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围绕“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发展,共推出16条措施支持企业发展。
针对AI PC、AI手机、AI眼镜、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建设中试平台、智能产品柔性生产线,对符合条件的中试平台及柔性产线建设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支持制造业企业应用具身智能大模型、5G等技术,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等设备,全面提升智能工厂的具身智能装备密度、提高工厂数据驱动和智能决策能力,形成人机协同新范式,建设具身智能工厂,对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平台机构,联合大模型企业、信息软件企业,围绕行业全流程优化和关键环节突破,开发部署具有引领作用的行业大模型,实现真实场景验证并面向产业链中小企业推广,对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模型算力成本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企业数量超4700家。据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达30.6%,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