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西部测图工程通过验收 填补我国基本图空白

8月24日上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的两项国家级重大测绘工程之一——西部测图工程通过了验收,而另一项工程——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已在此前的8月11日顺利通过验收。

  8月24日上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的两项国家级重大测绘工程之一——西部测图工程通过了验收,而另一项工程——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已在此前的8月11日顺利通过验收。中外40多家媒体的记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安排下今天下午前往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进行了实地采访。

泰伯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领导们首先为记者们介绍了相关情况,图为情况介绍会现场。

  在今天的集体采访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国家基础地理中心副主任王东华分别介绍了西部测图工程和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的各方面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介绍,由于中国前几十年装备水平、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国西部,包括青藏高原、南疆沙漠、横断山脉等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在内的约20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陆地国土一直没有实施1:5万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量。我国的基本图一直存在着20%的空白区域。而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虽然是在2006年初步建成,但是这个数据库因为缺少了整个西部20%陆地面积,所以这个数据库也不是一个覆盖整个陆地面积的数据库。

  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国家新一轮援藏、援疆计划的实施,西部地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安定和谐等方面对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已有的西部地区地形图资料和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与各方面旺盛的需求已经不相适应。

  在此背景下,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西部测图工程、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两个国家级重大测绘工程。经过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五年时间的共同努力,这两个工程都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西部测图工程的完成,填补了我国西部20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基本图测绘的空白。

  宋超智副局长说,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数字化形式的1:5万地形图、影像、地面高程等信息,也是覆盖全国比例尺最大、精度最高、信息最丰富的实测地图数据。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在关键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开拓构建了适应新一代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技术体系,建立了成套的更新技术方法与工艺流程,形成了规模化数据库更新生产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宋超智表示,这两项工程的建设成果已经在国家信息化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三江源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在参观工作机房时,科院人员现场演示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记者从计算机的屏幕上看到,整个三江源地区的植被覆盖度、生物量等生态情况及种种数据,以不同色块、线条形象地展示出来,非常直观、清晰。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信息系统是两大工程的具体运用成果,整个信息系统已经用于三江源地区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采访之后,记者们还参观了位于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大楼内的中国测绘科技馆。该馆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通过文字、图片、道具、模型、实物等形式和声、光、电、三维立体演示、互动触摸体验等手段,向公众系统展示了中国测绘的历史、测绘科技的进步、地图文化的博大、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