息为基础,面向泛在应用环境按需提供地理信息、物联网节点定位、功能软件和开发接口的服务,具有开放性、继承性、安全性、智能化、重点性等特点。该平台围绕经济转型、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主题,以强化基础、促进应用为主线,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着力提高智慧应用水平,从过去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提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逐步发展为向各部门提供各自所需的个性化服务平台,使其服务更科学、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前景十分广阔。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出台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技术指南》,并着手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数据条件完备、长效机制健全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目前,已有9个城市列入试点计划,并初步完成项目设计书,正在进行设计论证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

  记者:目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布局的智慧城市领域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李维森:在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基础上,依托物联网和云计算环境,优先选择国土、交通、城管、卫生、应急、环保、旅游和公众等实时性要求高、移动性要求多、自主性要求强的领域开展具有智能性的应用示范。

  通过开展25-3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旨在进一步推动技术升级完善,探索建设模式、共享模式和服务模式,突破核心技术,凝练工艺流程和标准规范,为推动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升级转型、以及智慧省区和智慧中国建设奠定基础。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的实现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应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不相适应;二是各领域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三是科学技术远远不能支持城市全面的智能化。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只能是一步一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备,更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实践。很多问题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完全解决的,需要部门间加强统筹,合理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并不断创新技术,完善管理。

  记者:根据我国国情,智慧城市建设将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李维森:根据我国国情,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所谓“智慧城市”,就是将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城市经营服务理念有机融合,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表现。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融合,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构建大量智能化基础设施,需要海量的时空信息数据,需要通过广泛地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采集处理、数据挖掘服务、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加高效、敏捷、低碳与和谐。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是一个重要发展契机,对具有广阔前景的云计算、物联网的设备制造以及数据生产服务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尤其将城市现代服务业的范围、规模和质量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智慧城市建设本身的不断发展与升级,必将进一步推动智能交通、城市管理、城市安防、医疗信息化、绿色建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步伐,有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相关产业落地提供机会。

  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对时空数据的获取、处理和深度挖掘服务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需求,将有力地促进航空航天地理信息获取、大数据存储处理、云计算以及新型地理信息服务业,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必将有力地带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为了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请问为什么会选取这些城市作为试点,现在这些试点城市的发展情况如何?遇到的突出困难有哪些?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数据条件完备、长效机制健全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截至目前,已有太原、广州、徐州、临沂、郑州、重庆、武汉、无锡、淄博等9个城市启动试点工作。这些城市一是具备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全市物联网、互联网、计算中心(云中心)等已初具规模;二是具备良好的地理信息资源基础,不同尺度的地理信息资源丰富,并且在相应领域得到良好的应用;三是建立了比较科学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信息更新及时、共享充分、应用丰富;四是具备丰富的人力资源,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人才基础。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技术层面、管理层面都面临许多困难和未知因素,需要进行不断深入的探索、实践;许多部门从各自的职能角度提出构建智慧城市设想,难免出现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现象;另外,城市信息资源共享不够,实现信息化便民、惠民的目标不明确等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

  记者:在您看来,智慧城市建设将从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管理?

  李维森: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从概念研究迈向实践探索,正在成为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和新途径。

  首先,智慧城市将实现更加全面透彻的感知。城市中有序分布着的各类感知设备,能够随时随地支持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通过智能化系统,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主动做出响应,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的感知。

  其次,智慧城市将实现更加快捷泛在的互联。各类有线、无线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成为智慧城市名其实的“神经系统”,支撑城市中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广泛互联、互通、互动,为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基础,有力地支撑信息获取、传输、实时反馈,满足各类服务需求。

  第三,智慧城市将实现更加快捷、优化、智能的应用服务。基于强大的感知系统和网络快速传输,获取全方位的、海量的数据,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其存储、计算与分析,实现不依赖于人的操作,优化解决方案,智能化地处理业务,满足各种复杂需求,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

  总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将使城市的“决策更智慧”,在个性化的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支撑下,整合实时的、动态的社会经济信息,通过更全面、更客观分析处理,实现更智能、更智慧的决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将使城市的“发展更科学”,通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降低产业能耗,使城市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发展更加持续;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将使城市的“管理更高效”,运用可感知、可控制、可智能的管理手段,实现实时的管理与服务,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与水平;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将使百姓的“生活更美好”,高度发达的基础环境和信息环境、高效智能的管理、强大的服务能力,为百姓创造更便捷、更和谐、更美好的生活与发展空间。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