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东方道迩:剑走偏锋做营收

在东方道迩重组过程中,公司涉嫌虚增资产。东方道迩这么做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为引进私募作准备。

  日前,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道迩”)经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已经过会。研究员浏览公司的招股书发现,东方道迩正通过一系列的非正常手段,做大营业收入。

  通过应收账款虚增营业收入

  东方道迩的大多数客户是政府、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三公”经费公开难到铁道部的天价宣传片都表明,这些单位在财务上都存在很多漏洞,而东方道迩也存在着利用这些漏洞虚增收入的巨大空间。公司招股书的财务指标也说明了这一点。

  最近3年,东方道迩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上升,2010年、2011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1.90%和15.48%。

  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大增。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较2009年增长20.70%,应收账款同比增长80.47%,应收账款增长幅度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较2010年增长15.91%,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3.29%,应收账款增长幅度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不容乐观,2010年、2011年均低于净利润,尤其是201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这说明公司的增长只是纸面富贵,而且存在利用应收账款虚增收入的嫌疑。

  2011年,公司人员从1614人增加至1653人,但管理费用中的员工费用在营业收入增加、人员增加的情况下不升反降,下降了7.02%。在公司规模扩大的背景下,这违背了工资刚性的原则,这或许是公司为了让报表更好看而采取的突击降工资的做法。当然上市后,这些被突击降低的工资可能还会补回来。

  公司坏账风险很大,尤其是2011年。东方道迩的应收账款超过1年的占比较高。

  其他应收款、销售费用有猫腻

  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其他应收款数额巨大。不仅如此,其他应收款还有可能成为坏账,公司也计提了坏账准备。这些数额巨大的其他应收款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从上表来看,大股东占资是原因之一,其他还有可能是向相关客户的变相行贿?款。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2011年,公司为进一步完善客户结构,积极拓展地方事业单位或高校类客户以及国内公司类业务。为配合地方业务拓展,公司增加了市场费、会议费、咨询费等费用的投入,因此,2011年销售费用上升至2862.24万元,较2010年增加 927.42万元。

  笔者怀疑,所谓的市场费、会议费、咨询费等黑幕重重,这可能是公司的惯用手法,利用这些不正常手法,实现了业绩增长,粉饰了报表。

  作为高科技企业,又是服务性企业,东方道迩的毛利率并不高,这表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强。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8%以上,但奇怪的是,公司的无形资产却对此没有什么反映。公司无形资产均为软件,而且还是外购的软件。那么,公司那么多研发费用难道都打了水漂?

  笔者怀疑,东方道迩的研发费用可能也是虚假的,公司借此打造了虚幻的高科技光环。

  无成长性 却引来了私募

  此外,东方道迩还存在PE(私募股权投资)突击入股的现象。

  公司的招股书显示,东方道迩数字于2010年8月12日出具《关于同意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增资的决定》,同意东方道迩有限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1333.334万元,且由上海润科、国福华清、中润合创、深圳融创、四川翰昆、江阴弟兄认购该次增资,即东方道迩数字已书面同意东方道迩有限公司的这次增资事宜。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增加部分333.334万元由国福华清、中润合创、四川翰昆、上海润科、江阴弟兄和深圳融创分别认缴77.778万元、77.778万元、66.667万元、60万元、40万元和11.111万元。

  在东方道迩重组过程中,公司涉嫌虚增资产。东方道迩这么做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为引进私募作准备。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资产结构的特点,公司之前的融资渠道主要来自银行贷款。2010年8月,本公司成功引入私募1.5亿元资金。”

  既然资产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公司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那么,突然引入私募就不是正常现象。况且,公司无论从成长性还是垄断性上都不足以吸引这么多家私募进驻。

  在这次眼花缭乱的重组以及重组之后的引资过程中,被重组方东方道迩数字这个净资产只有4418.32万元的公司,按收益法评估估值达到了9970万元。截至2010年10月28日合并日,东方道迩数字的账面净资产值仅为2878.26 万元。

  这或涉嫌虚增资产从而虚增股本。实际控制人这么做可以一箭双雕,既通过虚增股本空手套白狼,引进私募资金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此后公司的速动比率达到了2以上),又没有让自己的股权被摊薄。重组后,实际控制人及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股权比例不降反升,由原来的60.65%上升到了75%,这为引进私募作好了准备,而私募也通过突击入股为上市后获得暴利打下了埋伏。(浩然)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