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为林区实现科学防灾减灾贡献智慧和力量”—访内蒙古减灾研究所所长崔蕴杰

崔蕴杰表示,实现科学防灾减灾,林区要杜绝“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系统化从灾害的发生、起因、收尾,对灾害进行重新分类。

夏末初秋,细雨绵绵。浩瀚神秘的北部原始林区更显深邃与迷人,窗下远眺,很难将眼前的绿海松涛与雷击火联系在一起。北部原始林区靠前驻防指挥中心乌玛前指会议室,内蒙古减灾研究所所长崔蕴杰若有所思。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片国有林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林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这次有机会深入北部原始林区,我要真正了解林区实际需求,切实把科学防灾、减灾的理念与林区实际相结合,避免闭门造车。”面对记者,崔蕴杰道出了此次深入林区的初衷,不仅看到了北部原始林区的广袤,同时也感叹林业管理人员和护林人的艰辛,一路走、一路思考,希望为林区实现科学防灾减灾贡献智慧和力量。

2004年,内蒙古成立全国第二家综合减灾研究机构——内蒙古减灾研究所,崔蕴杰因为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所长。2011年,崔蕴杰历时16年完成了《科学减灾——灾害应急管理与非工程减灾》,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第一部非工程减灾专著。多年来,崔蕴杰率领团队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等,积极编制应急预案,科学制定安全和发展规划,开展科研课题等,进行综合防灾、抗灾、救灾、减灾研究。

“喜忧参半”。第一次到林区的崔蕴杰用4个字表达了对林区的初印象。他解释道,举个例子“盲人、瞎马、黑夜、深池”这4个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当4个放在一起犹如盲人骑瞎马、黑夜临深池,意味着灾难必然发生。林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客观存在的事物多,当今和未来隐患也多,造成了灾害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叠加,打破“灾难链”很重要。

然而,如何在客观条件下打破“灾难链”,崔蕴杰结合林区实际首次提出了“全新的生态文明链”理念。全新生态文明链是一条囊括多种客观条件的“美丽项链”,由8颗珍珠组成,即经济链,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文化链,坚持林区独特森工、林俗、地域文化,走特色路;水链,坚持水源管理,优化水生态循环系统;大气链,持续预防空气污染;灾害链,深入研究灾害本身导致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生物链,坚持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独立存在,而又互相依托;族群可持续发展链,林区三少民族族群延续与发展;物料循环链,做好垃圾处理,杜绝污染和浪费。

崔蕴杰表示,实现科学防灾减灾,林区要杜绝“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系统化从灾害的发生、起因、收尾,对灾害进行重新分类。按照国家现有对灾害的分类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由于林区自然资源和区位的特殊性,林区的灾害是四位一体,互为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这是非常独特的,在防灾减灾中难免存在盲点和漏洞。

对灾害有重点、有系统地科学分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崔蕴杰建议,林区可按照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应急进行灾害类型分类。事前预防很重要,能直接预防和避免事后伤害,如大型机器伤手事件,有效防护即能有效避免;事中处置则是事前不用预防,事后也不用处置,如新冠疫情的发生没有预兆,持续时间长,日后形成了常态化;事后则是事前无法预测,事中无法作为,事后应急及时处置,如雷击火和地震等。

崔蕴杰坦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特别是北部原始林区有其特殊性,世界和地方森林防灭火可借鉴经验少,需要创新防灾减灾和应急的模式,形成林区森林防灾和应灾的特有模式。诚然,林业管理者要把“模式”区别于现有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在灭火理念、方式和方法等形成系统化,在实践中总结,在发现中探索。

林区森林火灾有其复杂性,程度高。崔蕴杰建议森工集团在防雷击火中防止十种“绑架”,即学术绑架、产品绑架、善意绑架、“长官”绑架、洋绑架、产品绑架、情感绑架、传统经验绑架、海归绑架、试错绑架,真正立足林区实际。而他将会持续关注林区,为林区贡献更多科学防灾减灾智慧和力量。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