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资深从业者良心追问:地图受巨头追捧之十年,良师or毒药?

一个投身地理信息行业十余载的从业者,回首地理信息行业,该是怎样的心路?当他盘点十年来的重大事项时,会有疑虑,有困惑,有担忧……也许,会忍不住暗想,在地理信息这个行业中,甚至还没有诞生一家市值超过50亿美元的大企业。

泰伯网

  (文/3sNews高级编辑 龙薇)【编者注】一个投身地理信息行业十余载的从业者,回首地理信息行业,该是怎样的心路?当他盘点十年来的重大事项时,会有疑虑,有困惑,有担忧……也许,会忍不住暗想,在地理信息这个行业中,甚至还没有诞生一家市值超过50亿美元的大企业。

  也许,他也会想:为什么在过去的十年中发生了那么多剧变?在地理信息涌动的大潮中,谁才是幕后主宰?为何地理信息企业能够一夜之间,引来谷歌、微软和诺基亚等巨头的垂青?地理信息行业的从业者们是不是吹嘘过头了?把大玩家忽悠入局,最终使其落得个净身出户的田地......你信也罢,不信也罢,这是一位资深从业者桑杰(Sanjay)的思考与独白,笔者编译过来,望求同存异,引发深思。

  2003年,我首度接触到一个名为“地理网络”的内容整合项目,多个桌面服务器被连接起来,以便在Esri的用户大会上,通过该项目向其他用户共享展示其创建的地图。

  转眼到了2005年,谷歌面向公众发布了首个整合了地理信息内容的平台,投入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此举使得全球数十亿用户有机会接触到地图以及卫星影像。此后,微软紧随其后地开展了自家的地理信息项目,叫做微软虚拟地球——也就是3sNews泰伯投资机构知卓资本创始人陶闯博士当年开创的项目——后来,该项目更名为必应地图(Bing Maps)。再后来,导航定位市场的迅速扩张,为地理信息行业又添加了新一重维度。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一家数码地图及导航信息供应商企业Tele Atlas公司被电子地图领导者TomTom公司以43亿美元的天价收购。面对谷歌这样的强劲对手,诺基亚也加入到地理信息的阵营中来,并以令人咋舌的81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Navteq——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诺基亚公司在2013年忍痛贱卖了自家的主营手机业务,售价也不过72亿美元。

  当各大巨头争先恐后挤入地理信息企业的争夺战中,总有特立独行的公司,苹果公司正是其中的代表。然,并,卵,2004年到2009年期间,苹果公司在地理信息内容方面的花销也高达25亿美元。实际上,.必能宝(Pitney Bowes)于2007年收购MapInfo公司的动机也正是弥补其在地理信息和软件领域缺失的技术能力。

  一方面,IT和通讯巨头在紧锣密鼓地打造其地理信息构筑的帝国,另一方面,这些企业还马不停蹄地收购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地理信息企业,它们对于地理信息企业的渴求一直延续至今。去年,谷歌还收购了利用微小卫星长期监测地球的创业企业Skybox公司。另外,自从社交媒体成为当下潮流,并且充当了便捷地数据采集工具后,诸如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社交媒体纷纷利用地理信息,在其各自的业务流程中搭建了地理信息平台。

  并购、收购及合作案发生在台前,经济效益本随后逐渐显现,因为这一笔笔的投资是时候该变现了。谷歌通过在其智能手机端的广告业务以及在线导航工具,有效地将投资转化为滚滚利润。此外,谷歌还继续提供地理信息软件方案,并向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提供捆绑式的地理信息数据。但尽管如此,前景似乎一派光明,谷歌还是逐渐对地理信息服务失去了兴趣,丧失了信心。今年2月,谷歌关闭了其软件方案服务,并针对其退出专业地理信息市场的决定,向广大用户进行赔偿。

  也许是被谷歌公司的这一举动所影响,微软公司必应地图的前景也变得愈发黯淡,是去是留的阴云一直笼罩在必应地图之上,直至有一天,它宣布与打车软件Uber开展合作,向后者开放其平台,这才避免了被阉割的命运。

  还有个悲催的诺基亚的故事,简直家喻户晓。也许,当初高价收购Navteq这一招棋走错,就意味着诺基亚公司开始走向下坡路,最终不可避免地迎来全盘皆输的结局。因为一家像诺基亚这样的工程软件公司,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把巨额的投资成本收回的。如今,瘦身并缩水的诺基亚正在为旗下的Here地图服务寻求新的买家。今年4月,诺基亚Here地图报价为32亿美元,这一价格较2008年首次尝试出售的价格便宜了将近50亿美元。

  无独有偶,基于PND的导航市场的重重变数,杀得TomTom公司措手不及,使其营收持续下降,甚至将其带入危险的边缘。千钧一发之际,苹果公司突然决定重振地图业务,但由于地理信息数据被各大企业所垄断,苹果找到了TomTom,此时,TomTom则有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通过售卖地理信息内容给苹果,迎来了第二春。

  其实,这一切的曲折动荡都令人迷惑不解——为什么这些事情都集中地在过去的十年中爆发?在地理信息涌动的大潮中,谁才是幕后主宰?为何地理信息企业能够一夜之间,引来谷歌、微软和诺基亚等巨头的垂青?抑或是,在地理信息这场革命中是否有一些地理信息技术的死忠和斗士?诚然,那些颇具实力的地理信息专家们才是这场革命的中流砥柱,尽管从官方角度而言,很难将地理信息的崛起归咎于这些个体身上。

  当你试着回溯12到15年前的光景,会猛然发现,这些先知们试图将地理信息转化为商品的愿景至关重要,当发现与领先的地理信息企业合作前途渺茫之际,他们决定出手一搏,与IT和电信巨头开展合作,试图开辟更大的市场,最终,他们成功了——将地理信息转化为了一项公开的商品。正是同样的一群人,正在努力朝着地理信息的下一个前沿而努力,包括商业智能、目标广告、媒体娱乐、社交、电商以及互联网等领域。

  是我们吹嘘过头了吗?把大玩家忽悠入局,最终落得个净身出户的这般田地。假若果真如此,那么,我们是不是该汲取教训?尽管在过去的十年中,数万亿美元都被一股脑儿地投入到地理信息行业中来,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个井井有条的成熟的地理信息行业,如今,我们却还在纠结着,如何将投入转化为利润;我们还在为地理信息工作流如何整合到用户行业中去创造价值,争论个不休。甚至,在地理信息这个行业中,还没有诞生一家市值超过50亿美元的大企业。

  地理信息如何影响我们?从长远角度出发,它的确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要通过长期的投资以及产业化水平的整体提高来实现的,其中还要得到前沿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

  作为地理信息行业,我认为我们应该提升能力,服务于用户的行业,而不再觊觎着科技巨头有朝一日的垂青。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提升地理信息服务的质量,我们应该在全球更多的行业、面向更多的群体推而广之,这样一来,地理信息服务将更有导向性,解决方案将更有价值,产品也将更为廉价,投资将变得更为持久稳健,创新也将更为开放地涌现,最终让地理信息企业赢得更高额的利润,让整个行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上前进。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