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应急部等印发“十四五”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苹果4.5亿美元投资卫星通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联合体以1.17亿中标广州白云智慧水务项目
到2025年,在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规划形成空、天、地、海一体化广覆盖的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监测预警一体化。
张兴赢委员建议,要健全农村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体系,加快5G网络等新技术在农村的发展应用。
防灾减灾中心研发了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覆冰监测信息传输平台,可实现无公网信号覆盖区域的风机叶片覆冰远程可靠实时监测。
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交流、防灾减灾等技术应用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关系。
国家灾研院与千寻位置还将基于“北斗+GPS”的对流层、电离层和地壳动力学,联合展开基础科学研究。
南方测绘从2007年开始全面展开在变形监测领域的研究和布局。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沉淀,在电力、交通、水利、燃气、国土、矿山等领域的监测服务得到广泛应用,累计完成500多个案例建设。
涉及气象卫星、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分别为《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城市内涝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高分十三号卫星是高轨光学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农作物估产、环境治理、气象预警预报和综合防灾减灾等领域。
《管理办法》明确,风云卫星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用户在遭受灾害时,可申请启动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
崔蕴杰表示,实现科学防灾减灾,林区要杜绝“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系统化从灾害的发生、起因、收尾,对灾害进行重新分类。
卫星技术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在后续发展中仍要坚持以业务需求为牵引,扎实开展卫星论证研制、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服务能力建设。
以防灾减灾为例,指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的必要性。
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部门联动,打造政府、社会、个人联防联控的防范化解风险全链条尤为重要。
新基建、人工智能、5G、信息消费、中小企业成为五大高频热词。
自然资源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在快速提高,圈内竞争结束了。
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重大灾害的减灾救灾工作中。
今年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