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海洋大学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建立战略合作,签约落地海洋卫星应用基地

此次全面合作协议签约、创新应用基地共建是深化双方全面合作、深入落实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共建”中国海大的一项重要举措。

12月4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并聘任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为学校特聘教授,双方共同为“海洋卫星定标检验创新应用基地”揭牌。

泰伯网

此次全面合作协议签约、创新应用基地共建是深化双方全面合作、深入落实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共建”中国海大的一项重要举措。双方的进一步深入合作,必将实现更大程度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中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绩,为推动学校信息学科群高质量快速发展增添新动力。

此次协议的签署可以进一步借助国家卫星中心的卫星数据处理技术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中国海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教创新、示范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双方共建海洋卫星定标检验创新应用基地,将共同开展和实施新型海洋遥感的整合定标检验技术,致力于国产海洋卫星遥感产品的精度提升,共同推进我国海洋卫星数据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泰伯网

附1: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简介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是隶属于自然资源部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中心组建于1996年,其前身为国家海洋局海洋卫星总体部,2000年9月经中编办批复成立国家卫星海洋卫星应用中心。

作为我国海洋卫星的牵头主用户,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提出了我国海洋卫星系列化发展规划,推动了我国海洋一号A/B/C/D、海洋二号A/B/C和中法海洋卫星8颗卫星的发射,建立了海洋一号(海洋水色)、海洋二号(海洋动力环境)和海洋三号(海洋监视监测)3个系列的海洋卫星体系,建成了包括接收预处理、数据处理、存档与分发、运控通信、精密定轨、辐射定标与真实性检验、业务应用等分系统和北京数据处理中心北京、海南(三亚、陵水)、牡丹江及杭州4个海洋卫星地面站在内的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并实现了多星业务化运行。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导向,持续开展了海洋卫星数据分发和示范应用,在空间海洋新遥感器的探测机理、空间海洋遥感工程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空间海洋遥感产品制作和推广应用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重点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人航天民用遥感、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卫星型号背景预研等科技项目支持下,形成了基于自主卫星的大洋渔场信息获取、服务及集成应用、中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环境要素反演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全国海岛海岸带遥感调查、海洋卫星规划和遥感载荷指标论证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为我国海洋卫星系列发展和卫星海洋应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附2:蒋兴伟院士简介

蒋兴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研究员,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海洋卫星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海洋卫星系列化发展规划,推动了我国海洋系列卫星发展进程,主持完成了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引领了卫星遥感进入我国海洋主体业务中。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还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等荣誉。

蒋兴伟院士是中国海洋大学1978级海洋水文专业校友,本硕博均毕业于海大。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