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证券机构举办卫星导航行业投资策略会

6月2日,在由东北证券主办的“中国卫星导航行业投资策略会”上,与会专家、行业分析师以及相关上市公司高管均对中国卫星导航行业的发展和前景充满信心。

  随着“北斗”系列卫星相继发射升空,国内卫星导航业也面临较大的发展机会,6月2日,在由东北证券主办的“中国卫星导航行业投资策略会”上,与会专家、行业分析师以及相关上市公司高管均对中国卫星导航行业的发展和前景充满信心。具有北斗关键元器件自主研发能力、能提供整体行业解决方案的相关公司将受益于行业发展。

  市场规模大

  2011年4月我国第8颗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北斗二代“3+3”基本系统已经组建成功,而2012年底前我国还将发射约8颗卫星并建成区域系统,这意味着我国北斗二代系统的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催化了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未来各类型的行业应用均将对北斗产品提出大量市场需求。东北证券分析师梅剑锋认为,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元。

  在“十二五”规划中,卫星导航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相关部门针对行业应用发展也制定了卫星导航产业的具体推进措施和目标。迄今为止包括交通运输部和农业部在内的8个部委和6个地方政府出台了强制或鼓励发展卫星导航/北斗系统的“十二五”规划细则。

  交通运输部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推进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安全、船舶航行、交通基础设施监测监控、公路运输和公众出行等领域的民用化应用建设。交通运输部规定从2012年起“两客一危”(长途客车、客运包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车辆必须安装卫星定位装置。2010年国内公路危化品车辆、大型客车以及其他类型的专用货车、普通货车、中小型客车,规模则达1133万辆。通过提供GPS兼容系统,北斗有望快速提高渗透率,最终在技术与价格上与GPS形成竞争态势。

  服务将成未来重心

  基于卫星导航终端发展的服务产业将是未来该行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一位上市公司人士认为,如果2020年整个市场的份额达到4000亿元,那么其中3000亿元可能全部来自于服务业。该人士表示,卫星导航业具有强大的产业渗透性,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可以起到非常强大的倍增器功能。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对于卫星导航的需求已经快速渗透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如林业、渔业、交通运输业、减灾救灾、气象、水利等,卫星导航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容量。

  农林部渔业局的“十二五”规划细则指出要为90%以上渔船配备必要的安全通信、避碰设备,各地政府提供70%-90%的补贴采购北斗接收机。2010年全国海洋大中型捕捞渔船数量为9.08万艘,对应北斗接收机市场规模约11.8亿元。国家民政局减灾委规划投入上百亿元建设可容纳50万减灾人员的“北斗减灾信息系统”。西藏自治区卫星导航产业化示范工程预计2011年区内形成2万个用户的系统规模,新疆地区也正在部署综合北斗卫星、海事卫星、GPS、电信公网、专用通信网络等多系统解决方案。

  此外,基于北斗系统通信的气象站、水文站也得到相关气象、水利部门的大力推广。而随着北斗系统建设提速和高精度定位终端产品研制,北斗定位测绘的精度、功能可取代GPS。北斗卫星定位还能应用在高原、沙漠、海洋作业,以及规划设计、交通勘测和矿山、石油、地质、海岛礁等工程与勘探定位测量,同时在国家制图、疆界定位、地壳运动监测(网络)、地震带区域站网监测、三峡库区地形地质变化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梅剑锋认为,可以关注具有北斗关键元器件自主研发能力、掌握定位核心算法、具有多技术融合能力、能提供整体行业解决方案的企业。

  以北斗星通(002151)为例,公司目前已开发一款通用型北斗基带芯片,已研制的芯片将加工成板卡对外销售,目前已有板卡试产。

  欧比特(300053)是国内最具实力的星载嵌入式系统供应商,直接受益于北斗二代加速组网。而中海达(300177)则在高精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产品系列、海洋产品系列、GIS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工程四大应用方向均处于优势地位。(陈光)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