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徐工集团“三朵云”提升产业链掌控力

在过去几年间,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徐工集团,通过打造“服务云”“管理云”“国际云”这三朵“云”,有效地提升了对整个产业链的掌控力,大幅优化了企业内部管理,在行业内进一步夯实了竞争优势。

  2010年5月的一个深夜,徐工集团监控中心的屏幕显示,凌晨1点钟集团下属某地办事处的一台服务车行驶在从兰州向西安的方向。按照常理,这个时段很少有工地在施工作业,警觉的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马上打电话查问具体情况。结果发现,这台服务车被盗了。工作人员马上报警,并把这台车的具体行踪告知当地警方。于是,守株待兔的干警将两个盗车贼抓个正着。

泰伯网
徐工的三朵“云”

  这个抓捕盗车贼的场景仅仅是徐工强大的云计算平台牛刀小试的一个小小插曲。在过去几年间,这家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企业,通过打造“服务云”“管理云”“国际云”这三朵“云”,有效地提升了对整个产业链的掌控力,大幅优化了企业内部管理,在行业内进一步夯实了竞争优势。

  服务云:无处遁形的盗贼

  在徐工集团CIO张启亮眼里,上述抓捕盗车贼这样的插曲只能算是“小事一桩”。“其实可以立刻将被盗车辆实时远程锁车控制,但为了现场抓到盗贼,我们才进行了进一步跟踪锁定。”张启亮说。

泰伯网
徐工CIO 张启亮

  说简单也不简单,在这个案件中,徐工综合利用了车辆上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通信技术(GPR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对比等技术,实时采集车辆的地理位置、运动信息和工作状态等数据,才为警方最终擒获盗贼提供了保证。

  徐工的车辆定位精确到15米左右,并每秒刷新一次,这基本上让被盗车辆无处遁形。这种物联网的研发和应用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还没有“物联网”的概念,徐工称之为“智能化机器”。

  徐工的智能机器不仅仅能“保护”客户的资产,更能为客户“保养”资产。

  在以往,企业将产品售卖给客户,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再反馈到企业,企业进行维修解决。如今,徐工的起重机、挖掘机、旋挖钻机三大类产品2万多台设备上都装上了“黑匣子”芯片,对机器的整体运作情况、零部件的健康情况进行监控和数据分析。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能及时感知到究竟哪个部件发生了损坏,并第一时间以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智能化机器和物联网让我们把以前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张启亮说。一位客户表示,徐工的主动服务改变了他对传统国企的形象,原来国企也可以洋溢出创新的活力。

  由于工程机械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技术、资金、劳动资源密集的特点,一台设备的售价动辄几百上千万元,包括国外的卡特彼勒、小松,国内的徐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企业都允许客户通过贷款或融资租赁的方式灵活购买设备。但这也让工程机械企业陷入一个怪圈,一些客户把设备运走之后,迟迟不付款,或者后期每月的付款总是无故拖延。虽然企业都有专门处理呆坏账的部门,但因为用户分布广泛,他们很多时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辙。有了智能化机器技术后,如果用户未正常付款,后台的财务系统会自动通知用户和控制系统,在保证生产安全并提前告知的情况下,锁定设备。直到用户付款后,控制系统才予以解锁,让车辆正常工作。“我们不仅用物联网来管理车辆,还用来管理资金,并收到很好的效果,客户基本上都能保证按时回款。”张启亮说。

  当然,远程锁车只是下下策,徐工的本意是借助物联网、智能芯片、远程控制等技术为客户打造一片服务云,让自己从传统型的制造企业转型为“智能型”、“服务型”的制造企业。

  现在,包括徐工在内的大多数工程机械企业都会为客户提供一种云服务。当设备在工地上发生故障时,服务人员可以通过联网的移动设备(一般是笔记本电脑)查看最近的配件贮备。对于简单故障,可以现场排除。对于复杂一些的、不能现场判断的,就把情况通过照片、视频的方式传送到后方,远程连接到徐工的技术支持中心,由公司的工程师联合“会诊”,由后台的技术专家在线帮助解决。但这种普遍模式的云维修往往受制于网络信号和移动设备的覆盖情况,一些工地位于偏远的地区,联网很不方便。

  徐工的云维修创新之处在于,专门开发了手机端的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在跟踪和报修时,不用再传送视频和照片外,或者繁琐地录入车牌号、发动机号等信息,只要扫描一下每台车辆的专门条码,后台就明了了。在网络信号不强的情况下,通过发送提前预定好的短信代码,就可以让后台知道是哪个部件出现了具体什么故障。由于在后台已经把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系统都打通了,只要一看到短信代码,就能知道究竟是哪个地方哪台车上具体的哪个部件出现了什么故障,并且还能查到这台车的客户信息、车牌号码、服务商信息、车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信息,一览无余。在明确故障后,系统会自动从后台的知识库里调出几条维修方案来供现场的工作人员参考。从扫描条码到调出维修方案,这一切都是在瞬时间自动完成的。“这让我们的服务更智能化、贴身化。”张启亮说。当远程诊断和后台知识库无法排除故障时,徐工的客户服务中心会通过GPS、手机定位找到离故障设备最近的服务车和服务人员,并通过地图导航带领一线服务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工地,排除设备故障。

  “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会从现在的产品价格、性能竞争,逐渐向服务竞争转移,而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会帮助我们向智能型、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领先业内同仁一步。”张启亮说。

  管理云:复制DNA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43年的八路军鲁南兵工厂。徐工身上有几个“第一”——上世纪60年代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汽车起重机,70年代造出了第一台压力机。信息化方面,徐工也是业内第一批实施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Ⅱ)、ERP的企业之一。但在2000~2008年,这个信息化的先行者却放慢了步伐,甚至到了“止步不前”的地步。

  原因是当时的信息化建设都是以集团下面的各分/子公司为主,“各自为战”,集团没有统一部署,也没有统一的架构。在当时一些部署了ERP的子公司里,各家厂商不同品牌的系统都有,应用水平也高低不齐,有的只是上马了一个生产模块,有的根本就没有把财务和业务打通和集成。不仅如此,一些子公司内部的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链条也都是脱节的。财务、业务两张皮,谁也不挨谁,根本就看不到企业真实的运营情况。

  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很多国有企业的“通病”:先有的分、子公司,再成立的集团;先有的“儿子”,再有的“老子”。二是因为当时徐工集团对分/子公司的管理是一种粗放式的战略控股,集团给分公司每年定销售指标,分公司每年向上交“租子”,完成了任务就有奖励,完不成就处罚。集团下达的只是一个笼统的经营数字要求,子公司上传的也只能是一个笼统的数字结果。

  比如子公司A生产了一台吊车,从研发、生产到最后的销售算下来是盈利的,但在做总体成本核算时却是亏损的,主要是因为总体核算时把一台没有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的数控机床的折旧成本也算进去了,结果只能是“亏损”了。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徐工面临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的双重压力。董事长王民当机立断,调整集团战略,把管理模式由以前的战略控股转变为战略经营。而作经营型集团就是要实实在在地经营一些业务,管理好下属的所有子公司。但是之前各分/子公司和二级公司基本都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管理方法。如何来做?

  当时王民主要抓了三件事情:“强身”、“健脑”、“通脉”。“强身”就是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以提升和优化集团内部流程,实现集团整体的管理提升和业绩突破。“健脑”就是引入外脑为集团的所有高管进行培训。“通脉”就是用信息化打通集团所有分/子公司的脉络节点,让集团整个肌体更加顺畅。

  在IT建设方面,徐工统一了集团规划,同步上线OA、HR等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集团各分/子公司互联互通的“城域网”,并选择徐工重型作为试点实施ERP,“一旦徐重成功了,就有了可参考的经验,整个集团的成功就有了保证。”王民说。

  徐工的IT统一规划分成几期来做。第一期是“4321”,即研发与生产、采购与物流、销售与服务、财务与业务一体化4大业务,重型、科技、建机3个公司,管理和信息化驱动2轮驱动,1年内完成。第一期成功后,徐工把一些优秀的管理经验加以梳理,提炼、总结出各业务线上的通用模型,然后通过集团的城域网迅速复制到其他分/子公司的ERP系统中。目前的提升工程已经做完了第四期,至2011年底,集团14个分公司都部署完毕。最终,集团梳理出339个可复制的清晰业务流程,并让成本核算从车间层次精细到单台产品。集团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实现了无缝对接,数据准确率提高了30%,生产计划的时间也由过去的2天缩减到20个小时。

  在子公司里,IT系统把非结构化的流程结构化、标准化、统一化,把繁杂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后形成有效的数据,并让数据可以在徐工的神经网络里流动和共享,让传统企业管理中利用独占信息分享和信息传播渠道来建立权威和权力的模式发生变化,促进了组织的扁平化。IT的应用加上业务流程的改变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促进了管理流程和组织变革,改善了徐工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关系资源,这些资源的转变又反过来促进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而通过城域网再把这种管理创新的DNA加以快速复制并广泛应用,最终实现整个集团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国际云:实现真正国际化

  在徐工的规划里,未来要建三个云数据中心,一个在徐州大本营,一个在上海,另外一个会选择建在欧洲的德国或南美洲的巴西。这三个云数据中心每一个都是完整的个体,具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业务能力,采用相同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同时彼此之间互联互通,无论是内部的员工,还是上游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和服务商,亦或是最终用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可以登录使用。“国内的两个是互为备份,国外的一个更多的是为徐工的国际化服务”张启亮说。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出海’已成必然之势,徐工也不例外,但我们的‘国际化’与别人有着明显不同。”徐工集团董事、副总裁孙建忠如是说。

  从国际销售来看,目前,徐工在海外有100多个经销商,几十个直销代表处。2011年徐工的产品出口营收约10.9亿美元,居国内行业第一。而徐工也开始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在海外兼并收购与投资建厂。去年,徐工完成了对德国、荷兰的两家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公司的跨国并购。最近,公司又在与德国私营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施维英接洽,商谈收购。

  有了海外的云数据中心,一方面可以帮助整合消化海外的技术、人才等资源,然后再快速输送到国内;另一方面可以以云中心为平台,建立研发队伍,搜集前沿的市场信息,了解当地的客户需求,了解当地法律法规要求,来生产、研发出更适合于当地市场和客户的产品,最终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徐工集团去年的营业收入达8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32%。现在,徐工更想要用这三朵“云”实现自己“千亿元、国际化、世界级”的宏伟目标。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