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消除“路怒症” 汽车驾驶大数据获取再迈步

今后国内越来越多的车辆将装上特有的“黑匣子”, 通过高科技大数据分析记录,让开车人的危险“路怒症”行为不再任性,保障城市道路上的规范出行。

  近日,由上海经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汪卫教授课题组合作研制开发的车辆驾驶行为分析平台(SSSJD-VDBAP-1.0),经过一年多研制开发,正式宣布第一阶段研发成功。这也预示着,今后国内越来越多的车辆将装上特有的“黑匣子”, 通过高科技大数据分析记录,让开车人的危险“路怒症”行为不再任性,保障城市道路上的规范出行。

  治疗“路怒症” 北斗/GPS或开药方

  “路怒症”,特指小型汽车或其他机动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愤怒和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因为一系列道路交通的极端事件发生,这个词语在近几年国内媒体变得常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个城市随机抽取900位司机开展问卷调查,约35%的司机承认自己属于“路怒族”, 出现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路怒”违法行为。

  早在2014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安部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2014年第5号令,规定在全国所有的运营车辆(目前主要为“两客一危”及大型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北斗/GPS车载卫星定位装置”。

泰伯网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车辆驾驶行为分析平台正是以“北斗/GPS车载卫星定位装置”为基础,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定位和速度等数据。通过相关的分析方法及神经网络数据分析模型,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分析行为模型涉及疲劳驾驶、夜间驾驶、行驶里程、超速、急加速/急减速、车辆闯禁区、超载、驾驶行为等,准确提取驾驶人员的各类违规驾驶行为、分析预判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率,为交通事故肇事、车辆年检等提供数据依据。

  汽车驾驶大数据的便捷获取,将在日后更好帮助驾驶人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根本上提升驾驶文明素养的同时,更好保证行车道路通畅。同时,在政府部门、保险公司、运输企业、增值服务提供商等领域,也将有良好应用。

  “互联网+”时代,驾驶大数据各领域显神通

  随着互联网与智能化进程逐渐渗入生活,汽车行业越来越重视“数据”所带来的转变。有分析人士称,当下汽车数据领域,尤其在车主使用车辆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与车辆状态关系不太大而与车主本人关系更大的一类数据格外受到关注。除了驾驶行为的数据记录,在车辆位置及位置所带来的个人日常出行生活的点滴变化,甚至是车主联网服务的相关数据情况,都将在未来开辟极具挖掘潜力的下游产业。驾驶大数据在各个领域大显神通指日可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