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之法宝:智能信息通讯技术

这样的电子农业应用,既让农民们从中掌握了技术,又学会了如何解读这些数据,并能将其转化为节水且丰产的实际操作。结果显示,试点区域的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水资源的利用也变得更为高效。

  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非洲大陆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域,水资源往往成了农业生产的桎梏,而农业生产影响着粮食安全,这与民生息息相关。在这种背景之下,农业智能技术就应运而生,它不仅需要成本低廉,还要满足当地农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农业管理的需要,面临着用更少的水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这一挑战,以提高数百万非洲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针对非洲农业的特点,荷兰一家电子农业公司(eLEAF)研发了一种创新技术,通过手机和其他智能的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模式,为非洲农民提供定制化种植信息的应用服务。这样,非洲农村地区的信息闭塞状况得以改观,获取信息的难度也随之降低了。每家农户可根据自家农田和水资源管理状况,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科学决策。该数据不是一份关于农作物收成的总报表,而是关于农作物长势的及时而详尽的实时信息,它完整地覆盖了农作物种植的整个阶段。该技术将地表水资源和植被信息的量化数据提供给农民,这些信息将有益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今,在非洲已有四个区域对该项目进行试点。

  每周,eLEAF公司会在系统中提供地表上农作物的长势信息,农民们通过分发到手的免费手机,无偿获取到关于自家农田的科学种植信息。他们定制这项服务时,该服务商在当地的合作伙伴或它的分支机构会将每户的基本农田信息录入到该系统中。

  由于在非洲的试点区域农民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则需要通过当地机构的指导来让每个农民学会操作该系统,需要当地机构的指导,而对于农民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也需要当地机构加以讲解说明——这说明了在智能ICT项目的推广中,当地机构正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这种可供定制的智能ICT短讯服务是针对在非洲的试点区域广大农民们无法接入互联网的难题而推出的,被视为向农民传递信息的最高效的方式。

  短讯的内容基于实地观测和灌溉规划系统,并已转化为与种植相关的简单文本信息,包含农作物的需水量、农作物的营养状况、产量以及灌溉过量的预警,采用的是当地语言。这样,农民们获取到第一手关于自家农田的定制信息,通过与邻近农田的比较了解到自家农田的参数是否处于平均水平。该系统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如果农民们将已知的灌溉信息(包括灌溉水量和时间)通过手机反馈给灌溉规划系统,就会收到相应的灌溉建议,根据灌溉系统计算得出的数据会指导农民们下一次灌溉的最佳时间,如此一来既能保证不会出现旱情,又能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这样的电子农业应用,既让农民们从中掌握了技术,又学会了如何解读这些数据,并能将其转化为节水且丰产的实际操作。结果显示,试点区域的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水资源的利用也变得更为高效。

  由于eLEAF提供的数据涉及面广,包含了一系列农作物种植的详细信息。与此同时,智能ICT技术的可操作性强,二者的结合,对于整个非洲大陆乃至全球来说,这种移动端的电子农业应用的试点案例,可以为信息闭塞的农村地区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的基础。 (编译 | 龙薇)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