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中国陆地观测卫星第四届用户大会在京召开

2012年9月25日,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办的中国陆地观测卫星第四届用户大会在北京龙城丽宫国际酒店成功召开。

  3sNews讯 2012年9月25日,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办的中国陆地观测卫星第四届用户大会在北京龙城丽宫国际酒店成功召开。

  在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在广大用户的关心支持下,国产陆地观测卫星应用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为众多领域广大用户提供了350余万景数据产品,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次大会主题内容围绕资源一号02C和资源三号卫星数据政策、运行及服务模式的介绍、国产陆地观测卫星应用成果及交流、数据处理技术、遥感应用和用户需求与建议三大环节展开。

  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应用进入崭新阶段

  2011年12月22日和2012年1月9日,资源一号02C和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这两颗分辨率达2.36米和2.1米的国产卫星将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需求,标志着我国陆地观测卫星事业又上了新台阶。

  自1999年10月我国第一颗资源卫星CBERS-01星成功发射和运行服务以来,我国的陆地观测卫星经历了13年不平凡的应用发展历程。这13年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9年-2006年,以CBERS-01/02星发射及运行、应用为标志,为我国陆地观测卫星的试验应用阶段;第二阶段从2007年-2011年,以CBERS-2B星、环境减灾卫星1A、1B卫星发射及运行、应用为标志,为我国陆地观测卫星的试验应用向业务化应用的过渡阶段;第三阶段从2011年底开始至今,以资源一号02C卫星和资源三号卫星发射、运行和应用为标志,我国陆地观测卫星进入了业务化应用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陆地观测卫星资源日益丰富,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迄今为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负责运行和数据处理、归档和分发的国产卫星数量达到了7颗,其中在轨运行4颗,尤其是资源一号02C卫星和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运行,使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有了质的飞跃,资源三号卫星的数据质量已达到了国际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资源一号02C和资源三号卫星的发射及运行服务,初步满足了国内广大用户对2.5米量级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迫切需求,促进我国民用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

  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应用事业的发展取得的成就,是离不开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财政部等各部委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以及兄弟单位和广大用户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的。

  中心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第一,推进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中心作为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标准化处理、存档、分发和服务设施建设的承担单位,在总结以往地面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成功建设了资源三号和资源一号02C地面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工程建设实践,掌握了系统建设、数据处理和应用开发等一大批核心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国产卫星数据处理和分发服务的经验。目前中心的数据处理具有40万亿次的数据计算能力,具备2PB以上在线数据存储能力,具备日均2.5TB以上数据处理规模的能力,具备1000个以上用户同时在线访问的能力,标志着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数据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第二,完善运行服务体系,陆地观测卫星运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发挥多星综合运管的优势,确保高效数据服务。针对在轨卫星多,成像任务复杂等情况,中心统筹规划和编排多星综合运行任务,发挥出每颗卫星的优势,实现多星成像任务一体化编排、多星多传感器数据处理、以及分发服务,保证用户需求的有效满足。所有卫星过境后,原始数据1小时内由接收站传送至中心。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生产处理,所有数据当天处理完毕,并且同步上网,用户即可通过互联网浏览查询。

  截止2012年9月,ZY1-02C卫星累计飞行3938圈,对地成像991圈,全球陆地部分有效覆盖(云量≤15%)4280万平方公里 (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9.9%),全国有效覆盖面积8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83.5%); ZY-3卫星累计飞行3902圈,对地成像1125圈,全球陆地部分有效覆盖为3306.8万平方公里 (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4%),全国有效覆盖面积769.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80.2%);两颗卫星陆地有效覆盖5514.8万平方公里 (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5.7%),实现了对全球约230个左右重点城市(66个国家首都)的有效覆盖 ,全国有效覆盖面积88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1.9%)。

  中心建立了“三网合一”的数据服务体系。中心建成了对主用户通过光纤专网分发数据、对政府部门通过电子政务网分发数据及普通用户通过互联网分发数据的“三网合一”运行服务体系。截至2012年8月底,中心向用户分发国产陆地卫星数据超过350万景。注册用户7000余个,注册单位用户3500余家,其中与中心签订保密协议,订购、下载02B高分辨率数据的单位310家。2005年以来用户数量年均增长率200%,数据分发年均增长率98%以上。订购单位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国家有关部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企业等遥感应用单位。国产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

  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探索服务新模式。目前中心已经形成了包括标准产品、深加工产品、应急平台、工程化产品等四大类20余种产品在内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基于中心研发的应用服务平台,提供用户数据+平台的服务模式,长期保证其业务化运行,稳定连续提供数据服务,确保平台运行高效。

  第三,积极贯彻落实卫星数据政策,大力推广数据应用 。《资源三号数据管理规则》已由国防科工局正式发布。《规则》明确了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在分发、应用和国际合作方面的管理规定。关于资源三号卫星分发服务,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负责资源三号卫星数据在非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分发服务,由测绘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负责资源三号卫星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分发服务;资源三号卫星标准产品对公益用途使用实行授权免费分发,对于非公益用途使用收取数据加工费。对于增值产品收取数据加工费。国土资源部制定了《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管理规则》。《规则》的制定和发布,为规范和促进资源三号和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制度保证。

  推广方式从单纯的应用推广逐步形成基于业务的应用服务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从数据存档与分发到形成基于应用的产品体系;从数据零散应用到基于行业、区域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从单星应用到多星综合应用;从一般应用到应急支持服务等多个方面;实现了从数据服务到信息服务的转变。针对行业重大需求,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开展推广应用工作,在水利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国土大调查、辽宁省国土资源调查以及山西省国土资源调查等重大项目中,国产陆地卫星数据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与安徽省淮南市开展国产陆地观测卫星应用综合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及示范应用建设,开展产业化应用示范。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需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及时提供应急服务。中心与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建立长期业务化运行合作,今年共完成了9次重大森林火灾监测,近年来,国产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在汶川地震、澳大利亚火灾等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俄边境重大火灾、蒙古国火灾、西南地区旱灾、新疆地震、云南地震等重大灾害均及时提供了数据与监测服务。

  第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与巴西空间研究院在卫星论证、接收处理、应用服务、定标实验等方面常态化;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框架下,与土耳其RASAT卫星合作开展交叉定标研究;作为国际减灾宪章的成员,中心今年担任了6次ECO值班工作,协调欧空局、加拿大航天局、日本宇航研发机构、美国地质调查局、英国国家空间中心等多个航天机构的卫星资源,开展国际减灾服务8次。

  由中心承建的首个集接收、处理、存储、分发为一体的HJ-1A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在泰国业务运行,在泰国洪灾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我国首次整套遥感卫星地面系统的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2012年5月,中心完成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项目数据共享与分发平台建设项目,实现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间遥感数据共享。近两年,中心共接待包括巴西、南非、泰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家政府和国际空间机构的代表团外国团组20余批次,100余人次。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在国际的声誉和地位进一步提高,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

  陆地观测卫星应用发展展望

  “十二五”期间,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应用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高度重视遥感卫星及应用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卫星及卫星应用作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二是各行业对陆地观测卫星的数据需求巨大,卫星遥感应用已经纳入了主要业务流程。在国土、水资源、林业、农业、交通等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对遥感数据有个巨大的需求,把遥感数据纳入本行业的业务化运行中,我国卫星遥感应用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和水平。三是国产陆地观测卫星将实现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在陆地观测卫星发射方面将进一步增加投入力度,将发射多颗卫星陆地卫星方面,除了已发射的资源一号02C和资源三号外,今年还将发射HJ-1C、实践9号、CBERS-03卫星,明年将发射新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将形成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数据源。

  今年年底,将有ZY-1 02C、资源三号、环境减灾A星和B星、HJ-1C、实践9号A和B卫星、CBERS-03卫星等同时在轨运行8颗卫星,中等分辨率数据的重访周期达到2天,高分辨率数据的重访周期达到10天。“十二五”末期,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将超过10颗,高分辨率数据的重访周期达到2天以内。

  面对未来国产陆地卫星的快速发展,面对国内用户对国产遥感数据的巨大需求,势必将紧紧围绕“服务用户、推广应用”的职责,进一步利用天地一体化的优势,加强星地统一协调,使卫星研制和地面处理、应用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继续加强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卫星数据质量;进一步强化在轨运行管理,完善用户服务体系,建设高效的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应用服务水平提高,促进国产陆地卫星数据在各领域业务化综合应用;进一步推动构建数据处理、分发和应用一体化产业链,促进遥感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开发和定制产品与服务,提供数据产品和信息产品,进一步提供数据处理与应用的平台,保证长期稳定连续的提供数据产品和信息产品,确保用户的业务化应用。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作为国家对地观测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国产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平台,在国家发改委、国家国防科工局、财政部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用户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心和卫星研制部门、地面接收站、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广大用户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中心将不断提高强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数据共享,与广大用户一起共同推动国产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应用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