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武汉科学家李德仁的测绘人生

1963年,李德仁本科毕业,报考王之卓教授的研究生,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但因政审没通过,他没能人学。1978年,王之卓重新招收研究生,点名要收李德仁。于是,李德仁再次成为王之卓的学生。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在《大家》栏目中聚焦武汉大学李德仁教授,以《测绘人生》为题,展现了他的求学与治学历程。

  李德仁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遥感测量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大家》是中央电视台介绍社会各界精英的一个重要栏目。该栏目最近几期介绍的是刚刚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孙家栋院士、谷超豪院士以及文学艺术名家王蒙等人。

  这是《大家》栏目继介绍裘法祖院士后,再度聚焦武汉地区的科学家。

  两位院士天河机场面晤求解唐家山堰塞湖危局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两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接到一个求援电话,电话那头是水利部专家陈祖煜院士。

  陈祖煜介绍,地震后,湔江岸边的唐家山(高约2000米)一半垮塌,阻塞了湔江,形成一个库容量3亿立方米的堰塞湖,严重威胁下游的北川、江油、绵阳等城市安全。水利部希望李德仁和他的科研团队能够应用遥感技术测量出精确数据,帮助决策———爆破堰塞湖坝体或开挖导流明渠泄洪。

  获得李德仁的应承后,陈祖煜立即飞到武汉,与李德仁在天河机场贵宾厅紧急面商工作方案。

  2008年5月31日,李德仁团队携带设备登机飞行6小时,全面获取了唐家山堰塞湖上下游的遥测数据,并连夜处理数据,制作出三维图。三维图证明,堰塞体稳固,不需要爆破拆除,开挖导流明渠即可排险。遥测数据和三维图第二天被送到国务院领导面前,中央据此决策开挖导流明渠。

  求学武汉步入遥感天地

  1957年,18岁的李德仁从江苏泰州中学毕业,考人武汉测量制图学院航空测量系。

  当时的教材是引进的苏联教科书。李德仁在学习中发现教科书中“无扭曲模型公式”推导有误,于是将发现写成文章交给学院副院长、中国遥感测量奠基人王之卓教授。当时,王之卓并不负责直接教导李德仁这样的本科生,但他看到文章后把善于思考的李德仁请进家门,与后生探讨学术问题几个小时,以至于忘了吃饭。

  王之卓自此成了李德仁的学术领路人。李德仁的毕业设计完善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的一个公式推导,经王之卓逐字逐句修改后,发表在测绘学报上。这是李德仁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论文稿酬180元最后成了李德仁结婚的“老婆本”。

  1963年,李德仁本科毕业,报考王之卓教授的研究生,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但因政审没通过,他没能人学。1978年,王之卓重新招收研究生,点名要收李德仁。于是,李德仁再次成为王之卓的学生。

  留学德国破解测量学界百年难题

  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德仁来到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测量学权威阿克曼教授。

  阿克曼把一个测量学最前沿的研究课题《误差处理与可靠性理论》作为李德仁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

  遥感测量的数据数以千万计,数据中存在各种误差。以前处理“偶然误差”是靠德国数学家高斯的一套理论,但“系统误差”和“粗差”对高斯的理论提出挑战。李德仁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解决如何将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区分出来,这是测量学界百年求解的难题。

  李德仁取得成功。德国教授格拉发伦特评价这篇论文时说:“我为此文而激动,它解决了一个测量学上百年的问题。”今天,全世界都在用李德仁的理论去矫正自己的航测平差系统。

  凭借这篇论文,李德仁1985年以斯图加特大学历届博士论文的最优成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这一成绩至今没有被超越。

  用遥感技术改善人民生活

  获得博士学位后,李德仁谢绝了国外的教席,返回母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任教。

  他以自己的两位良师为榜样,尽心尽力培养学生。如今,他培养的博士超过百名。同时,他也非常重视本科生的培养,每年都要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测绘学概论》。

  用遥感技术改善人民生活是李德仁的理想。

  他现在带领自己的团队做的项目是“影像城市”。这个项目是把城市电子地图和街景照片结合起来放在互联网上,将学校、商店、医院、工厂都作为兴趣点,用户点击“影像城市”的任何一个兴趣点,都会查到这个兴趣点的所有数据。在已经上网的武汉“影像城市”里,一个人驾车到陌生地点,可以看到沿路的所有街景照片,可以完全按照照片找到目的地,不用担心走错路。

  下一步,李德仁的工作是开发“智慧地球”,要让地球上的每个物品都加上标识符,通过“物联网”连接在一起。这样,人们可以在办公室里就能控制自己家里的空调开启,控制厨房里的电饭煲开始煲汤。 (郑欣荣)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