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南理工教授:随长征十一号发射的“南理工一号”微小卫星成本仅为100万元

今年,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研制的小卫星也相继上天。以往“高大上”的卫星发射,高校也可以介入和参与。

  (文/3sNews编辑 葛宇)今年9月25日9时4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4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本次发射中,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南理工一号”卫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的2颗立方星进行组网成“上科大二号”,对全球海上船舶进行自动识别、星间信息交换等在轨演示验证。

  近日,南理工副教授张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南理工一号”卫星从硬件到测试、实验,整个成本只要100万元。他表示,重量仅2.2千克的南理工一号和6年前研制的60多公斤重的卫星功能一样,而当时的成本是几千万元。

  据张翔介绍,小卫星上用到的材料和器械等已经商业化、小型化,很多在市场上可以买到。而在以前,这些材料和器械都是特制的,基本被国外厂家垄断,价格昂贵。

  门槛降低,高校学生纷纷参与

  承担“南理工一号”研制任务的是南理工微纳卫星中心立方星研制团队,包括7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23岁,年龄最小的是1991年出生的。“也正是因为成本降低,高校学生才有参与研究的可能。尽管门槛降低,但对于技术的要求不低。学生通过这种高密度的科研训练,航天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升,是高校航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尝试。”张翔这样表示。

  除了南理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是我国最早发射小卫星的高校之一。今年,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研制的小卫星也相继上天。以往“高大上”的卫星发射,高校也可以介入和参与。

  2011年11月9日,由南航研发的“天巡一号”卫星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截至今年11月,原本设计寿命仅为6个月的天巡一号已正常在轨运行四周年,完成绕地飞行2.4万余圈。如果星上设备正常工作,天巡一号预计还能持续工作超过3年。卫星运行期间,圆满完成了对地成像、姿态机动、特性检测和数据传输等多项预定任务。

  避免成为“太空垃圾”成为新课题

  据专家介绍,按照国际公约,在轨完成后,小卫星应该被摧毁或回收,遵守谁发射谁清扫的原则。但目前执行公约的发射者很少,因此,不少小卫星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就一直在太空中飘着。

  而这些卫星对于飞行器来说存在很大危害,太空中残留的卫星、碎片相撞的事件经常出现。张翔透露,他们明年即将发射的小卫星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我们将在卫星上装个发动机,在它完成使命后,能够作用星体本身,将其推离轨道,迅速回到地球。”

  南航也在研究,能否在小卫星上安装一个类似绳子的装置,让卫星在完成工作后,通过绳子的作用力,快速回归,而不滞留在太空中。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