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路线图

经过50余年的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建立了完整配套的航天器研究、设计、制造和试验体系,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我国卫星技术、载人航天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空间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发展起来的。经过50余年的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建立了完整配套的航天器研究、设计、制造和试验体系,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我国卫星技术、载人航天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卫星闪耀太空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空间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从此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两弹一星”国家重大高科技工程的圆满完成。“两弹一星”工程的伟大成就,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如果60年代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实施“两弹一星”工程,使我国的国防实力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20世纪70---80年代中期,我国卫星技术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应用卫星技术取得多项重大成就。

  例如,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了返回式遥感卫星,在空间正常运行三天后成功返回地面,使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并准确定点东经125度赤道上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我国卫星技术又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连续取得多项新成就。

  1988年9月,第一颗极轨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自主研制和发射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

  1999年10月,发射成功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这标志着我国传输型遥感卫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空间遥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卫星研制取得了近百次飞行试验的成功,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例如,2000年10月和12月,两颗“北斗一号”导航试验卫星分别发射升空并正常在轨运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研制和发射导航卫星的国家,“北斗一号”也是世界上首次建立的双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2年5月,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发射升空,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

  2003年12月和2004年7月,分别发射了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研制的“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实施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实现了我国空间探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007年5月,我国基于“东方红四号”平台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完成了在轨交付,实现了我国整星出口零的突破。

  2012年9月,委内瑞拉遥感卫星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遥感卫星星地一体出口零的突破。

  此外,我国还相继发射了“环境一号”、“海洋二号”、“资源三号”等多颗民用卫星,在国土普查、环境监测、救灾减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开启了我国新型民用卫星系统建设的崭新篇章。

  截至2013年2月,仅中航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就自主研制并发射了130余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已形成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等6个卫星系列。

  此外,五年来,小卫星发展以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为战略目标,探索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创造了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实现了我国现代小卫星从单一型号到多型号并举、从多型号并举到领域化发展,从以科学试验为主到全面服务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航天装备建设的重要力量。

  载人航天展示高水准

  载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代世界高新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992年我国启动的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之后的又一国家重大高科技工程,也是我国航天事业创立以来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发射并回收成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后又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3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为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page]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地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树立了又一座里程碑。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两人五天”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进行了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又一个重大成就。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和连续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2008年9月28日,在经历了三天的太空之旅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载着三名航天员顺利着陆,实现了中国航天的又一次伟大跨越,树立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

  2011年11月17日,“神舟”八号飞船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表明中国航天人已经攻克了交会对接这个世界级难题,更为广阔的载人航天舞台已经向中国敞开,中国人实现在浩瀚宇宙中“驻家”的梦想越来越近。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三名航天员安全出舱,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四个第一:第一次实施手控交会对接,第一次航天员进驻空间站驻留,第一次有女航天员加入飞行队伍,第一次完成十多天太空飞行。“神舟”九号的安全返回预示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再立新的里程碑。

  向深空前进

  深空探测是中国航天活动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大领域。

  2004年我国启动了月球探测工程,该工程是新时期启动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之一。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即一、二、三期工程,分别为绕月探测、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月面采样返回。

  在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中,2007年10月,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树立了中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2012年12月,嫦娥二号卫星完成既定任务后,顺利实施与小行星交会,并成功获取了小行星的光学图像,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开展小行星探测的国家。

  下一阶段,嫦娥三号探测器作为探月工程二期首个探测器,将承担着我国首次月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将系统地验证安全着陆、可靠释放分离、月面可靠工作、月夜安全生存等核心关键技术,实现我国航天技术领域的新突破、新跨越。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五院承担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三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承担了近百个星船研制任务。

  在2013年,将发射高分一号、二号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发射序幕正式拉开。

  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组网试运行,正开展全球性区域增强的中国军民两用导航定位系统研制工作,并逐渐扩展为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满足全球服务要求。

  此外,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建设也正在加速开展,将突破载人空间站技术,并已展开载人航天工程三期的深化论证和详细设计工作。(陈泽伟)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