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刷新城市“大脑”系统 建设大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药,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智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建设全新的城市“大脑”系统,即通过信息产品的应用建立智慧系统,大量的智慧系统构建成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药,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智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建设全新的城市“大脑”系统,即通过信息产品的应用建立智慧系统,大量的智慧系统构建成智慧城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以大智慧统领城市发展,每个城市都要为之作出回答。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当今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期,2008年,全球城市化率超过50%,预计到2020年全球城市化率可上升到60%。未来五年约有5亿人涌入各地城市,全球将新增数以百计的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世界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新时代。

  一、城市走向大智慧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正面临新的挑战:人口膨胀过快,大量农村劳工涌向城市;交通拥挤不堪,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最为头痛的难题;环境污染严重,全球8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城市;资源消耗过度,城市消耗了全球75%的资源和能源;安全隐患明显,各类事故不断发生;社会治安不稳,城市管理难度加大等等。各种“城市病”与时剧增,社会矛盾日益突出,集中考验着城市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正是为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药。从传统城市走向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首先,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智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化将是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城市提升的新引擎。同时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的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产品、智慧技术、智慧设备等可形成城市整体智慧产业链,由此带动智慧产业的加快发展。

  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座百万人口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化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达到三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实现四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将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二、智慧城市大系统

  智慧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信息化发展至今已有三个阶段,即从E化到U化再到I化。第一阶段E化,即计算机阶段,由于计算机的出现,通过将信息转化为数据成为计算资源,由计算机进行计算处理,使其成为有用的信息。第二阶段U化,即互联网阶段,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可以在网络中互联互通,通过通信传输,将分散的信息转化为集成的信息,根据需求对集成的信息进行生产加工,从而形成信息产品。第三阶段是I化,即物联网阶段,由于物联网的出现,使物体与物体在网络中互联互通,通过信息产品的应用建立智慧系统,使物体具有“智慧”,变得“聪明”起来,大量的智慧系统构建成智慧城市,这就是智慧城市的大系统。

  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建设全新的城市“大脑”系统,其大系统是个整体解决方案,具有三大基本特征:透彻的感知,广泛的互联,深入的智能。

  1.感知化即E化。

  智慧化首先要感知信息。信息是物体的表现形式,信息与物体融为一体,任何物体上的信息都是能够感知的。总体上说,通过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及流程,对任何信息进行快速获取和系统分析,就可以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也可以进行长期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感知信息的重要手段,最典型的感知技术有三种:一是传感技术,传感器品种繁多,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感知信息;二是无线射频技术,RFID已成为识别各种物体的电子标签;三是智能芯片技术,智能芯片已嵌入数以亿计的各类设备之中,其他的感知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监控摄像技术、移动手持设备、激光扫描器等,都是很好的感知手段。

  2.互联化即U化。

  孤立的信息系统和单一的物体其作用皆有限,而系统集成起来则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信息与信息,物体与物体的互联能够造就新的价值,而且互联的量越大,互联的面越广,创造的价值也越大。在互联的基础上要实现互通,信息的互通、物体的互通更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互通的频率越高,互通的强度越大,创造的价值也越大。通过互联互通形成同类最佳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

  互联互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宽带的通信网络,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信息及数据连接起来,进行交互和多方共享,从而更好地对环境和业务进行实时监控,从全局出发,实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使工作和任务通过多方协作得以圆满完成。

  3.智能化即I化。

  智能化的本质是从系统的全局出发,围绕系统目标,使整体中的各个角色以创新的方法做出更大、更有效的贡献,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先进作用,促进系统的互动,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彼此施加正面影响,从而达到智慧运行的最佳方案。

  三、建设大智慧城市

  建设大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要从智慧基础设施抓起,组织各方力量强有力地有序推进智慧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作,使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下一轮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心应该是智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海量数据库、新一代信息网络和云计算平台等的建设。

  海量数据库实现城市信息资源的大集中,是建设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在“数据为王”的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加快培育信息资源市场,推动各类系统信息资源的集中、交换、共享和利用,成为建设智慧城市最核心的战略资源。

  新一代信息网络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通信,基于智能化的优质网络十分关键,必须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的泛在化信息网络,重点建设全球物联网,新一代3G移动宽带网,下一代新型互联网,推动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的“三网”融合,以保障智慧城市的高效、畅通、安全运作。

  云计算平台是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运作平台。云计算代表全球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是一种新型计算资源的生产、交换、销售和计费模式,已成为计算能力的生产中心。云计算是集约化信息运作平台,可防止信息系统重复建设,为大量分散的用户端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应用服务。

  智慧城市包含大量智慧应用系统,几乎可以覆盖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最常用的、最有效的主要有十大领域: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汽车、智慧医院、智慧学校、智慧农庄、智慧企业、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金融等的智能化应用。

  智慧城市向市民敞开神奇的大门:发个手机短信,可为家中的花浇水;婴儿戴腕表,可防人贩偷走;通过手机可以看到您家小孩在幼儿园玩耍娱乐;看站牌色彩就知路堵不堵,下班车何时来;3G汽车不再仅作代步,而是集办公、娱乐一体化;农贸市场中每块肉都有标签,让您吃放心肉;通过监控器,病人在家让医生先了解血压、心跳、脉搏等情况;智慧厨房可以进行食品索源,教您如何做菜,为您配好菜单;在家中与您远在海外的亲朋同桌共进晚餐;一根轻便光纤用于住宅,就能方便防入侵保安全……

  建设智慧城市大有可为,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芬兰、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都在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中国许多大城市也在规划和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城市已经走在前头。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以大智慧统领城市发展,每个城市都要为之做出回答。(钱志新)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