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行业观察|伸向太空的触角,航天测控从“起跑”到“分化”跨越

在商业测控领域,龙头效应渐显。自建地面站数量愈多,一体化服务能力愈强,规模效应、边际效应也愈明显。业内一致认为,未来商业测控赛道中只能有1—3家大的企业存活下来。

  不知不觉,吸纳数亿资本的商业测控赛道,如今已不再是四五年前那个“毛头小伙儿”。

  大漠戈壁、林海雪原、海岛椰林.....蓝图之上,中国的商业航天测控网悄然在全国境内成型。

  即便少了火箭、卫星腾飞时的壮美,作为火箭、卫星完成使命任务的重要依托,立于幕后的航天器测控在商业航天滚滚大潮中的支柱角色却从未缺席。

  9月22日,一家瑞典商业航天企业宣布,其澳大利亚分公司管理的一个航天测控站将不再和中国客户续约。消息一出,更将测控“仰望星空,解决人类向外拓展”的终极命题推向台前。

  在可预见的未来,作为太空生态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处于产业上升期的测运控,正是满足人类探索深空、构建宇宙新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天地互联的期望所在。

  政策开放,商业航天测控势在必行

  事实上,2015—2016年间,在市场开放的趋势之下,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入市场化力量,进一步激发我国航天整体市场的活力,国内商业航天测控公司随即应运而生。

  这,一方面得益于传统以及探索类航天技术的不断成熟,并且具备了走向大众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美国商业航天的示范效应也促成了我国商业航天的加速发展。

  也是那时起,以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驭星”)、西安运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西安运控”)、北京宇航智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宇航智科”)等为首的专业商业航天测运控公司,手持首批市场主体的入场券陆续涌起。

  2016年12月,航天科技集团和北京八一中学联合发射了“八一少年行”科普小卫星,并采用了航天驭星的测控服务,这也成为了国内卫星采用商业测控服务的首次尝试。直至2018年9月26日,工业与信息化部为航天驭星中卫卫星地面站颁发了我国首个第三方卫星测控站电台执照,这意味着,我国商业航天测控这一新兴事物正式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而测控产业向好的信号在资本层面表现同样亮眼。据公开资料,航天驭星、宇航智科、北京天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天链测控”)、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天塔”)、国科华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科华路”)于2017—2020年间进行了不同类别和程度的融资,总额达数亿元。

  背靠政策与资方,航天驭星、天链测控、中科天塔、国科华路等在自建站方面投入不小。

泰伯网

泰伯网
据采访以及公开资料整理

  从布站的节奏来看,据粗略统计,商业测控公司大部分立足于自建站,实现自主可控。其中,航天驭星自建站达30台套,另有全球合作站数十套,天链测控紧随其后,西安寰宇、国科华路、西安运控等不足10台套,站网建设计划尚在进行中。

  单纯依靠租赁等形式整合别人的站或现有的站走不通。“毕竟合作站、租赁站标准化程度低,存在去中心化的难点,增加了对接的过程,难以保证稳定可靠的测控服务”,陕西华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CEO田斌指出。

  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自建站的压力不小。西安运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义琪坦言,一个测控站点的投入最少得要五六百万,再加上运营费以及一年的出差费、用电量。

  建站投入大、周期长、过程繁杂等门槛,势必决定了“专业的事应交由专业机构来做”。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航天公司只需采购商业测控服务即可,便捷且成本更低,没有必要自己建站。

多元化因素叠加,市场分化格局渐显

  “测控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地面站或者几个地面站的问题,更是一个服务体系的问题。广义的测控解决方案是一个天地通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即测控服务+硬件设备和软件。”航天驭星CEO赵磊指出。

  据粗略统计,目前国内从事商业航天测控的企业大约有近20家。天链测控有关负责人表示,“近20家企业中,有些只是提供测控设备,有些仅提供软件服务,相当于测控设备的供应商。还有一种测控服务的供应商,既建有自己的测控的站网,同时研发测控的软件,形成一定的服务能力,但能做到的企业还比较少。”

  倘若说,2015年—2016年商业航天测控刚刚起步,大批商业测控企业处于同一个起跑线,那么经过近四五年的发展,受政策环境、资本助推、市场竞争和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等内外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测控领域的分工更加明确,已然呈现出了相对分化的格局。

  尤其自2019年开始,多家商业卫星运营公司正从空间技术验证阶段逐渐转入业务型卫星密集部署阶段,成本低、稳定性高、专业性强的商业测控服务已成为市场的明确要求。

  “刚成立商业卫星企业和火箭企业,对测控的要求可能没有那么严格,当时的测控软件也看不出太大的差别。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在十几颗、二十几颗甚至上百颗星座上天后,测控的难度呈指数级增长,对测控软件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势必会拉开差距。”天链测控方面表示。

  正如业内共识,“几乎所有测控公司都看好测控和运控一体化的运营,而真正能提供测控一体化服务、执行过测控任务的企业并不多。”

  占据先发与技术优势,航天驭星、天链测控等企业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凸显,就此提出从星座的整体论证、测运控管理、应用开发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当前,航天驭星已服务卫星61颗,其中长管卫星30余颗,其提供的一体化测控解决方案包括:测运控服务、数传服务、星上通信终端、地面站、基带、测控中心及测控软件等天地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用户降低运营成本,从而降低综合成本。

  天链测控方面则表示,公司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测控业务,已经发布了新版本的测控运维一体化平台。

  在西安寰宇的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公司将通过并购等方式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卫星测控、卫星应用、信息系统集成”三大业务领域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未来,尤其在通导遥一体化大趋势下,谁能够提供天地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谁将胜出。可以预见,部分纯硬件服务商、软件服务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市场变化中的优势略显单薄。

  某种程度上,细分赛道的分化,从资本层面加快了测控行业资本的日益聚集。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7年起,仅航天驭星一家公司便完成了4轮、总计逾2亿元的融资。此外,2018年,天链测控、宇航智科、中科天塔、国科华路都进行了不同类别和程度的融资。

大规模卫星星座组网在即,云测控是未来趋势

  分化与否,对于测控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用好卫星。“越来越易用,越来越保险,覆盖率越来越高”是一个必然方向。

  在可预见的未来,卫星在轨数量爆炸式增长,测运控服务需求激增。“在轨卫星的寿命一般是2—3年,如果不好好利用,不能让卫星的任务饱满,基本上就是在浪费钱。”天链测控相关负责人指出。

  不少业内从业者认为,未来测控的机遇主要集中在通信、导航、遥感三个层面。“现阶段仍以遥感为主。从今年开始,导航增强方向会陆续有几个星座计划上天,卫星通信星座的发射也将在1—2年内陆续多起来。”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公布的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的国外公司中,SpaceX 公司的“星链计划”规模最大,达到4.2万颗之多,其他公司的星座规模从几百颗到数千颗卫星不等,各星座卫星数量总和逾5万颗。

  国内方面,除两大航天集团外,也有诸如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民营公司宣布了组建低轨宽带卫星星座的意愿。根据艾瑞咨询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和网络公开信息,国内互联网星座卫星总数已达上千颗。

  从概念走向商业层面,测控不得不兼顾安全、效率、公平的概念,也就是说,服务稳定,效率要高,同时价格要低。

  “为商业卫星提供更便捷、更稳定、更低成本的测控服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被提上日程。

  至少现阶段,国内商业测控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主要开展低价值卫星测控、且测控服务安全性、可靠性待提升的现状,与卫星互联网建设浪潮的叠加之下,民营测控企业迫切需要实现的是,低成本服务与高效率工作。在这方面,国内国外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18年,美国亚马逊公司推出了AWS Groundstation计划;2020年,微软也推出了Azure Orbital服务,意在帮助客户将数据从卫星直接移动到Azure云中进行处理和存储。

  基于其强大的互联网运营能力和云计算算力,亚马逊依然坚持自建地面站。单纯依靠“云”的测控无异于无源之水,地面站及硬件产品作为航天产业的基础设施,是云测控的重要前提,也是延展卫星应用业务的关键载体和有力武器。

  回看国内,以航天驭星、科工海鹰、天链测控、西安寰宇、中科天塔等为首,也已提出不少云测控的概念与产品。

  其中,天链测控发布一套以SAAS云服务为基础的一体化测控系统;中科天塔基于华为公有云平台搭建的航天云立方平台,以标准化、服务化、平台化为目标,将相关的处理算法云计算化,用软件替代硬件;航天驭星历时3载,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智能运营云平台,将遍布全球的地面站网资源和空间飞行器高效互联,为商业卫星在轨运维提供测运控、空间碰撞预警、遥感卫星定标、卫星性能评价、保险服务以及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应用等全方位服务。目前,航天驭星卫星智能运营云平台已迭代至4.0版本,长管卫星数量已超30颗。

  无疑,商业测控应用落地和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郭义琪坦言,“天基互联网卫星还未落地,民营企业参与气象卫星的可能性小,而遥感卫星都是国家重点牵头的项目,私企的遥感卫星目前规模还不大,自己用人力也可以管理,测控利润还不大。”

  而不变的基调是,未来商业测控公司势必会随着商业卫星和火箭的活跃而活跃,随着商业卫星和火箭的繁荣而繁荣。

  可以预见,在商业测控领域,龙头效应渐显。自建地面站数量愈多,一体化服务能力愈强,规模效应、边际效应也愈明显。业内一致认为,“未来商业测控赛道中只能有1—3家大的企业存活下来。”倘若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融合加剧,企业间兼并重组或将频繁起来。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