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被投资人说找死,飞马无人机85%研发占比的秘密

无人机市场哀鸿遍野,飞马无人机却仍坚持高额研发投入,为什么?

 

泰伯网

  这已经是陈文晖第三次离开联想集团,并真正开始自主创业。

  但是这一次,就连铁杆儿的投资人,也称陈文晖是不是想“找死”。在无人机市场风声鹤唳的今天,陈文晖创立的飞马机器人仍然大幅投入至研发部门,研发团队人员比例高达85%。

  “这钱还会继续‘烧’下去。”在接受泰伯网记者采访的时候,陈文晖淡定地说。

  此前,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笑称:创业,悔得肠子都青了。但是人生能有几回搏,很多事情,不自己亲自去做是很难活得明白的。

  所以,在2015年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时候,他拉来了此前同为联想集团副总裁的杨万丽,好友朱骅,原安翔动力创始人,为飞马机器人搭建了“明星团队“。

  不得不说,陈文晖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时机进场。

  据泰伯研究院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无人机领域共发生81起融资,融资总额达到了40亿元,仅中国市场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但是令人感到措手不及的是,2016年无人机市场的投资热如潮水般退却,产业发展由大热直接滑入谷底。

  多家无人机企业倒闭或业务调整,颓废的势头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逐渐蔓延至工业级无人机市场。

  2017年5月,新三板市场上28家无人机概念企业发布了2016财报,整体业绩堪忧。

  这其中既有做无人机用微型轴、图传系统等产业链上游厂家,也有专业做航拍、测绘等的服务公司,更有十余家直接研发、生产制造工业级或消费级无人机的企业。

  从财报来看,仅观典防务、中天引控、臻迪科技三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实现正增长。

  飞马机器人作为一个初创企业,自然无法与这些上市企业的体量相比较,如何活下去才是当务之急。

泰伯网

  市场认不认帐,决定了无人机企业的生存状态

  陈文晖曾说过,创业,活着最重要。

  但是他的很多行为在投资人看来,简直是在“找死“。

  在飞马机器人成立的第一年,陈文晖就“狂砸”了3000万在第一款行业产品研发上。这在“快且省”的无人机市场非常罕见,如果不是出于对陈文晖以往业绩的信心,投资人也许“手撕”了他的心都有。

  2016年,飞马机器人的第一款工业级无人机F1000问世。

  这款号称最易用的工业级无人机采用碳纤维结构作为机身主体,所有零部件以碳纤维结构为框架组装而成。搭载轻小型正摄相机,起飞重量3.3KG,续航时间1.5小时。可全程智能操控,无需遥控器或专业人士即可操控,手抛自动起飞、自动滑降、伞降等功能适应各种恶劣地形及户外作业环境,配套的无人机管家提供一站式航测软件解决方案。

  开售1年半,销量两百余台。

  如今看来这款无人机更像是陈文晖的“试水之作”。

  因为很快,飞马机器人又推出了另一重磅产品F200,相较于F1000,这款产品添加了双频差分GPS定位系统以及多元化数据获取能力。

  陈文晖称,飞马机器人生产的无人机飞行地域已经覆盖国内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区域,包括东南亚、非洲、南美、南北极,飞行架次10000次以上,高频次的起飞降落,和不同地貌的飞行经验,和公司产品技术的研发形成了正向循环,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客户的认可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

  “听说过智能电池吗?”陈文晖笑着问记者:“在著名品牌旋翼机上司空见惯的部件,我们第一次有能力把它用在行业固定翼上。可以提示无人机的剩余电量。当客户在设计飞行方案时,一眼就可以了解剩余电量是否足以支撑无人机回航。很小的改变,但是却可以给客户带来很大的便利。否则,一台几十万的测绘无人机飞了,回不来,丢了。你说是我赔合适,还是客户承担损失合适呢?”

泰伯网

  百分之八十五的研发占比,探索行业需求

  “曾有一个投资人来问我,老陈啊,我看好一个投资项目,你帮我把把关吧。我就问,什么项目啊?研发人员有多少?二十来人吧,做先进智能硬件研发。我当时就给投资人说,我不看好这个项目。为什么?因为先进智能硬件要产品化,起码需要上百人的研发团队,否则没啥戏。”陈文晖说。

  这一观点也如实地反应在飞马机器人的人员构成上,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研发占比,是飞马机器人如今最为“烧钱”的部门,但是陈文晖表示,这钱还会继续“烧下去”。

  在陈文晖看来,市场争夺最终都是要靠产品说话,而作为产品核心的技术专利将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资本。

  此前汤森路透曾发布了有关无人机产业发展趋势的报告,显示无人机的全球专利申请在2000年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其中,飞行器控制的专利最多;旋翼机的专利申请排名第二;发射和回收技术排名第三。

  从专利优先权国家的专利统计看,美国、日本、中国处于前三位。中国作为无人机领域的新生力量,专利申请量上升趋势明显。但是相比美国、以色列以及欧洲的业界强国,中国技术相对落后,一直处于追赶地位。

  而飞马机器人虽然没有在技术研发上占据先机,但是在陈文晖看来,并不算晚。

  因为,安翔动力为飞马机器人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而当初定名时之所以称之为飞马机器人而不是飞马无人机,是因为公司的定位一开始就在于机器人相关的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方面。

  尽管深度学习AI与计算机视觉在初期无人机市场看起来用处并不算太大,但在最新的小型便携无人机市场上,已经变得愈发重要,诸如无人机对使用者的跟随,视觉避障等方面等亟需此类技术。

  如此看来,在创立之初,陈文晖就已经开始布局未来的无人机市场。

泰伯网

  蓝海还没有到来,陈文晖却说:我享受这个状态

  如果在百度上检索无人机的市场报告,无一不是认为无人机未来的市场份额在百亿级别以上。

  根据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预测,未来10年,全球对军用无人机的需求会在目前基础上增加3倍,逐步形成的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也将取得快速发展。

  据美国蒂尔集团的预测,全球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将由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累计市场总规模超过891亿美元。其中到2024年,全球民用无人机的市场份额将增加至12%,达到16亿美元。

  但是,陈文晖却笑称,不要说红海,以目前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的发展现状来说,连最初期蓝海的程度都达不到。

  因为技术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行业应用的范围。应用市场没有打开,自然谈不上蓝海。

  “但是,我相信这一天迟早会来。为什么?科技在发展,无论是测绘、安防、农业植保,还是电力巡检、快递、生态监测等多个领域,使用无人机的效率会比人力快很多,将来质量也会提上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市场还不那么拥挤的时候,做好充足的准备。”陈文晖称。

  “我享受这个状态。“陈文晖表示。

  有意思的是,陈文晖的这一观点与多数新三板无人机概念企业的掌舵人保持了一致。

  据东财Choice数据,13家工业级无人机企业,除4家没有2015年员工的数据外,其余9家员工人数据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增幅最高的韦加股份同比增员高达163%;增幅最少的是臻迪科技,增加了1人。

  在韦加股份董事长于保宏看来,如果因为怕冒险,而缺少在行业发展初期的探索,导致失去未来发展的机会,或者在未来战略展开的时候才发现,某些方面是错的,商业模式还存在很大缺陷,那危险更大。

  无疑,陈文晖并不是一个“胆小的”。

  6000万天使轮融资,一款产品投3000万的研发规模,85%以上的研发团队,一年不开售,开售不足2年,迭代2.5代!

  他所带领的飞马机器人未来会走向何方?会否成为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下一个“大疆”?

  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