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湖北省印发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规划

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在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传统的国防安全、政府管理与决策、城市与新农村规划建设以及水利、电力、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领域,还是在新形势下对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气候、水等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湖北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科学制定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现信息化测绘和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国发〔2007〕3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大提升、作用大彰显、地位大提高。

  1?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高度重视,国家、省先后出台了《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基础测绘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国发〔2007〕30号)、《基础测绘计划管理办法》、《湖北省测绘成果管理办法》、《湖北省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绘管理规定》、《湖北省地图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等法规和重要文件。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均建立了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60个县(市)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加强了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准入、违法案件查处、地图市场整顿等监督管理,测绘地理信息统一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逐渐丰富。建设了基于GPS空间定位技术的全省新一代测绘基准体系,对全省大地水准面进行了初步精化。数字线划地形图实现了1∶25万和1∶5万全省覆盖,1∶1万覆盖率达50?1%。数字高程模型和多时态、多数据源的遥感影像图实现了全省覆盖,重点城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了更新。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了大多数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乡镇城镇建成区。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整体架构已搭建完毕,部分城市开展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3?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数字湖北”建设列为省委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合作协议》,省测绘局与省直有关部门和部分市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交换和共享协议。初步建立了全省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化测绘网络服务体系,奠定了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础。全省90%的城市开始了数字城市建设,潜江市已经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验收。全省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湖北省电子政务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湖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地理信息平台、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地理信息平台等区域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之中,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湖北段)已经建成,为加快“数字湖北”建设奠定了基础。

  4?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多种地图服务,特别是为信息化建设、国土调查、城乡建设、应急保障、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城市圈战略规划、水利资源建设、交通枢纽工程建设等提供了海量的基础测绘成果。编制了《武汉城市圈地图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图集》和交通、旅游等各种专题地图,开通了湖北省地图网,提供了大量的政府工作用图和新农村建设地图。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为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民生等方面的服务成效显著。

  5?基础测绘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测绘生产单位引进了实时动态全球定位测量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一体化处理系统等先进软硬件。开发了网络地图制作与发布系统、野外数码调绘系统、移动道路测量系统、三维GIS可视化系统、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部门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等。开展了无人机航空摄影和大比例尺数码航摄等高新技术应用试点,精密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成果转化与推广取得突破。一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和社会服务中,促进了全省测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6?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通过举办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和应用成果展览,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组建产业联盟等,推动了全省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出台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了一批地理信息骨干企业。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兴起,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已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测绘地理信息统一监管力度不够。全省测绘地理信息统一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滞后,县(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还不健全,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交换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

  2?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短缺。省级1∶1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覆盖率偏低,各地大比例尺基础测绘没有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3?测绘多样性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现有测绘产品的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规模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测绘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的服务需求还不相适应。

  4?基础测绘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础测绘现有的装备及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快速、全方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的要求。

  二、“十二五”期间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在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传统的国防安全、政府管理与决策、城市与新农村规划建设以及水利、电力、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领域,还是在新形势下对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气候、水等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评价与有效利用,构筑公共应急保障体系等方面,对测绘保障和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较过去均有显著的变化。同时,“数字湖北”对测绘地理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加快发展速度,创新服务模式,逐步向动态监测、分析评估和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全面测绘、动态测绘方向转变。要监测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国土空间管理等提供网络化、实时化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以大众通过网络上传、下载和编辑地理信息为主要特征的测绘新时代的来临,要求进一步推动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总体来说,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面临着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构建数字湖北、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强省”的总体发展战略,坚持测绘地理信息为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重点工程服务、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实现湖北测绘地理信息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健全测绘地理信息法制体系,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理顺省与地方行政运行机制;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统一监管水平,强化部门协同服务,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立足基础测绘,转变服务方式。加强基础测绘及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测绘投入机制,强化基础测绘的地位和作用;着力构建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平台,不断更新地理信息资源,加强开发利用,实现地理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服务。

  3?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产业繁荣。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统筹协调工作全局;制定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应用,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4?着力技术创新,强化人才支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测绘装备的更新换代,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造就一支适应测绘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

  1?建成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加强全省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完善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网运行机制;建成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湖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网”、“一库”、“一平台”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2?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促进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

  3?实现1∶1万数字线划图的首次覆盖。完成全省1∶1万数字线划图的首次覆盖(“全省一张图”),且1∶1万数字线划图年平均更新率达到20%,经济发达地区和重要地区实现每年更新一次。

  4?开展全省地理国情监测。开展全省地理国情监测和分析工作,发布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报告、地理数据集和专题地图、地图集等,初步形成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能力。

  5?基本实现向信息化测绘体系转型。现代基础测绘装备及设施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形成满足社会应用需求的实时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测绘生产与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6?地理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优化完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基本形成地理信息产业的技术市场、产品市场和信息市场。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力争达到200亿元,培育一批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

  四、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数字湖北”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重点在大力丰富地理信息资源、提高地理信息现势性的基础上,建立全省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全省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地理信息数据共享和交换机制建设,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地理信息数据的广泛与深度应用。实现省与国家及市、县地理信息的互联互通,为政府部门、企业及公众提供便捷高效和统一权威的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全面推进全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市)及乡镇开展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二)加速推进测绘基准体系现代化。

  继续加强和完善全省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实现三维、高精度、动态、地心、覆盖全省国土、实用并与国家接轨的目标。加强全省平面和高程基础控制网复测和检测,进一步精化全省大地水准面,提高全省大地水准面的整体精度。加快推进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推广使用。继续推进全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全省测绘基准数据处理、分析与服务中心,建设省级测绘基准数据库,提升测绘基准社会化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对全省测量标志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

  加强基础航空摄影,加强卫星遥感影像获取能力。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航空摄影和充分利用省航空摄影专项,协调城市航空摄影,统筹全省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遥感影像的获取,满足基础地理信息获取与更新所需的数据源,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种分辨率和多类型遥感影像的需求。完成省级1∶1万数字线划图的首次覆盖,实现“全省一张图”的目标。加快推进市县大比例尺基础测绘数据的覆盖,提高全省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地区基础测绘成果的更新频率。适度丰富和拓展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完成省级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推进重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省、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联动更新机制。

  (四)开展全省地理国情监测。

  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挖掘现代测绘技术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客观、准确、定量等优势,监测、分析并向社会公布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动态变化信息,不断提高基础测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大力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为契机,积极争取省级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参与研究相关工作流程、指标体系和产品体系。对省内重要地理国情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各类开发区域、生态地区、农业地区以及禁止开发区域等实施动态监测,开展对生态屏障区、生态敏感区、重要湿地、水库与湖泊等典型要素的专题监测和分析,逐步实现地理信息定期更新到动态监测的转变,适时发布全省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五)加强全省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建设。

  保证全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单位及公众提供综合服务,充分发挥国家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全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的整合,完善运行维护及管理机制,建立社会化服务机制。通过全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为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地震部门的地壳运动研究及地质灾害预防等提供数据服务,在全省范围内提供多种精度的实时定位服务,满足国土测绘、城市建设、地籍管理、灾害防治、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府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基于全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和湖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相应的增值服务功能,满足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及公共服务等需求。

  (六)进一步深化测绘地理信息的公共保障服务。

  公共保障服务是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宗旨。“十二五”期间,要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多种服务模式,切实解决需求快速增长与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一是依托“数字湖北”、数字城市的建设,着力转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方式。二是围绕“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和“两山”试验区区域发展重点,围绕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开展保障服务工作。继续为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偿、综合交通运输、水利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三是做好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服务。围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领域的突发事件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预案和保障服务工作机制,合理布局应急保障服务资源,规范应急工作流程,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紧密衔接,保证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服务看得到、用得上、有成效。四是围绕民生需求,丰富测绘地理信息公共产品类型,开展多样性公共地图服务,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产品向社会公众广泛服务。关注“三网”融合、3G技术的发展,为通信业务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产品。加大电子商务与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机融合,加大公众参与公共网络制图活动,让公共地理信息资源惠及人民群众。

  (七)大力提升现代基础测绘装备及设施水平。

  “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提升全省测绘技术装备水平,着力解决从空中到地面的地理信息获取快速化、处理智能化、管理流程化、服务网络化、应用社会化所需要的现代测绘装备问题,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基础测绘的生产效率和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效率。加强应急测绘装备和通信装备建设,形成快速及时、准确有力的保障服务能力。加大服务网络设施、现代测绘仪器检测场所、精密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测绘成果档案馆藏设施以及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的投入,提高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支撑与服务能力。

  (八)进一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

  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测绘地理信息人才、技术资源聚集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分工协作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特别是加强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一体化测图系统、数字影像自动分类识别、激光雷达和微波遥感、云计算、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现代精密工程测绘、真三维时空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先进测绘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改变传统的技术手段、作业流程和服务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保障服务能力。加强对物联网、智慧城市等与地理信息密切相关的现代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省、市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建设。以重点项目为带动,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前提下,建立省、市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管理、应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逐步完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等,推动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建设的统一性和标准化,促进地理信息共享和深化应用。

  (九)积极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的迫切需求,统筹规划地理信息产业优先发展方向,研究制定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财税、投资等政策措施。搭建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交流与公共服务平台,创造良好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全省技术、装备、人才、成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地理信息产业集群。加强地理信息共享的法规建设,规范地理信息共享行为。大力推进地理信息保密与共享领域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应用。完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使用许可制度和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体系,形成诚信为本的市场经营氛围。适度降低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对地理信息企业创建、发展与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科研资助,为创新型中小地理信息企业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选择在地理信息应用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好推广前景和社会影响力,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进行示范支持。强化地理信息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知名品牌。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地理信息产业领军人才。推进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制度建设,通过政府采购和项目支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地理信息开发与系统维护外包服务。加快培育自主创新的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产业集群,带动相关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到国际市场上承揽测绘地理信息业务。加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地理信息产业联盟的发展壮大。

  (十)加强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

  1?建立完善的测绘地理信息法规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基础测绘成果管理、公共服务地图管理、产品质量与价格管理、测绘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法规与政策体系建设。重点完成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服务、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地图保密安全监管等省级测绘法规、政策的制定和修订,促进与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有机衔接。完善对外提供测绘成果审批规定,简化审批流程。加强测绘外业安全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野外一线测绘人员的待遇。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测绘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全省基础测绘同步协调发展。

  2?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高效运行机制。进一步调整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组织结构,深化改革,理顺关系,强化统一监管。依法明确市、县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执法主体地位,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切实做到职责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加强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协同管理,形成各级管理部门目标明确、配合有力、上下联动、资源共建、数据共享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构建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科研、成果管理与服务、产品质量监督、教育培训等分工明确、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体系。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军队等的沟通协作,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融合发展。

  3?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统一监管的执法体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湖北省测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管理职能,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全省测绘地理信息的统一监管力度。建立监管检查制度,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质量分级、分类监管体制,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活动全过程的行为与质量监管。坚持发展与监管并重,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互联网地图市场健康发展。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市场整顿治理力度,包括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准入资格监管、测绘地理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基础测绘成果保密安全执法检查等。加强对全省测绘基准清理与规范,严格相对独立坐标系统建立的审批制度。加强地图市场和网络地图监管,强化国家版图意识。

  五、重点项目

  (一)“数字湖北”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

  “数字湖北”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动态高精度空间导航定位基准、基础测绘成果覆盖更新与建库、网络化公共服务模式和共享标准、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地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应用。

  1?测绘基准体系现代化。在国家高精度高程基准框架下,完善全省高程基准建设,布设与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相适应的高程控制网,同时利用空间定位技术和重力测量手段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并进行数据合成处理,进行高精度大地水准面精化。完成已有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建设省级测绘基准数据处理与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构建足够数量、均衡分布、兼容GPS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全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更新与维护。结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各部门的需求,全面完成省级和重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重点建立全省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包括影像数据库(含航空、卫星、地面实景影像、干涉雷达、激光雷达数据等)、控制点成果库(含大地控制点、影像控制点、空三成果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含DLG、DOM、DEM和基准数据等)、专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如政区境界、地名、水利、交通、电力等)、城市三维景观数据库、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目录及元数据库、地理编码数据库等。建立各个数据库之间的联动,保持数据的标准性、权威性和一致性;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定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地理信息数据产品。细化地理要素空间数据库建设,包括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核心要素内容的调整、对地理要素的扩充和分类分级体系细化等。

  3?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分布式、标准统一和多类型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构建适合网络化、一站式服务的政务版和公众版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搭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从提供数据到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制图印刷、网络地图发布、基于位置的地图服务等多种共享与应用方式。

  4?测绘专网建设。建立省与国家、市、县地理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网络,建设完备的安全管理措施、具有漏洞扫描、入侵检测、数据包过滤、防病毒、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主机监控等功能的涉密专网。

  5?应用示范系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现代通信手段和计算机技术,以全省各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为基础,集成相关专题信息,实施示范应用,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各类专题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集成服务,提高地理信息的应用水平,拓展地理信息的应用领域。重点加强应急处置、公安警用、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地理信息服务。

  (二)地理国情监测工程。

  结合全省地域情况,开展对重大地理国情的研究和普查,采用遥感、勘测及统计分析等综合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展动态监测,适时发布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分析报告,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全省湖泊和湿地、江汉平原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三峡库区、汉江水源地、神农架原始森林、地质灾害区域、各类开发区发展规模、重大工程建设造成环境变化的区域状况等重要地理信息。

  (三)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定期获取工程。

  通过实施全省范围遥感影像的快速更新覆盖,重点区域的高清晰遥感影像的快速获取,利用遥感影像快速处理系统对海量影像数据的适时处理,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建立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库,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更新所需的数据源,同时为全省各行业建设提供遥感影像服务。建设内容包括0?5米分辨率真彩色数字航空遥感影像更新覆盖全省一次;2?5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更新覆盖全省一次;小于0?5米分辨率真彩色数字航空遥感影像覆盖重点城镇。

  (四)基础地理信息覆盖和快速更新工程。

  实现国家标准化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对全省国土的全覆盖和快速更新,解决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战略性短缺”和“现势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市、州和部分县(市)开展城市规划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建设内容包括省级1∶1万数字线划地形图在2012年实现覆盖全省,2015年完成更新,经济发达地区和重要地区实现每年更新一次。县(市)级1∶2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要实现城市规划区、乡镇所在地5平方公里、行政村1平方公里覆盖并动态更新。

  (五)湖北省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工程。

  建立湖北省导航与位置服务中心及若干分中心,加强对全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统一建设与维护,同时开发相关的增值服务平台。建设内容包括服务中心及分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设备维护、全省参考站维护、网络通信维护、系统数据备份、用户设备配置服务等。同时利用全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GPS和GIS结合,开发建设网络用户终端在线定位服务系统,为不同导航定位精度需求和多类型移动终端的用户提供移动定位、动态连续的导航位置服务和信息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提供各种精度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底图、定位请求等地理位置服务;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包括紧急救助援助服务、地理位置社交服务、交通气象信息服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及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等。

  (六)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工程。

  开展公共地理信息数据的电子地图制图工程,实现多比例尺融合制图、多比例尺平滑动态连续显示和跨平台的无缝运行,实现全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标准性、统一性。完善湖北省地图网。编纂湖北省系列地图集、政府工作用图和遥感影像系列图集等,包括印刷版、电子版和网络版等公共地图服务工程建设。电子版图集实施定期更新,网络版图集通过网络发布,实现地理信息共享。围绕“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两区”发展重点,结合全省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以及产业带示范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信息化建设、防灾减灾、精细农业、旅游开发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继续开展基础地图测制、影像地图生产、区域地图编制、实用特色专题地图制作、网络图集的发布等服务。

  (七)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工程。

  1?信息化测绘科技研发。以加强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为重点,突破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建立信息化测绘科技创新体系。重点研究测绘基准关键技术、地理信息实时化获取关键技术、地理信息自动化处理关键技术、地理信息网格化管理关键技术。

  2?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在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加强湖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设。通过标准体系的建设,推进全省地理信息共享服务,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建设内容包括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管理规定、湖北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规范、电子地图编制规范、省级(1∶5000、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规范、基础地理信息省级数据库建设规范、测绘成果分发服务规范、三维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等。

  3?信息化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建设。通过现代化技术装备建设,初步实现地理信息快速获取、快速自动处理、质量自动检测、海量数据安全存储、服务快捷、业务协同管理等系统的技术装备配套,提升省级基础测绘(含应急测绘)的机动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内容包括现代动态差分GPS装备、高精密测量仪、数码摄影装备、无人机应急航摄装备、地面和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车载移动快速测量系统、影像快速处理系统、网格化自动测图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海量数据存储装备、异地备份设备、网络化管理设备、应急测绘车辆装备等。

  4?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安全工程建设。研究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存储、传输网络安全与保密运行的机制,按照涉密网的标准建设数据存储和传输性能优良、安全保密的网络与物理环境。建设内容包括物理环境建设、网络环境建设、监控系统建设、备份系统建设和身份认证系统建设等。二是测绘成果档案存储、分发服务以及异地备份设施建设。促进测绘成果资料、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促进测绘事业可持续发展,开展测绘成果档案信息化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测绘成果档案的数字化,存储、分发和异地备份等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设施建设。三是卫星定位接收机、电磁波测距基线检定场技术升级改造工程。利用现代测绘技术成果构建新的测绘仪器检定和测绘成果质量检验体系,形成中部地区权威的新型测绘仪器检定和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基地。

  (八)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围绕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省级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基地。建设内容包括省级测绘基准数据处理、分析和基于地理空间导航及位置服务中心;全省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数据库建设与管理智能化的综合生产基地;功能完备、设施齐全、存储安全、成果管理信息化和分发服务网络化的省级测绘成果档案馆;全省地理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社会化广泛应用的支撑与服务基地;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企业孵化基地;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培训、宣传、文化建设和科普基地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的研究。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法规和促进测绘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强化政策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尽快研究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与地理信息的需求,调整发展思路,增强政策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二)加强体制机制改革。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要加快解决测绘地理信息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建立有利于事业良性运转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生产要素的制约,创新保障服务的新思路,提出科学发展的新举措,完善产业快速发展的新途径,全面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我省测绘地理信息快速发展的“湖北模式”。

  (三)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

  市、县大比例尺基础测绘要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对基础测绘的稳定投入机制。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绩效评价制度,确保财政投入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适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服务领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探索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投入模式。

  (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培养一支由先进管理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骨干和生产技术骨干组成的高技能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队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和工程项目,加强全省测绘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人才评选、培养和储备的信息库,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五)加强测绘文化宣传。

  加强古地图的保护,深入挖掘地图的文化承载和传播作用,丰富地图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内涵,推动地图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立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成果馆和科普馆、数字湖北和数字城市建设创新论坛与网络交流平台等。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创作以测绘职工风貌、情感、意志、品质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突出测绘地理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和战略地位,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营造有利于测绘地理信息和谐发展的氛围。

  七、规划实施

  (一)建立规划、计划与年度预算衔接机制。

  按照测绘地理信息运行管理和提升保障服务水平的要求,结合湖北的实际,不断加强法规政策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现代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体系、基础测绘产品与公共服务地图产品体系、测绘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体系、现代测绘装备建设体系、人才队伍培养体系、测绘科技创新体系、地理信息公共标准体系等现代测绘体系的研究和规划,并推动建设。统筹和明确各项规划目标及其实施指标、投资需求、年度实施计划、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与投入额度等事项,形成规划项目实施表。完善工程规划项目表与年度计划、项目预算编制等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规划实施机制。

  按照《基础测绘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完善省、市、县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分级负责的规划实施机制,分解目标任务。省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完成省级基础测绘规划与实施管理,市、县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通过市、县测绘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完成地方基础测绘规划与实施管理。按照规划发展目标要求,省、市、县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分别确定年度计划实施方案。省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与政策协调,加强指导和督促落实。

  (三)进一步做好规划评估。

  探索建立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规划的评估机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及效果的评估,提高规划实施的科学性。

泰伯网
泰伯网
泰伯网

  名词解释

  基础测绘:是指建立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航天遥感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既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也包括测绘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专业应用,还包括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新兴技术及其应用。

  信息化测绘体系:是测绘业务手段现代化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实现测绘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强调地理信息获取、处理、服务过程和手段的信息化。按照业务流程划分,信息化测绘体系可以包括实时化的地理信息获取体系、自动化的地理信息处理体系、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

  地理空间框架:是指地理信息数据及其采集、加工、交换、服务所涉及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设施、机制和人力资源的总称,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目录和交换体系、数据分发与应用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和组织运行技术支撑体系等构成。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指依托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在线方式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和空间定位、分析的基本需求,具备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是实现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服务功能的数据、软件及其支撑环境的总称。

  一网、一库、一平台、一张图:是指统一的全球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网、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统一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地理国情监测:是重要的基本国情,包括国土疆域面积、地理区域划分、地形地貌特征、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生产力空间布局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体现。监测地理国情就是要对地理方面的国情进行动态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并及时发布地理国情监测报告。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是由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含天线)、计算机、气象设备、通讯设备及电源设备、观测墩等构成的观测系统。它长期连续跟踪观测卫星信号,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定时、实时或按数据中心的要求将观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它可独立或组网提供实时、快速或事后的数据服务。

  多源、多尺度、多分辨率、多时态:多源是指地理空间数据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包括卫星影像数据、正射航空影像数据、矢量地形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获取的手段可以是测量、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多尺度是指多级比例尺,一般针对矢量数据,随着数据综合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是从底层大比例尺数据,随不同观察范围的确定,自动进行数据详细程度的综合,以达到清晰的视觉效果。多分辨率是指栅格数据尤其是影像数据的多种分辨率,大致包括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亮度分辨率和时态分辨率。多时态是指地理空间数据随时间而变化,是动态和不断更新的,因此多时态地理空间数据不仅包括了反映现状的数据,同时也包括历史数据。

  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ic):是现有地形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全面地描述地表目标。一般日常所使用的地形图就是指数字线划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经扫描处理的数字化航空像片,经逐像元进行投影差改正、镶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集。它是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图像,具有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监测、环境评价等领域。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在某一投影平面(如高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高程(Z)的数据集。DEM的格网间隔应与其高程精度相适配,并形成有规则的格网系列。根据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类型。为完整反映地表形态,还可增加离散高程点数据。由于DEM描述的是地面高程信息,它在测绘、水文、气象、地貌、地质、土壤、工程建设、通讯、气象、军事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始于2000年,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卫星定位与通讯系统,是除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分为两代。第一代是区域系统,包括4颗卫星,已经发挥效用;第二代是全球系统,35颗星,正在建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中心站和用户终端等3部分构成。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全球地心坐标系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其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