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历史上的今天:立体测绘小卫星发射成功

8年前的今天(2004年4月1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小卫星“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纳型卫星“纳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泰伯网

“神七”使用的小卫星

  3sNews讯 8年前的今天(2004年4月1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小卫星“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纳型卫星“纳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其中,“试验卫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还是我国首颗由高校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历时5年才开发成功,倾注了哈工大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这颗卫星采用了一体化设计思想,应用了基于磁控和反作用飞轮控制的姿态捕获、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微小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卫星自主运行管理等多项微小卫星的前沿技术,探索了我国微小卫星技术发展的新途径。

  根据卫星的质量,通常将小于1000公斤的卫星称为广义的小卫星,其中,将500-1000公斤的卫星称为小卫星,100-500公斤的卫星称为微小卫星,10-100公斤的称为显微卫星,小于10公斤的称为纳米卫星。人们在要求降低卫星成本、减小风险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快卫星开发研制周期。特别是单一任务的专用卫星,以及卫星组网,更需要投资小、见效快的卫星技术。小卫星技术因此应运而生。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