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电影银幕之中的智能科技

人类一直对神奇的科幻、超前的技术情有独钟,这种痴迷是人类科技进步的原动力之一。科学家们通过科学来实现科技的创新,而导演则可通过电影为我们展现无限创意和对未来科技的想象。本期我们就为读者盘点一下电影中与3S行业有关的高科技道具。

    《黑客帝国》

    谈到电影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恐怕许多影迷会在第一时间内想到《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确实,作为科幻电影的传奇之作,《黑客帝国》系列有着优秀的口碑和成功的票房。《黑客帝国》之所以成功,得益于电影本身的内容。整个《黑客帝国》系列电影就是在讲述虚拟现实科技对于人类未来世界的影响,亦真亦假的生活场景让人无法分辨究竟我们生活在虚拟或是现实。在影片中,人类与机器人的战争失败后,被机器人控制思想,从而生活在虚拟网络世界当中,由于不甘对于命运的压迫、机器人的统治,人类开始反抗。这种抗争不是例如我们现实当中的战争,其穿梭于虚幻场景之中的种种行为都被打上了想象的烙印,谁也猜不到下一次主角与反派的决斗是真刀真枪还是脑电波在计算机中的火拼。这恐怕也是对虚拟现实的最好诠释。

泰伯网
控制人类思想的计算机程序

  电影虽然是虚构出来的场景,可是也表现了导演甚至更多普通观众对未来发达社会的一种预测。在某一天,我们醒来以为是在一切正常生活时,其实这都是大脑的活动,我们只是在想象,而真实的世界我们在从事着另外一种活动。真的当这些实现的时候,恐怕谁也不敢说它究竟是福是祸吧。

泰伯网
电影中所呈现出的虚拟场景

  由于电影拍摄于1999年,电影中的虚构成分在当年看来十分新鲜,不过放到现在来看,有些技术事实上已经实现,至少的试验品的问世。前不久谷歌发布过一个虚拟成像的眼镜,这种在用户眼前呈现虚拟影像的道具,让用户真正能在眼前看到一切他们所想,并将生活数字化,虚拟化。[page]
 

 《鹰眼》 

    虚拟现实科技在电影中得到呈现的另一作品是《鹰眼》。电影主要讲述在未来社会中,人类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已经完全依靠了高智能机器人的安排和操控,人类所有的活动都连接在网络上,同时这个网络有一个中央数据大脑在整体控制着其它子电脑,这台高智能计算机编织了一张虚拟的网,让人以为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这种计算机被人类发明出来时已经具备超高智能,拥有自己分析和认知的能力,甚至超过人类大脑。虽然表面上人类是在主宰着机器人的行为,可是实际上机器人已经背叛了人类,并企图消灭人类。

泰伯网
《鹰眼》中主导一切的计算机母体

  在电影中,机器人的核心终端通过虚拟的信号传输来操控着人类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比如通过卫星信号来改变汽车的行驶路线,家庭中的电脑被控制,红绿灯被改变,军用卫星被操控等等,当人类的高科技社会完全被机器人掌控之后,人类便成为不折不扣的奴隶,被把玩于机器人的手掌之中。在这样一个充斥着高科技的社会当中,我们完全摆脱发达科技产品究竟能做什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电影正好抓住这个主题来告诉观众,或许有一天科技水平已经发达到超出人类所控制的范围之外后,人类该如何面对机械智能的入侵。[page]

    《碟中谍4》

    《碟中谍4》刚刚上映不久,或许许多观众还在回味阿汤哥的精湛演技以及电影中各种高科技产品吧。

  电影里的一部宝马概念车着实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尤其是它的挡风玻璃,可谓威风十足。阿汤哥只要对其用手一划,便可实时显示当前地图信息和自身位置。阿汤哥为了阻止暴徒们发射核弹,开车疾走,为了省时刻抉择抄近路,此时呈现了让车迷们印象最深的情况,前挡风玻璃变成了表现屏,不只能表现导航,还能在肉眼未看到前,表现前线呈现的行人和障碍物,并且所有的节制方法都是触摸操纵。这种技术是基于telematics,运用远程卫星信号将附近路况传到车载导航上并显示出来。

泰伯网
电影中的宝马导航汽车

  电影中还有一幕也颇为引人注目,阿汤哥在风沙中追逐反派的场景令人惊心动魄。这种天气人眼显然能见度不够,没关系,阿汤哥可以借助手机导航。阿汤哥在反派车上安装了传感器,并通过手机来定位反派当前位置,上演GPS协助追逐对手的好戏。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手机导航恐怕并不陌生,但凡现在市面上所能见到的智能手机都能定位用户当前的位置并给出详细的地图。在智能手机愈发热门的今天,手机定位、手机地理信息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接纳和使用。不过咱们要想和阿汤哥一样那么精确的定位他人的位置可是有困难的哦,毕竟人家是特工,使用的设备也是军方专用,可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普通用户所使用的民用GPS定位误差也只会越来越小。

泰伯网
风沙中用手机定位反派

  在《碟中谍4》当中,另外一个道具也吸引了大量影迷的眼球。电影中有个隐形眼镜是用来对目标人脸识别的。人脸识别其最大的特点是利用人的脸部特征作为一种身份辨认的方式即通过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处理,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建立人脸数学模型、人脸辨识比对等,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一片小薄片要实现拍照、传输外带人脸识别的功能就已经不可思议了,它的电源到底哪里来的?难道是人体供电?如今,要把这么多玩意儿集成到一片薄而透明的隐形眼镜上还不可能做到,大家也只能期待了。当然这也是一种对虚拟现实科技的展现,凭借着远程计算机对于人脸识别这个特殊虚拟环境的构成,并将真人投入到这个场景中去,虽然现实环境真实可触,但是其中融入了虚拟的投影。在可控的操作环境中,特工们便成为了这种环境的主宰。

泰伯网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隐形眼镜[page]

    《007皇家赌场》

    “詹姆斯·邦德”身着燕尾服、喝着马蒂尼、开着拉风跑车、风度翩翩的007总是能潇洒地完成任务。不过,是什么铸成了如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秘密特工?伸手不凡的打斗本领,或是聪明过人的机敏才智,当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本领。可是佛靠衣装马靠鞍,没有一套像样的装备,恐怕再厉害的特工想完成种种困难任务也都费点劲吧。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007这个经典的特工系列电影里,邦德究竟有哪些先进的道具来帮助他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泰伯网
邦德的手机带定位功能

  Sony Ericsson手提电话在《皇家赌场》一片中常常出现,主要用来通电话和传送手机短讯。邦德的手提电话装有全球定位系统,邦德在巴哈马用它找出目的地的位置;反派卡洛斯用它来引爆小型炸弹,其它歹徒则用手机短讯来发送密码。虽然只是一部小小的手机,可是我们也不能小瞧它,这样丰富的功能在电影上映的时候可能还比较新鲜,放到现在来看,这些技术对于我们今天的智能手机来说,应该也不会差的很远吧?[page]

  《非常小特务4》

  比起老版本的《非常小特务》,新版的《非常小特务4》在动作戏上明显加强了不少,大量的追车戏码和动作戏的加入让这部影片不仅在幽默风趣之余加入了不少紧张刺激的动作元素,也让这部电影摆脱了前作偏低龄化的观众设定,成为了一部老少咸宜、阖家共赏的商业大作。而大量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则让整部电影在科技方面比《碟中谍4》更胜一筹。电影的一开始,杰西卡·艾尔巴驾驶全新高科技变装车追捕逃犯的追逐戏,就让影片尽显科幻元素,大量的机关和隐形变形装置,不仅让观众在观看时更加过瘾,而且也让电影更加有趣生动。而不少前作中重未出现过的高科技场面,如机器狗、儿童飞船……则尽显了影片在高科技手段上的新奇之处。不过看到这一幕,不少观众恐怕会想起《碟中谍4》中的那个宝马概念车了吧。不过在《非常小特务4》中,这种虚拟成像技术在笔者看来更胜一筹。《碟中谍4》里的成像是显示在车的挡风玻璃上,而《非常小特务4》中可是通过类似投影装置的成像仪器完成的,并且能感应到控制者的操控命令,可谓令虚拟现实技术更提升一个档次,也令广大影迷大为赞叹!

泰伯网
虚拟成像出来的触控屏

  在这个年代,弘扬家庭观念是一件很不“酷”的差事,激励自信心也已是老生常谈,但《非常小特务》却把这些老掉牙的概念转化为十分眩目、十分新潮的形象。它把传统的思想嫁接在007式的间谍片套路中,用疯狂的想象力加以催化,最终酿造出一个色彩斑斓、老幼皆宜的娱乐作品。不管你多大岁数,该片都会带给你初次踏进迪斯尼乐园的体验,让你的童心得到苏醒或强化。[page]

  《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最早作为动画片曾经影响了一代儿童的童年。而随着电影《变形金刚2》的上映,它也被作为高科技、电脑特技电影的典范而被影迷们津津乐道。影片《变形金刚2》中大量运用了先进的电脑特效,当然电影本身大量高科技技术和产品的出现也是让其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

泰伯网
通过手中的GPS来定位反派的位置

  《变形金刚2》中曾出现过一次前“第七区”探员通过GPS与海军通报坐标的情况,并指挥海军通过他传输的地理坐标来精确打击反派变形金刚。虽然电影有部分夸张,不过在现实里,军用GPS的精确度也是能够达到误差在2米以内的,想要精确打击变形金刚这么大体积的东西,实在不在话下。从影片的截图中可以看出,探员左手中拿的就是GPS定位仪,从其中得到当前位置,并用对讲机告诉了波斯湾上驻扎的美国海军,从而实施远程轰炸。不过探员给海军的坐标可是自己当前的坐标位置,要是按军用GPS定位的精度来看的话,这个探员可是要小命不保。不过这毕竟是电影,虽然当今的电影越来越向真实靠拢,可它还是有夸张的部分。那我们影迷们要做的就是借助电影的夸张渲染,来憧憬一下我们未来的科技水平。[page]

  《老无所依》

  《老无所依》作为一部早期的悬疑影片,情节复杂,悬念迭出,同时也通过一种开放式的结局引得观众津津乐道。导演用了大半的时间讲述猎人和杀人魔的周旋,猎人一如传统西部片里有勇有谋有性格的牛仔,杀人魔则冷酷精明而无处不在,如果在数次交锋后,道高一尺磨高一丈,在最后一分钟牛仔险中求胜,半死不活浑身染血的回到妻子身边,这会是一个经典的西部片。仅仅凭导演对镜头和叙事的掌控:拘留室内杀人魔勒死警察时的面部特写,警察死后对地板上挣扎痕迹的特写;西部荒漠在明晃晃的日光下静的让人发慌,无边的暗夜中突然危光微闪;不管是阳光下还是黑夜中,枪声总是突然爆发随之又陷入寂静,谁不知道下一声枪响是不是冲着自己而来,生命在这个荒漠中,脆弱而又源源不断,活着的人应当见怪不怪;牛仔和杀手数次斗志斗勇化险为夷……这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西部片。

  电影内容虽然它并不像科幻电影那般能让影迷们体验不一样的超前感受,然而对于细节的把握还是能令观众感觉到这是一部难得的佳作。不过在我们关注3s的观众眼中,电影里一个古董级定位设备的出现,另人大为兴奋。
 

泰伯网
留在主角钱箱中的信号发射器
泰伯网
通过这个接收器可以找到上面发射器的位置
 

  右图中这两个东西恐怕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不陌生,没错,这是一套信号发射器和感应器,而它的实际操作过程就是将信号发射器打开,并有另一个信号追踪进行追踪,由于这套设备并非通过卫星来定位,所以只有当信号追踪器接近发射器的时候,信号才会慢慢变强,这种信号的提示也很古老,信号追踪器的响声越频繁,就表示它离发射器越近。在电影中,主角误打误撞的偷走了一箱钱,却不想这箱子中夹杂了一个信号发射器,并时时发出信号。反派就是通过这个信号源一直追踪主角到其所在地。不知道这能不能被看做是早期的定位系统呢?只不过这个定位不是通过卫星,而是通过发射器发射的短波信号。[page]

  《国家宝藏1》

  似乎《国家宝藏》系列的导演明白观众对于盗墓和发掘宝藏类题材电影已经看腻,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一类电影吸引观众的眼球呢?答案很简单,利用高科技助阵。在《国家宝藏1》里,影片一开始就大量运用高科技产品来协助主角寻找到宝藏的线索。

  通过影片的截图我们可以看出主角们利用电脑上的GPS导航,精确的查找到了宝藏的第一个线索。箭头所表示的就是当前主角的位置,当他们到达预先设定的地点时,导航也随之发出信号。这一类的导航产品在现在也十分常见,手持、车载导航仪都是基于全球定位这一原理。虽然我们日常用的手持和车载导航不会像电影中那样精确到经纬度,不过相信随着科技越来越进步,GPS仪器的定位精度也会更加值得信赖。

泰伯网
利用电脑GPS进行导航定位

  当然,GPS能定位导航仪的位置,也可以追踪手机用户当前的位置。电影中在主角被反派抓走的时候,警方便是通过定位反派的手机成功锁定了他们当前的位置。

  在《国家宝藏1》里,遥感技术也帮助主角们上演盗取《独立宣言》的好戏。利用红外遥感,主角们控制了美国国家博物馆的监控摄像头,从而帮助他们堂而皇之的在监控眼皮底下进入博物馆偷走《独立宣言》。不知道这样的技术在现实中是否能够实现,如果存在,估计好多观众都想尝试一下做“隐形人”的感觉吧。[page]

  《赤焰战场》

  电影《赤焰战场》当中,身为退役特工的主角也不得不服老,真刀真枪的打斗看来是不行了,这可怎么完成任务呢?没关系,科技改变生活。比如这个隐形眼镜,看似普通一样的隐形眼镜,实际上可是带有芯片的,功能嘛,就是让你的视网膜随意更改成你想要的样子。主角就是通过这个隐形眼镜顺利通过中情局里的视网膜验证设备。不过作为虚拟装备,这个虚拟成像的视网膜改变的并非携带者的视觉效果和眼前成像,而是改变对方的成像景观,本是真实的场景在通过这种设备的人为改变后,现实场景可能就被改变成一种虚拟的构图来迷惑对方。

泰伯网
能改变视网膜形态的隐形眼镜

  观众可能会产生联想了,好像很熟悉的感觉。没错,《碟中谍4》中也出现过一个类似的道具,借助外形类似隐形眼镜的玩意,将看到的一切显示在眼前和远程终端电脑上。

  虽然《赤炎战场》中的这个道具没有《碟中谍4》当中那般功能丰富,不过实用性也毫不逊色。

  这种设备虽然看似只有在遥远的未来才可能实现,实则不然,美国军方已经研发出类似的设备,能够在改变眼前成像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视觉效果。电影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启发生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