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
5月21-22日 北京
大会公布多个论坛及活动议程
邀你一起  探索未来

搜索中心

青岛: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 支持水下通信核心技术研究

分享至

4月30日,《青岛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海洋发展、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大数据等部门应当支持开展智能超算和大数据协同创新,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推动海洋渔业、海洋文化旅游、港口航运等领域开放智慧应用场景,推进智慧海洋产业化和海洋产业智慧化;支持水下通信与导航、多功能跨域网关等通信核心技术研究,发展深海遥控机器人、水下滑翔机、自主式潜航器等海洋电子信息装备,提升感知探测、数据传输、处理应用等领域信息化水平,构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链。

天津:加速推动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

分享至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天津市构建“大消费”格局行动方案》。《方案》提出,促进升级类商品消费。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比亚迪具身智能领域最大单笔投资落地,超亿元瞄准帕西尼触觉技术

分享至

日前,触觉感知与人形机器人企业帕西尼感知科技(PaXini Tech)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超亿元战略投资。其6D霍尔阵列式触觉传感技术被重点看好,在推动具身智能快速落地与多场景智能应用有无限潜力。这是比亚迪本年度抛出的首笔重磅股权投资,也是截至目前,比亚迪在具身智能领域完成的最大单笔投资。

情报670万,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协作服务公开招标

分享至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虚拟仿真及空间智能技术研发商「朗境创新」获日出安盛资本投资

分享至

近日,日出安盛资本完成对北京朗境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境创新”)B轮投资,本次投资将为企业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朗境创新成立于2020年,由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图形与交互技术实验室、北京市虚拟仿真与可视化工程研究中心及智能平行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共同孵化。公司专注研发纯国产自主的AI原生三维空间智能仿真引擎,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完全自主研发3D模拟仿真引擎及工具集的硬科技企业。

华为牵手11家汽车品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营销透明、技术先行

分享至

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方今日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倡议中,一共有11家汽车品牌的高管署名,11家汽车品牌分别为广汽、上汽、江汽、奥迪、东风猛士、岚图、深蓝汽车、北汽、阿维塔、赛力斯、奇瑞汽车等。

比亚迪拟投入智能化技术1000亿元

分享至

4月23日消息,2025上海国际车展期间,比亚迪方面称,未来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据悉,今日比亚迪旗下品牌仰望基于U8车系推出了第二款SUV,即U8L。据介绍,该车型搭载比亚迪易四方和云辇-P两大技术。

英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ve在日本设立测试和开发中心

分享至

英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ve当地时间4月22日宣布,在日本横滨设立测试和开发中心,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声明称,该中心将利用日本城市环境的真实数据,强化Wayve的基础模型,增强其全球适应能力。Wayve表示,新中心将支持东京及周边地区的测试和开发,深化与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并加快产品准备工作。Wayve近期宣布计划与日产合作,目前正与其他国际汽车集团洽谈。

轻舟智航与立讯精密围绕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一体技术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分享至

4月21日,轻舟智航(QCraft)宣布与立讯精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一体技术展开深度合作,围绕客户及用户价值创造,共同高效打造具有高安全性、高性价比、高稳定性的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推动安全的智能辅助驾驶产品规模化量产普及。

地信企业龙软科技:新增认定景超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分享至

龙软科技4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张鹏鹏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的职务。辞去前述职务后,张鹏鹏先生将担任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龙软时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集中负责研发相关工作。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研发管理体系,加强研发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研发团队整体实力,确保技术升级和研发目标的实现,基于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经公司管理层研究,新增认定景超先生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海南高速与阿波罗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分享至

4月15日,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与阿波罗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海南省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方案》和海南自贸港“一岛两岸三融合”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共同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谋求共赢。

字节跳动最新思考模型技术细节公开,将于4月17日开放接口供用户体验

分享至

4月14日,字节跳动最新思考模型Seed-Thinking-v1.5技术细节公开,将于4月17日通过火山引擎开放接口供用户体验。据介绍,该模型在数学、编程、科学推理等专业领域及创意写作等通用任务中表现突出,同时,模型采用MoE架构,总参数200B,激活参数为20B,具备显著的推理成本优势,单位推理成本相比DeepSeek R1降低50%。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

分享至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1日00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9次飞行。

日产:下一代ProPILOT智驾技术将于2027年财年推出

分享至

4月10日消息,日产当地时间今日宣布,其将于2027财年起为量产车型配备下一代ProPILOT智驾技术。日产的新一代ProPILOT智驾将结合英国自动驾驶AI初创企业Wayve提供的Wayve AI Driver软件和日产自有的“道路实况感知”技术,并由激光雷达提供精确数据支持。

高效能低成本 我国新型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技术发布

分享至

我国科研团队开发的新型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技术4月9日正式发布。此项技术可大幅减少SAR三维成像所需的数据采集量,同时提升成像精度,将为遥感测绘、灾害监测等提供有力支撑。据介绍,SAR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受天气和光照因素影响,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优势。然而,此前国内外采用的SAR三维成像技术体制主要依赖孔径扩展以获得第三维信息,导致数据采集周期过长,或观测通道多、硬件系统复杂等,严重制约了SAR三维成像的应用和推广。

申威睿思与长江空间签署合作协议, “AI+空间技术” 构筑工程数智化基座

分享至

近日,申威睿思与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以下简称“空间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工程信息化、能源智慧化领域展开深度协同,通过人工智能+空间信息技术,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基于双方技术优势互补,空间公司将依托数字孪生、遥感测绘以及智慧监测等工程技术积淀,融合申威睿思“数据解析-知识沉淀-智能决策”三位一体的“知识数据大脑”智能中枢,共建“AI+空间信息”技术基座。双方将聚焦水利、电力等领域的数智化转型,重点突破气象分析、水文测报、发电调度与决策、电厂经济运行等复杂场景应用,通过整合气象数值预报、水文测报数据与电网调度信息等,构建“水情预测-水库调度-发电计划-流域经济调度”全链条模型,打造智慧水调电调一体化系统,助力实现水电数智化融合。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合作

分享至

长城汽车4月8日公告,公司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人形机器人技术、四足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本体软硬件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及智能空间等业务领域。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