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GIS+地质” 讲述数据背后的故事!

GIS的应用让地质数据活了起来。

  单一一张地质图可以反映某地域的情况,而不同地质图借助GIS叠加融合成“一张图”则能轻松地为我们讲述一个故事,并能够让我们从中预判趋势,进行决策。可以说GIS的应用让地质数据活了起来。

  百年地质携手GIS前行

  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联合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百年地质图艺展”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展出,除了这种线下展览外,还有借助Esri的ArcGIS Online制作的在线动态展览,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也能直观地了解地质数据呈现的故事。

泰伯网
泰伯网

  在线展览网址:http://data.ngac.org.cn/imageShare/index.html

  全国地质资料馆数据管理室副主任吴轩介绍,1913年“地质研究所”在地质宗师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成立,并于当年招收了36名学生,其中有18人于1916年顺利毕业。随着“地质18罗汉”的毕业,中国地质工作正式展开。

  “地质工作从1916年到现在没有断代,整整有100年的历史,数据资料丰富而珍贵。”吴轩说,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拥有13.7万档400多万件成果地质资料,最早的一档资料可追溯至1894年,“其中很多资料不仅具有科研价值,还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泰伯网

  全国地质资料馆数据管理室副主任吴轩从事数据相关工作已经有15个年头,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这是古今地质图片对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河流、湖泊、道路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吴轩通过展示线上展览中的江苏某地图件,向泰伯网介绍了在线展览的便捷性,以及所展示图件数据所反映出来的历史变迁。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地质地图借助现代GIS技术,穿越时空来到了我们眼前。

  构建地质数据库为民所用

  “地质数据应用广泛,像公安、环保等行业都可以用到。”吴轩说,虽然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丰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全国地质资料馆的存在,进而发现不了庞大地质数据的价值。通过在线专题展览可以很好地宣传地质数据的价值,而且运用GIS做出来的展览浏览便捷、故事新颖,非地质专业出身的人也能看得懂,可以让更多地人认识地质事业。

  早在2013年以前,全国地质资料馆就开始了地质数据库建设工作,其中就包括地质在线专题的制作发布,但当时的专题并未应用GIS技术。“数据库基础做完之后,在未来发展方向,如分中心建设、数据资源的发布方面感觉遇到了瓶颈。”吴轩说,从2015年起开始与Esri合作,请了对方的架构师过来,就整个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什么样子做了细致的商讨,“当然数据安全方面我们会有把控。”

  “跟Esri方面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对于技术上的问题会随时沟通。”吴轩透露,在9月8日即将召开的第十四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上,全国地质资料馆相关负责人还会与Esri总裁杰克·丹杰蒙德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对话,一是反馈下数据库建设情况,二是听一听丹杰蒙德的意见想法。

  据了解,在2015年第十三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上,全国地质资料馆推出了与Esri合作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地质资料展”电子地图。这是全国地质资料馆庞大的历史数据资料首次与GIS结合,而汇聚出的一张具有时空延展性的专题。该专题与前文提到的“百年地质图艺展”技术原理一样,都用到了Esri的ArcGIS Online。

  “像百度地图一样,用户可直接在网上应用我们的数据。”吴轩介绍,全国地质资料馆中的数据是对外开放的,简单的数据用户可直接网上下单,全国地质资料馆会负责邮寄,而一些涉密性质的数据,用户需要到全国地质资料馆走一些必要的程序才能获得。

  基础数据标准化程度不够制约大数据发展

  吴轩从事数据相关工作已经有15个年头,在数据方面有着深刻的认知。他认为无论是数据库的建设还是数据的分析表达所遇到的技术难题都很容易解决,唯一存在困难也是我国落后于西方等发达国家的地方便是基础数据的生产。

  “数据的生产者是不是以标准化的规范在生产数据,或者说有没有可依照的标准化规范?”吴轩表示,这是制约我国大数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他们经常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补账”,回溯性地清理以前数据的格式、属性,以便把数据统一到一起,“这是很多行业面临的问题,数据也是产品需要规范,不能这么无序生产下去。”

  有数据就涉及到涉密问题,由于我国的受控访问方面的法规并不完善,所以在数据共享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比如美国的数据访问权限分得很细,在这种细致的基础上,数据库都是连接到网络上的,只要有网络或者有权限,数据随时随地可以调取查看。涉密问题还容易出现管理不够精细的现象,比如因为个别件、个别页的涉密,而笼统的将一档数据都划入涉密范围。

  在人人提倡建设大数据的时候,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数据的大,而且要追求数据的质量。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