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GMIC2011分论坛:LBS在中国商业模式探索

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2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下午举行了“LBS在中国商业模式的探索”高层对话沙龙。

  4月27日消息,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今天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大会下午,举行了“LBS在中国商业模式的探索”高层对话沙龙,以下为实录:  

泰伯网

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LBS分论坛现场(3sNews 配图)

  李宪贵: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嘉宾,他们才是今天的专家。嘀咕网创办人李松博士,大众点评网的产品&运营副总裁姜跃平先生,XS2TheWorldCEO&创始人SanderMunsterman先生,K.aiCEO穆荣先生,高德软件郄建军先生,GyPSii创办人JeffLin先生。

  我们听一下专家们怎么定义LBS。

  李松:其实LBS这个名词已经出来好久了。我想大家大概讲这个东西可能有两个品类,一个是以社会关系,以位置社交以及签到为中心的类型。另外一个品类就是以地理位置为中心的信息平台,在美国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YELP。我们嘀咕网主要是前面一种。嘀咕网是以位置为中心的社交应用。

  姜跃平:李总总结的类型非常好,我总结的稍微有一点区别,更加细分了一点。有一类是社交类的,第二类是偏娱乐类的,如果一个游戏结合了这些特点,我认为它也是。第三类就是围绕着本地生活信息,以及为着本地生活,提供相关的生活服务,我们叫做本地生活服务。

  郄建军:我们是做地图的。说到位置服务,因为时间非常长了,以前的定义不一样,核心第一是找到你的位置,位置找到以后,周边的人和周边的事物是核心三要素。现在大众了解LBS是LBS+SNS开始,位置服务变成位置签到服务了。其实位置服务本身已经有很杀手级的应用,比如说导航位置服务的一种。还有一类是地图应用。位置服务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只是说现在大家最关注的是位置签到服务。

  李宪贵:请问在欧洲或者美国谈到LBS有什么不同的形式?

  SanderMunsterman:我看到很多关于LBS方面很有趣的东西,包括移动的商务、LBA等等。我们都看到了这样的一些有趣的特征。事实上我们认为这种活跃的程度非常高,这对我们的业态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如果我们大家要支持LBS的服务,绝对是可以变得比现在更大规模的,他们现在正在不断地成长。还包括Facebook这种地点的服务,都是利用了这样一个特征,在美国和欧洲都出现了这样的一些应用的趋势。所以说,我觉得也许在这之后我们还会出现其他的一些社区。他们的联系会非常的紧密,会有一些特定的参与者加入到其中。

  李宪贵:刚刚提到一个词叫LBA,可以解释一下吗?

  SanderMunsterman:LBA是以位置为基础的广告服务。广告现在很多要基于用户所在的位置,这样才更有针对性。这样的话,我们的移动设备能知道我们在哪里,可以给我们针对性的广告。比如说我到某个地方喝咖啡,他就可以告诉我在这个地方喝第二杯咖啡免费。这样的话,他去采购这个服务的动机比离得比较远的人就可能大得多。这是市场现在正在发展的一个方向趋势,就是广告的定点性和位置性。

  李宪贵:请国内的专家也分享一下,当你看我们中国的市场,会有什么的不同?

  李松:我先讲一下我为做嘀咕网,因为在我看来如果你看互联网的发展是经过了几波。从商家的角度来讲,大概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门户网站,它服务的广告商是做品牌类的,在上面买展示性的广告。第二个阶段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主要服务是一些中小企业,它不是以打品牌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销售产品,所以就买关键词。这些公司大多数卖产品是跨地区的。第三波又来了Facebook这样的公司,也是主要服务中小企业,但是因为有实名制,使得中小企业有目标性的推送广告。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地方广告商或者商家一直没有真正地受益互联网,这就是本地化的商家。如果我是开一家本地的餐馆,我去搜索引擎买关键词对我来说不合算。原因是我的服务一定要你到我的店铺这边才可以享受到。如我买关键词的话,买全国性的可能不合算。这些所谓本地化的商家,我觉得是经济里面占非常大的比重,而这些人恰恰没有被服务。这就是我为什么想做跟位置有关系的社交应用。

  至于说中国跟国外的差别,第一个差别,我们手机的平台花样非常多。因为在中国,智能手机只有15%,85%是功能手机。主要有三家芯片提供商。功能手机在中国占了85%,智能手机15%。智能手机里面60%是诺基亚的塞班平台。而在美国主要是三个平台,iPhone、Android、黑梅。在中国要做服务,如果跨越所有的平台,得建立比较大的技术团队,得花很多的钱,我个人认为做这个生意不准备3000万美金不可能做成。这个生意还有一个特点,你要跟消费者和当地的商家,人力资源成本非常高。做这个领域我不太认为是第一次创业的人做。

  姜跃平:李总讲的观念跟我们过去八年中一直努力的是完全一致的。确实互联网对本地商家帮助得非常少。但是不是所有本地商家都没有得到互联网的服务,大众点评网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的本地商家服务了。很幸运的是从去年开始又冒出两个新的模式,手机上的应用给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另外就是团购模式。这两个模式也是给本地商家做有效营销做非常新的补充模式。这使我们这个团队信心未来几年我们能够给本地商户提供非常全面的在线营销解决方案。另外,我补充一点,我们刚才在讲的是商户端,用户端也是一样。最近大家应该注意到,他们更关心的是用户签到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们能够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这也跟我们的理念完全一致。我相信两位做LBS的同行也肯定在做类似的思考。

  JeffLin:大家上午好!我们在中国有三个产品。国外和中国的产品有哪些不同,我完全同意。在我们公司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刚才说到的我在哪里,第二个服务就是我周边有什么,第三步你需要签到才能拿到,还是需要做一系列的动作,团购的打折也好,还是个人的优惠。我觉得这真正能够让本地的商户和他忠诚的用户连在一起。我觉得LBS服务,中国跟国外的最大区别,中国很多用户是很实在的,他希望做这件事情得到回报,而不是说只为了拿到一个徽章。所以我觉得最重要还是把本地商户和用户联系在一起。

  穆荣:我们自己对LBS的看法,把LBS可以分为几类,一个是工具类,比如说导航、大众点评。包括像本地的优惠券也是可以当做工具类。现在K.ai、嘀咕网还是偏社交类比较多。还有一类娱乐类的。目前第一大类还是工具类的。工具类里面还有一个机会,我们做位置服务,大家都认为位置是一个新维度,在地点上可以做很多的重整。一个人到国家会议中心,周围的一些信息,我们希望能够用算法呈现出来。另外,我们做线下的营销,给用户提供优惠的大众点评网已经非常厉害了。我觉得两者之间有结合。中国的无线互联网领域有两元性特征,都市白领进出无线互联网已经开始多了。但是更大的群体还是收入不那么高,蓝领、大学生群体。他们也是目前做LBS设计需要考虑的地方。

  郄建军:说到本地商家,我们做手机地图的,我的梦想是什么,每个商店,现在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兴趣点,我希望变成兴趣站,就是在图上开一个店,变成一个在线的店,就像淘宝一样,所有的个人商户都在上面开店,淘宝相当于提供一个中间平台,但是每个用户是跟每个淘宝店直接沟通的。如果地图直接达到这样的效果是最好。可以提供详细的信息,有什么菜,有什么特点,菜的照片他都自己提供。另外,他可以卖它的折扣券。还有团购都是中间团购网站做,如果在上面开店以后,他可以卖团购券。如果说2点到4点之间来我饭店我就便宜,团购的价格,但是如果在黄金时间来就是8折、9折,或者没有折。商店就可以利用地图直接营销他的商品。对于用户来说也是,我逛店先逛图。我觉得说不定迎来一个逛图时代。比如说我们去一个大的商场,假如说去燕莎,我希望在地图上看一下几层楼有哪些品牌,有什么折扣,看清楚之后再去。这对用户来说也非常有价值,因为能够看到详细的信息。所以一个地图就变成一个很好的媒体,最终用户跟店家直接的交流。甚至可以通过微博进行沟通。到那天的话,它的营销效果,我觉得不比团购差。因为团购是通过中介的,这个基本上店家和用户直接沟通了,甚至在线上付费,线下消费,这在图上开店以后,这事儿更容易做了。我认为本地商家服务可以做的事儿可以更多,最终不看广告看疗效。

  李宪贵:据我了解LBS基于移动位置提供服务在国内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国外应该存在更久了。为什么最近才火起来?

  李松: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智能手机的兴起。因为做本地商家服务,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终端的便利性和直观性。以前如果你提供信息跟地理位置有关系,你一个人出现在这里的时候,我把信息推送给你的时候,他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垃圾信息。因为你是没有通过我的允许的情况下把这个东西推过来了。他通过一些小的游戏机制,比如说抢底盘,或者给你一个勋章,吸引你主动地自愿地把你的位置告诉了商家,这个信息对当地化的商家再给你展示信息的时候,就提供了一个非常正当的理由。

  但是,我想讲的是,刚才我同行也提到了比如说团购的信息。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用LBS服务团购现在还不成熟,你想象是很好的,但是有一个瓶颈要解决,就是人们必须先要用手机支付。团购网站最主要的是运营商收钱,反过来再给当地商家。否则的话,你按效果付钱,在结帐的时候,你没有办法跟踪到底有多少潜在需求在我这里。现在中国很大的问题,第一中国的3G还没有普及,网速太慢,人们心理上不太愿意用手机付钱。比如我现在付钱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事情老是不发生,我很怀疑我的支付到底有没有完成。

  再加上终端用户体验不太好。在没有实现的情况下,不幸的是,你现在很难做以交易为基础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收入模式。

  所以,导致了只能够用广告的模式。我想这也是大众点评网做了七八年这么辛苦,现在大规模做团购的模式,因为团购的模式可执行性很高,以交易为导向。所以,将来商业模式上,恐怕要所有同行动脑筋。我们现在也没有完全想出来什么办法,我们团队的人整天都是头脑风暴。我经常也在想也许躺在法国的海岸上看着沙滩上的美女生活更好一些,不要再来头脑风暴了。但是创业是上瘾的,接受挑战也是快乐一部分。

  SanderMunsterman:他刚才介绍的很多东西我都是赞同的。为什么LBS现在增长非常快?有很多原因。首先智能手机的普及,还有相关的应用程序,在市场营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创意,公司和创业家都要有更多的创意。在欧洲,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创新。AR这一块发展非常快,我们自己也在做工具的开发。这样他们用他们的手机一照就可以知道哪些地方是他们想去的酒店,他们就用手机上的摄像头就能够起到地图的作用,可以用摄像头起到导航的作用,了解自己的位置。

  我们也希望能够让这些创业家参与到这个发展趋势中来。这一块的发展是蛮有意思的。刚才说到有一些具体的时间段和一些细碎的地点。这些都提供了很多的机遇。比如说在一些国家假日的时候,就需要有这样的一些专门的服务,这也需要创业家能够参与进来,还要提高他们服务的质量。另外,支付方面确实有一些限制,有一个瓶颈。

  昨天我也跟有些同事进行了交流,我觉得欧洲的一个不同就在于,在欧洲和美国我们都有iPhone做支付,非常的简单。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是很好的应用,很好的发展。移动支付非常简单,他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些移动设备支付购买东西。另外,诺基亚、Android这些平台上,他们的支付便利性还没有这么好。当然,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拿信用卡付款,非常焦急地等待付款确认,这成为发展的瓶颈。

  JeffLin:李总刚才说的有一点我很同意。在国外LBS虽然炒得这么热,第一季度美国真正用过LBS的人不足1%。我觉得作为一个发家的LBS的美国才这么少。随着3G基础建设更好,资费更加让平民接受的程度,我觉得是LBS真正起来的时候。

  李宪贵:你觉得还有几年?

  JeffLin:我90年的时候就讨论过,我说两年我就挣很多的钱。已经11年以后了,我在做这个事情。所以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中国跟国外有一个最大的区别,这边的人的密集性比国外高。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要起来,速度要快,肯定在中国最快。

  李松:我刚才强调复杂性,但是肯定心里面还是感觉有点谱的。我们最近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一个月之前我们跟麦当劳做了一个推广活动。他们在广东的四大城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个地方,他们有300家麦当劳店,他们发一种特优的麦乐卡,会员优惠年卡,通过嘀咕网帮助他们发行。你要拿到会员卡必须要至少有三次的签到。对麦当劳的好处是开新店的时候,就让潜在用户到新店发现在这个城市里面哪里有新店。我们4个月有60万的签到。200万的客户端如果分散到广东四个城市应该不是很多的,但是我们有60万的签到。

  这个卡的激活率是78%,就是在那儿签到以后,就问你要不要麦乐卡,如果接受的话,就卖给你一个条码,你就可以拿这个东西领卡。这个激活率是78%,连麦当劳都很惊讶。现在有30多家大品牌都跟我们合作,尝试。虽然我们也开始尝试这个模式。但是我的意思是说,除非你用手机支付这个问题解决了,将来只能够做广告的模式,而不是按照结果、效果付费的模式。最理想的模式是你到店做了某一个动作以后,按照这个收钱,因为这样对商家是风险最低的。如果按照广告收钱,比较吃力,但是理论上还是可以做的。所以,我希望中国手机付费的问题早一点解决。

  姜跃平:今天有很多话题,我跟李总特别有交汇点。李总刚才分享了在广东做的一个活动。大众点评上月在上海跟多家商户也在做类似的活动,数据基本上跟李总讲的情况差不多,几十万的参与。刚才李总有一个数据说艾瑞客户端200万用户已经最多了,我估计艾瑞的数据还是有一定的空间,我们现在有将近600万的大众点评客户端,有将近600万的用户。相比较而言,我们也完全同意签到的参与绝对人数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做。另外,刚才李总提到广告不是最理想的模式,最好是按效果、按购买。这没错。可是大家想一下,我们还有不同的角度,谷歌和百度靠的是什么?现在为止国内外互联网最赚钱的模式还是广告。大家想象一下场景,原来我们去很多小店,你买一个冰激淋在卡上打一个格,打满了,他再给你一个冰激淋。现在假如说这跟手机用户联系起来,这时候这种推广广告就不再是纯粹宣传的广告,而确实是跟销售结合在一起的广告。我们的团队也在不断地探索,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找到更加精准,更加个性化的推广方法。

  李宪贵:最后一个问题,每一位嘉宾轮流分享一下,你们怎么看LBS这个话题?我自己作为一个资本方面的人,我们最近确实有一些大的企业主动找我们寻找一些LBS方面的目标。从你们业内的专家来说,之前的SNS、电子商务是很火的领域。LBS会不会是下个领域?

  JeffLin:我觉得LBS领域有很大的前景。因为位置这个东西是大家离不开的,你走到哪儿你的位置在哪里,跟周边有什么东西有很大的关系。我个人看LBS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但同样现在很多的尝试,包括我们自己也在做这样的尝试,哪种模式最好,最终有发言权的还是用户。时间是需要累积的,我个人看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包括我自己是一个大众点评网的用户,因为它对我有用,我就一直用它。我们所有的业内公司都能够达到做成一个细化的大众化的服务,每个人都用它的时候就可以了。

  郄建军:LBS范围定义可以很宽泛,导航地图、SNS、拍照,包括寻找孩子等等,非常多。大家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种应用。我目前最看好的是手机地图。为什么这样说?他们刚才提到用户数是200万、600万,我们一年多一点,是1500万用户。每个用150万用户上线。我们也没有做什么宣传。可见地图是一个非常刚性的需求。在地图本身上面如果光是做简单的定位,找一个路,那么后续的商务模式很难说有什么样。我们现在有一个概念是做活地图,在静态的数据基础上加很多动态的东西,比如说动态交通、折扣券、甚至是各地新闻。这样的话,可以整合很多的东西,就变成了一个生活地图。这里面就可以产生出新的商务模式,用户也觉得有用。它活了,最好是一站式服务。很多生活服务,不管打折券到哪儿找,这些分类应用已经很多了,但是我觉得一个地图就可以包罗万象,让一个用户在一个地图里面就能够完成刚才说的几乎所有的事情。用户的体验可能是非常完整的一站式的闭环体验。比如说我要去商场可能要看商场的情况,路上要导航,停车位的情况,买完之后,记录一下今天花了多少钱,然后再拍照上传跟网友共享,积分可以换礼品。所以我个人还是看好手机地图。谢谢!

  穆荣:我觉得LBS会有非常大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比如说现在用iPhone和Android手机拍照,浏览器作为基础,手机本身会提供一个位置。2009年的时候Android的前十个应用里面有8个跟位置有关。新浪微博开始有自己的位置,人人也有自己的位置,普遍开始标配化了。浏览器和现在的手机上,将来这些带位置服务的功能出来之后,会极大地改变生态。原来相当一部分本地商户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这部分的需求会被释放出来。另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我们现在做的基于位置的应用,包括娱乐的应用包括搜索可以根据位置做得更深,比如说场景、情景搜索。我觉得从我们LBS的角度来讲,内在的有两个内功,一个是后台算法帮助你过滤掉那些对你不合适,把新的维度重整之后,把最合适的结果给你。另外是线下的能力,如何和线下的商家,可能未必是一个饭店,这个将来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SanderMunsterman:如果大家在互联网业工作,会发现一条就是在于经常记住一条,就是要成为以人为驱动的这样一个本质,而不是以技术为驱动的,这才是互联网的本质。技术允许我们做很到事情,比如说以地点为基础的位置服务,在欧洲这方面做得有点慢。可能在其他的地区做得更快一些,现在我们的社交功能变得非常的扁平。我们现在有很多的社交管道都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现在也在想其他技术方面的可能性的东西。比如说我听到有人在说以地点为基础的服务和本地的商业结合得非常好。它可以把人的位置推送出来。我们相应地改柯易得到很多当地服务回馈。所以说技术应该说是现在往前面不断地走。然后给我们越来越多的识别的技术,给我们更多的认知。我们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环境可以做这个事情,也有越来越多的信息做这个事情。这样的结合,长期来看,将会给我们的LBS服务做成一种可以不断做大的行动。

  姜跃平:首先谢谢台下所有人坚持了这么久。LBS像任何的服务一样,我们想它要成功,刚才几位嘉宾也都提到有几个要素,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智能手机,然后就是内容。基础设施很简单,现在点评的很多用户都抱怨,说大众点评的定位不准,搞了半天原来不是我们的软件不准,而是我们的信号就不准,GPS还OK,一到了AGPS就根本不准。所以我们有巨大的空间,包括流量和3G网络。做图片的那种,没有3G网络,体验根本不好。我们特别看重个性化的推荐,精准的细分,对于商家的信息、用户的信息各种信息精准的细分,这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内容为王,刚才嘉宾也提到为什么用大众点评,是因为大众点评的内容好,起码在餐饮、休闲娱乐,很多信息方面还有本地的优惠方面,大众点评提供了独特的最好的内容。所以我们相比其他的LBS同行来说,可能这一点我们比较幸运一点,过去这些年的艰苦积累,现在形成了一定的好的条件。在展望未来的前景,我想给用户能够提供更加及时,更加准确,更加丰富的围绕生活服务的内容,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同时给本地商户提供全面的,结合我们传统的优惠券和搜索推广,结合了手机上的保持跟忠诚顾客之间的互动和亲密关系,这是我们以后要继续做好的事情。

  李松:我刚才说我们客户端下载200万就后悔了。因为我知道马上会进入选美竞赛,大众点评网涨到了600万,又有涨到1500万。所以我先不谈有多少客户端,我想这个领域发展得很快,很多新的技术出来,有点眼花心乱。手机客户端的软件还是一个新生力量,加东西可能会影响性能。这里面有一个取舍的问题。所以你恐怕要把精力放在某一点上找出路子来。在嘀咕网,我的嘀咕网谈对很多人,包括我的合伙人总经理,还有产品总监、技术总监,原来都是在互联网出来的,原来是在腾讯网的,有运营1亿用户以上的经验。我们把精力还是放在怎么围绕地理位置建立社交网络上花比较大的精力。至于说商业模式,我自己认为,作为一个创业企业最好是想出一个商业模式,简单直接,而不是说你要依赖于五六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因为你依赖于五六种商业模式的话,就会使执行变得非常的复杂。表面上看,东边不亮西边亮,但实际上会很难管理。对我来讲,我希望能够找到某一点上,做到极致,商业模式找到一个单纯的商业模式,能够机械化地执行。这是我们的理想。当然像AR这样的新技术我们也是跟得比较紧的。总而言之,不管我们有200万客户端,还是同时又1500万,不管怎么样,我们需要整个产业一起走出这条道路来。我对LBS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还是回到我一开始讲的话,我觉得本地的商家目前为止没有被很好地被服务到。所以我认为这个需求是自然的需求,我们做不出来,我们的同事也会做出来。

  李宪贵: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开放精彩的分享!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