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全国政协委员朱定真:需建设防灾减灾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

以防灾减灾为例,指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的必要性。

       “灾害预报对了,预警也及时发出了,但由于无法完全摸清服务对象,‘广播式’告知并没有将防灾减灾效益最大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以防灾减灾为例,指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的必要性,“如果社会行为大数据能够为气象部门或者其他防灾减灾部门所用,就可以根据人员流动方向、习惯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使防灾减灾效益倍增。

泰伯网

        症结   破除数据壁垒是个“老大难”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机构和企业等收集了海量社会行为数据,例如物流、人群移动趋势、潜在灾害预警区域人群聚集状况、救灾物资储备数据等,一旦将这些数据用于公共服务领域,建设防灾减灾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能大大增强精准行政管理能力。

        按照朱定真的设想,“未来智慧气象带来的一定是‘无影无踪’的服务”。也许有一天,我们不知道气象服务从何而来,但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一直萦绕在身边,帮我们趋利避害。中国气象事业将来所有的进步,包括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是无形的贴身服务。这就需要气象预报预警与社会大数据融合,再借助人工智能、5G等技术进行智能处理、分发才能实现。

        不过,社会数据如何安全共享和使用目前还是个“老大难”问题。“单靠行政命令和法律体系不能真正解决数据确权、隐私保护甚至管理不善可能引起的数据外泄等问题。”朱定真说,“特别是随着个人隐私保护政策日趋严格,社会化数据出现了‘为了安全不共享’现象。”

        由于数据本身的特性,原始数据分享后使用不可控,极易产生泄露个人隐私等风险,数据提供者的经济收益也会受到影响。社会大数据在国家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推进社会化数据合理有效使用,另一方面又要保障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  

        如果政策协调不能解决市场配置问题,是不是可以用技术解决?朱定真表示,现在已经有一些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可以达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效果。也就是说,使用方可以不知道具体的原始数据,而可以将数据用于民生等公共服务领域,供需双方的心理屏障在技术平台上得以消除。  

        破题   如何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当前,许多国际和国内信息核心技术领先企业正致力于研发“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数据安全融合技术,如多方安全计算、数据脱敏、差分隐私、可信执行环境、联邦学习等。

      “技术各有千秋,从技术层面打破数据隐私保护与数据高效流通对立局面的可能性就有多种。”朱定真介绍,多方安全计算、差分隐私等技术已被工信部列为激发大数据市场活力、降低大数据流通风险的关键技术;中国人民银行也采用了相关技术作为保障移动互联环境下金融交易安全,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满意度与安全水平的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已取得一些技术原创的、自主的、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研发突破,为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在业务应用层面上,还普遍存在低通用性、高成本等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从技术中独立出来,纳入可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这为既尊重市场规则、又实现高效利用社会化数据应用提供了政策指引。”朱定真呼吁,相关部门和行业要加快研究推动通用性、可实操性和可控性的数据安全融合技术,为建设我国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探索道路。

        朱定真建议,进一步论证“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可行性,协调社会化数据进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池,实现防灾减灾救灾融合应用,推动我国大数据发展迈上新台阶;扶持与引导国内相关技术健康、快速发展,保持我国在数据安全融合技术领域的原创性、领先性,为我国自主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提供技术支撑,并积极推动社会数据优先用于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启动气象防灾减灾示范项目等。

        他还建议,数据基础条件好的行业和城市率先开展基于数据安全融合技术的资源池试点项目,使社会大数据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按用量和用途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有效保障数据本身不被泄露,最终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