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涉海项目”获奖名单(附项目介绍)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多个涉海项目获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习近平等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多个涉海项目获奖。

  涉海项目获奖名单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

  吴立新(中国海洋大学)

  林霄沛(中国海洋大学)

  陈朝晖(中国海洋大学)

  陈显尧(中国海洋大学)

  王 伟(中国海洋大学)

  项目介绍:

  项目简介:该项目系统阐述了能量向深层海洋传递的通道以及驱动大尺度环流的过程与机理,揭示了深海大洋热量变异关键海区对大气环流及区域气候的重要调节作用,阐明了海洋环流变异影响全球气候的海洋和大气通道,为正确预测未来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成果初步回答了全球气候变化下海洋能量及热量输运机制及造成的海温异常对大气的反馈作用,为海洋-大气能量循环交换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物理过程。主要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Geo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其中,8篇代表性论文被Science、Nature等国际权威期刊他引762次,相关成果分别入选2014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海洋十大科技进展。

  主要完成人:

  姓名:吴立新

  排名:1

  行政职务: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完成人是代表性论著3、5、7和8的第一兼通讯作者,对第2、3、4项重要科学发现做出了突出贡献:首次发现了20世纪全球副热带西边界流区“热斑”现象,对深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代表性论著5);首次揭示了南大洋深层混合的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高了对大洋深层能量传递及混合机理的认识(代表性论著3);首次建立了大西洋热盐环流变异和太平洋黑潮热输送变异影响全球气候系统的动力学框架,对认识深海环流系统的气候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性论著7,8)。完成人是上述科学思想的提出者,组织研究团队实施完成了相关分析工作,研究成果对本项目研究深海大洋能量传递及其气候效应具有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林霄沛

  排名:2

  行政职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完成人是代表性论著2的第一兼通讯作者,对第1项重要科学发现做出了突出贡献:首次揭示了全球海洋海面季节内振荡的“彩虹”现象,指出海洋Rossby波对风场强迫的响应有选择性,即能量主要集中在群速度为0的第一斜压模Rossby波中,发现该信号在大洋的西部加强并影响到海洋西边界流变异,这为深入理解全球海洋波动的西向强化及波动和涡旋传播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完成人是上述科学思想的主要提出者,独立完成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工作,研究成果对本项目研究大气能量进入上层海洋的物理过程具有突出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洋仪器海上实验与作业基础平台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第10,证书编号:2011-J-252-2-03-R10

  姓名:陈朝晖

  排名:3

  行政职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完成人是代表性论著4的第一兼通讯作者,对第3项重要科学发现做出了突出贡献:首次指出北赤道流分叉点在过去60年间存在向赤道方向移动的趋势,源地黑潮流量呈现增强的趋势,这种长期变化特征与热带太平洋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紧密相关,为全球气候增暖背景下副热带西边界流加强提供了直接证据。完成人是上述科学思想的主要提出者,独立完成了数据处理、模式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工作,研究成果对本项目深入探索西边界流的长期变化特征及机制具有突出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姓名:陈显尧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完成人是代表性论著6的第一作者,对第3项重要科学发现做出了突出贡献:阐明了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变异对热量在海洋中分配和输运的调控过程,揭示了温室气体持续加速排放背景下,海洋环流变异调控热量分配在全球气候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暖减缓和加速的重要作用,提出了1998-2012年间全球气候变暖“趋缓”的新机制。 这些工作推进了对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的理解,促进了全球海洋与气候年代际变异机制的研究。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姓名:王伟

  排名:5

  行政职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完成人是代表性论著1的第一作者,对第1项重要科学发现做出了突出贡献:首次定量给出了风通过海面波浪、Ekman漂流和热带气旋等过程输入到海洋中的机械能总量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率,揭示了上述小尺度天气过程引起的能量输入在气候低频变异中的重要作用。(代表性论著1)。完成人是上述科学思想的主要提出者,研究成果对本项目研究风场输入能量驱动深海环流变异的物理机制具有突出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一)通用项目

  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

  包振民(中国海洋大学)

  王 师(中国海洋大学)

  胡晓丽(中国海洋大学)

  李恒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梁 峻(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有廷(烟台海益苗业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扇贝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主导产业之一,该项目围绕扇贝种业关键技术问题,发明了系列低成本、高通量全基因组分型技术,建立了贝类分子育种技术,开发了扇贝良种培育技术体系,育成4个国家审定扇贝良种,其中“蓬莱红2号”为水产领域第一个全基因组选育品种,引领了水产种业技术发展。获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18件,核心技术具原始创新性,发表于国际方法学顶尖期刊,水平处国际领先。近三年产值33余亿元、利润11余亿元;良种累计推广697万亩,创产值200多亿元。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三维综合试验开采系统研制及应用:

  李小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李 刚(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陈朝阳(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张 郁(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王 屹(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梁德青(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项目介绍:

  天然气水合物(NGH)是重要的清洁替代能源,但现场开采试验成本高、风险大,针对现场的缩尺试验研究是大规模开发的必经之路。在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发明并研制出国际上首套中试规模的专用于NGH开采研究的三维综合试验技术系统。首次建立国际领先的统计缔合流体理论分子热力学方程和分形-缩核动力学方程,并以此为理论指导设计了本系统。发明NGH藏地质分层构建,NGH藏三维开采参数表征等系列新技术,进而研制出国际首创的NGH开采三维综合试验装置,克服国内外尚无成套大型科研设备专用于NGH开采技术研究的局限。突破目前我国重大技术装备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成套设备的壁垒。国内外多家单位应用本系统获得三维动态开采过程参数,确立优化开采方法和技术方案,首次完成我国NGH藏开采潜力评价。应用本成果完成国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和试采工程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重大科研任务等,成果应用于我国南海海域试采,直接服务于野外现场试采工程,节约大量试采所需设备及运行费用。填补了国内空白,极大加快了我国NGH资源开发进度。为完成国家水合物战略部署、资源利用及建立海上和冻土区商业开采平台提供核心技术。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一)通用项目

  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养护技术创新与应用:

  庄平,徐跑,张涛,张根玉,赵峰,唐文乔,徐钢春,钱晓明,施永海,徐东坡  

泰伯网

  特色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

  周大勇,朱蓓薇,董秀萍,邵俊杰,秦磊,吴厚刚,吴海涛,李冬梅,王学俊,孙娜

   

泰伯网

  生命奥秘丛书(达尔文的证据、深海鱼影和人体的奥秘):

  隋鸿锦,于胜波,赵欣,高海斌,丁彩云,吴军,张凡,马学伟,郑 楠

  (待补充)

  我国首座大型海上风电场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符杨,张开华,黄国良,林毅峰,金宝年,黄玲玲,魏书荣,朱开情,唐征歧,沈志春

泰伯网

  海气界面环境弱目标特性高灵敏度微波探测关键技术及装备:

  陈希,魏艳强,陈雪,毛科峰,李浩,张丰,张云海,杨毅,任迎新,刘媛媛

泰伯网

  4000米级深海工程装备水动力学试验能力建设及应用:

  杨建民,陈刚,李润培,彭涛,肖龙飞,范模,汪学锋,吕海宁,李 欣,张承懿

泰伯网

  台风监测预报系统关键技术:

  端义宏,万齐林,雷小途,崔晓鹏,余晖,梁建茵,黄健,钱传海,梁旭东,陈子通

  (待补充)

   海洋测绘和内陆水域监测的卫星大地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姜卫平,金涛勇,宁津生,翟国君,暴景阳,常晓涛,褚永海,王正涛,许军,徐新禹

泰伯网

   系列海洋监测浮标研制及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王军成,李民,刘世萱,范秀涛,张曙伟,于福江,裴亮,陈世哲,赵进平,徐俊臣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海洋监测浮标是一种锚定于海上的长期、连续、自动化观测装备。针对立项之初我国仅有的几套试验浮标存在的参数少、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难题,突破浮标用传感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创新开发了浮标研制的系列关键技术、构建了我国海洋监测浮标技术体系,研制了12种规格系列浮标产品200余套(占我国业务浮标网的90%以上),全面支撑国家浮标网建设。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维权、科考、开发等军民两用保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海洋相关领域11位院士综合评审,该项目推动了海洋环境监测装备的进步及业务化应用,引领了我国海洋浮标技术的发展,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泰伯网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