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我国完成四机并联液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总推力超500吨

分享至

4月28日消息,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制的130吨泵后摆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今天完成四机并联点火试验,发动机总推力超500吨,这是我国液体火箭动力发展史上推力最大、系统最为复杂的一次发动机点火试验,也是首次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四机并联点火试验,对四机并联方案进行了“全面体检”,为今年新型火箭首飞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此次四机并联试验,验证了泵后摆发动机多机工作的协调性和最大力热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证明了发动机完全具备了飞行应用的条件。试验后,发动机经检测处理,将交付飞行应用。

我国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货运物流首飞试验

分享至

今天,2024无人机产业发展大会在四川自贡举办。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翼龙-2无人机亮相,并成功实现我国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货运物流首次飞行试验。翼龙-2无人机从自贡兰田机场起飞,跨空域执行支线物流飞行试验任务,在3000米内低空空域飞至目标任务区,耗时15分钟,具有快速装卸能力。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二号02星

分享至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1日07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二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7次飞行。

我国首个自主研制载人飞艇完成首次转场飞行

分享至

近日,“祥云”AS700载人飞艇在湖北成功完成首次转场飞行,这是我国首个按照适航规范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它的飞行通讯、设施搭载和异地起降能力得到了充分验证。

我国117个大模型完成生成式AI服务备案

分享至

4月10日消息,从国家网信办官网获悉,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网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有序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目前已有117个大模型完成这项工作。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大模型包括中国移动九天、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华为云盘古、腾讯混元助手、OPPO安第斯、vivo蓝心等。

去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预计达5730亿元

分享至

4月8日,第九届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举办,这是2024中关村论坛的系列活动。论坛上,《2024非暴露空间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其中提出,位置数据隐私保护成为未来关注的方向之一。从国内市场来看,预计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730亿元,同比增长14.4%。

民航局局长宋志勇:我国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基本成型

分享至

据中国民航局网站,中国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志勇在文章中表示,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实施,我国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基本成型。民航局将扎实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更好服务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一是强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顶层设计;二是健全完善低空飞行服务法规标准体系;三是建设低空飞行国家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四是持续加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能力建设。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二号01星

分享至

4月3日6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二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5次飞行。

我国已有无人机超126万架

分享至

中国民航局3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实名登记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2023年,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民用无人机已在农林牧渔和娱乐航拍领域实现行业普及,城市场景和物流应用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标准初步具备广泛推广基础,有人/无人协同运行、载人飞行等已进入试验验证阶段,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太空葬第一枚火箭即将发射

分享至

3月27日消息,经过与航空航天院、火箭公司的对接,航空航天及火箭公司的申报审批,本次发射的太空家园火箭及卫星已获得国家备案与批复,命名为“海涛国际集团太空家园一号”。火箭发射时间定于2024年4月20日左右,在“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火箭发射,发射主体单位为海涛国际集团。

我国完成全球首个全频段、全制式、全场景5G轻量化商用验证

分享至

3月27日消息,近日,中国电信联合中国联通在浙江、贵州、广东、河南、上海等五省/市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全频段、全制式、全场景5G轻量化(RedCap)商用验证,并正式启动百城规模商用进程。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三号02星

分享至

3月27日6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三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云海三号02星主要用于开展大气海洋环境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试验等任务。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14次飞行。

我国首批量子测量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10月1日开始实施

分享至

据合肥国家实验室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由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8)归口管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制定的6项国家标准——《量子精密测量中里德堡原子制备方法》《精密光频测量中光学(002189)频率梳性能参数测试方法》《量子测量术语》《原子重力仪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单光子源性能表征及测量方法》《光钟性能表征及测量方法》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发布的首批量子测量领域国家标准。

我国全面启动文物卫星遥感执法监测

分享至

2024年,国家文物局全面启动卫星遥感执法监测工作,重点监测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月21日,国家文物局在2023年度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中明确,各地要组织协调文物本体及保护区划地理信息落图、地物变化实地复核、违法案件督办查处等工作,与属地自然资源部门对接,共享卫星遥感资源,逐步推进本地区不可移动文物卫星遥感执法监测工作。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二号02组卫星

分享至

北京时间2024年3月21日13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云海二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大气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和科学试验等领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13次飞行。

自然资源部:202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

分享至

3月21日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8个百分点。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6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5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968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7%、35.8%和59.5%。

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

分享至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有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1.73万亿元,全球占比达30.6%。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

分享至

北京时间2024年2月29日21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0次飞行。

“地面空间站”来了 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

分享至

2月27日,我国首个“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是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可以综合模拟低温、真空、电磁辐射等九大类空间环境因素,它也被形象地称为“地面空间站”。这里占地面积约有50个足球场大小,可以根据科学问题和工程需要,设置特定的环境因素,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多次重复验证,从而打造更加安全便捷的实验条件和科研手段。

我国正开展新一代通信卫星研制

分享至

2月19号消息,据悉,我国正开展新一代通信卫星研制,可用于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等先进通信技术。这种新一代通信卫星在一个数平方米的平面上既有可以通信的天线,又有可以把太阳能转换成卫星能源的太阳电池片,是一种相控阵天线和太阳翼一体化的通信卫星。

点击加载更多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