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立得空间郭晟:智慧城市、公众服务、无人驾驶是移动测量的未来

一场演讲,看清移动测量的现在与未来。

泰伯网

  (整理/3sNews高级编辑 陈启临)10月22日,由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的2015年学术年会在江西南昌召开。除特邀报告外,会议围绕当今测绘发展现状和趋势,还设立以测绘地理信息装备技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测绘“一带一路”、地理国情监测等热门话题的分论坛,详具总结我国测绘发展成果,解读和展望测绘技术和市场的未来。

  会上立得空间董事长郭晟做了题为“移动测量与智慧城市”的报告,他指出,测绘人应该明确,移动测量并不适合做基础测绘,而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测绘生产体系;在不断成熟的三维实景数据生产体系下,其价值既在于智慧城市中基于GIS的城市实景管理,也在于面向互联网领域满足公众出行需求,与此同时三维实景数据也是未来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必要组成要素。

  以下是经过编辑的郭晟演讲实录:

  郭 晟:我今天为什么讲移动测量和智慧城市。就是咱们的行业无论从学术的角度,还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咱们应该是朝哪个方向走?我本人认为,我们以后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也会向智慧城市来发展。我们如果仅仅在自己的行业发展,那我们的天花板是非常明显的,这个天花板就在我们头顶,我们要突破这个天花板,也会头破血流。大家知道立得空间一直是从事移动测量这样一个产业的研究和推动,所以我就想和讲这个题目“移动测量与智慧城市”。具体我演讲三个方面。

  一是谈移动测量是一种独立的测成图系统。

  我们人类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就是当一个新的变革产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关注它的技术层面的东西,特别是我们做测绘,它更大的价值驱动来自于什么?来自于满足一个从来没有满足的缺口。移动测量为什么在今天大行其道?主要的原因是满足了需求的缺口,这个需求的缺口不是全在你所没有满足的精度的缺口,它是满足了我们对地理信息采集的结果。

  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开始以开车的方式、更快的速度去采集地理信息呢?而且这种地理信息,是我们人类全视野当中的地理信息。移动测量满足的是我们地理信息采集的一个需求、接口。现在我们测绘单位,往往在用移动测量的时候,会拘泥于一些想法。首先我在这里,要讲移动测量不适合基础测绘,并基于此跟大家谈几点:

  一是移动测量本身的原理,是基于GPS和惯性导航的原理,而非控制测量的原理。

  二是移动测量的精度,每一个城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香港,在迪拜,我们很多地方都做过测试,每一个地方的精度都不一样,会在“厘米-分米-米”之间浮动。所以很难适用于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

  三是水平方向近景摄影测量,视角受限,非全要素测绘。

  移动测量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在高速移动的状态下,以近景摄影测量的方式完成测绘及海量信息采集。它能采集摄影测量范围内可见的所有地物,可用于1:2000带状图测图;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测制/ADAS;应急测绘;国情普查;城管、公安、交通、旅游等行业实景维GIS数据采集等。

  在2006年就提出实景地图的概念,传统地图上只是把点线面做得更好,我们看不到真实的世界。因此我们提出一个还原真实世界的地图。目前大家已经接受了。

  我们合作伙伴百度地图的一位总监,最近他告诉了我一个数字,就是移动测量的街景的影像,现在在互联网上,已经培育了超过20%的用户群体。也就是公众用街景地图的习惯,正在慢慢形成,这是让我觉得非常高兴的事情。实景地图,会越来越广泛、深度的走进我们的生活。

  纵观国外的移动测量也是两个分享:一个是MMS主要用于GIS数据采集与建库,服务于公路可视化的资产数据库等;另外一个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从谷歌他们开始做的室内室外的街景地图。

  二是谈谈移动测量之核心技术与应用。

  移动测量能够真正完全实现自主化了。

  第一我们有了核心的技术、核心的算法。移动测量还有一个核心技术,就是基于GNSS/INS紧组合算法来提高精度、抗干扰。因为这不光是一套算法,还要综合很多信息才能算出。

  移动测量以后的发展,我觉得广义上来说,它一定会是空中和地面一体化,因此我们推出空地一体化的系统,叫“闪电侠”。就是说我们简单用三个设备把它连接起来,我们放在任意一个车、无人机上。

  引入姿态以后,大家知道会对效率和精度有一定的提高。特别需要说明的一点,现在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应用,各个方面多有国家更强的政策,我想国产自主航测技术全面代替进口,指日可待。因为核心的一些算法逐渐会被我们所掌握。

  另外有一点,如果要实现空地一体化的移动测量,对集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既要满足地面,又要满足航空的要求,所以必须跟移动测量进行一个非常严苛的集成制造和测试。

  移动测量不是一个设备,是新型的生产体系。我上个月到一个用户那里,他说没有必要说移动测量纳入到传统测绘体系,它本来就是独立的。我当时比较有感触,我觉得从用户的口里说出这样的话是非常难得,因为他们就是实操的。所以我在这里也特别强调,咱们的移动测量可以和传统的测量结合起来,但是与此同时,它会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目前为止,从立得空间也好,还有互联网公司也好,我们2010年开始和一些百度、腾讯等公司打交道,我有一个特别大的感触,就是说他们对于这个数据的时效和应用追求到极致。大家都知道,高德公司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前,他们以前基本上只跟我们合作一两次,互联网介入之后,这个周期就变成季度,后来又变成按月,再后来按周,以后会按小时提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生产体系,要完全被颠覆了。大家都知道,大数据时代不可能再用传统的IT模式来做,我们必须凌驾于之上。

  所以我们现在所有的都在考虑,怎么样做一个生产和服务的体系,做好这个我认为就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整合所有的测绘方式,做一个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采集;二是你把所有生产的部门,全部都要把它入云,在云的框架下进行生产;三是你生产的数据,要及时提供给用户,你的用户既是数据的消费者,有可能他也是数据的生产者。他把他对于数据的反馈,又及时告知你生产部门,与此就形成一个正的循环。循环以后,我们就可以实现地理信息大数据按秒级的生成和服务模式。

  我们做了自己的一个云架构图。我们立得空间采集接景有几百万公里,所以我们自己的数据量也是很惊人的。我们的数据很多,你把数据放进去,各个部门分享处理非常慢,有时候导一个数据几个月。

  所以我们做了自己的云系统,我们分为三个架构:一是TrueCloud数据采集系统;二是利用TrueCloud云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不同多元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整理、分类、聚类,包括后面数据的整合,就是云数据库的管理系统。三是TrueCloud云服务管理系统,刚才说我们是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服务架构,用开放式的API,把自己以前的数据纳入到整个这样一个系统里面来,服务于你各种各样的应用。

  说说我们在川测二院的项目,他们负责整个制图,他们以前有三项工作是七个部门来完成,七个部门数据的流转,全部以传统的考虑方式,效率是非常低的。一张图基本上在9个月这样一个周期,他们就想是否有云计算这样的方式来做。所以我们帮他九个月的调研,做了这样一个架构。

  主要的一点,就是所有的部门都把自己的数据和业务放在云平台上。那么整个数据的入户、采集,这些东西全部在云上面,以多节点的方式来完成,以并级计算的方式来完成。

  我现在讲即时地图的概念。就是未来地图,我们相信肯定是以秒来计算的。第一步,比如说我们用户用手机,我们在网页上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两条路,在两条路当中,我们发现新修一条路。怎么办?用户用手机来报错。同时客户就把这个信息生成,我们在管理过程当中看到报错的内容,我们就分布内容。第三步,我们管理系统就自动启动,调动我们编辑系统,对这道路导航进行自动化的生成。自动化生成以后,触发整个数据的整合,同时进行发布。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就是以后生产进行这样的模式。

  第三,是谈移动测量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移动测量怎么用于智慧城市?事实上我们在智慧城市领域探索了将近十年,我们发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这里来不及举例子,我们说一下在数字城管里面的视频。在城管领域,我们也是引入了200多各城市。城市里面管什么?管市容市貌。以前地图只能实现一个非常不直观的,你看不到他所关系的对象。比如说我们的街道怎么样,我们广告牌、门前三包,这些无法完成。我们作一套管理系统,把我们的实景地图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比如说我们发现一个广告牌出现了问题,通过手机上报,很快存到后台的管理系统,发现这里通了,要求相关部门去修理。包括广告牌,我们可以在这上面进行广告牌的检测。目前为止,就是这样一套实景地图不仅成为住建部的国家标准,现在已经成为行业标准。这种方式,才是移动测量应用的正道。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方向,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我们地图面临一个问题,随着智能驾驶以及无人驾驶潮流的到来,现在我们用得一个叫LIDAR的系统,在2007年在美国、欧洲,这样的地图开始在高速路上推广。这个地图能够辅助我们人驾驶。就是以后的地图应用的方式,现在是人去识别,以后是机器识别,告诉汽车从A点到B点怎么走。这样会提高引领性。现在无人驾驶很热,但是现在的热还是一种做噱头的状态,是人类美好的远景。这个地图怎么做出来?这个地图只能用移动测量系统把它做出来,这就是移动测量应用。这是无人驾驶的一个趋势。

  总结一下。移动测量为信息测绘而生,而非基础测绘;二是移动测量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测绘生产体系,而非简单的采集工作;三是实景地图将会仍然作为城市可视化主流的展现方式;四是智慧城市、ADAS/无人驾驶将会有力拉动移动测量技术发展。

  最后一句话:移动测量的本质与未来——还原真实世界。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可能不完全正确,但是也是我们多年的辛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TomTom进军香港交通服务市场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