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墨子号"卫星任务总指挥王建宇在WGDC2020上发表《量子通信技术在空间的应用》特邀演讲表示,在完成预期科学目标基础上将继续开展基于“墨子号”的拓展试验,助力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他指出,作为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的首批四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旨在建立卫星与地面远距离量子科学实验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完成空间大尺度量子科学实验。
相关研发团队基于量子纠缠向量子密钥分发领域进发。前期技术人员在“墨子号”前期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对实验设备进行升级,使得无论是单边接收还是双边接收,效率都至少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前期工作做好之后,研究团队在技术支撑下在乌鲁木齐的南山站和青海的德令哈站建立起了一条超过1120公里的光链路,以每秒2 对的速度在地面超过1120 公里的两个站之间建立量子纠缠,进而在有限码长下以每秒0.12比特的最终码速率产生密钥,所生成的密钥不依赖可信中继、并确保了现实安全性。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