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陈俊勇:我国今后十年重大测绘项目的思考

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如期在宁召开,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测绘局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陈俊勇在会上发言。

  2010年11月9日,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如期召开。会上,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测绘局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陈俊勇做了报告:

泰伯网

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测绘局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陈俊勇(3sNews 摄)

  各位同行、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做的报告题目是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重大项目的回顾和展望。

  先来回顾一下十一五的重大测绘项目,公开的项目一共是四项,一个是中国西部一比五万地形图空白区的测图。第二个是中国一比五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更新,第三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试点,第四是重要地理信息测绘。西部测图一比五万地形图,我国西部还有2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分布在青藏高原等地区,行政区划分别属于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这些地方大概是一比十万图,更小的是有的,但是五万图没有,由于气侯、环境、交通等条件之外还有测绘技术装备水平的限制,至今没有五万的图。

  我们西部一比五万地形图测图大概要做六项,一是数字正射影象、地标覆盖数据、地形图、影像图、晕渲图等等。西部测图当中采用的主体技术是六项,其中三个是比较新的,POS辅助的航空摄影测图技术,大范围稀少控制影像测图技术、合成孔径雷达测图技术,内外业影像综合判调技术、集成化的数据库建库技术、全数字桌面制图出版一体化技术,在这五年里面前面三项的创新是比较大的。细的我就不讲了,因为时间有限。第二个是中国一比五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更新,我们一比五万图有,也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但是有的比较落,有的可能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了,所以我们在今年完成我国80%陆地面积一比五万数据库的更新,大概更新的范围就是这些。这些最后都变成一比五万了,一比五万数据库更新的主要成果主要是三个方面,我今天只说两个方面,一个是全要素地形建模,原来我们采用的数据层是14层,要素类是100个,更新以后扩展到数据层是34层,要素类到353个。第二方面将以往分两套储存的地名数据与地形数据是分开储存的,现在是一体化的,形成了全要素的地形数据库。第三方面是全要素地形数据库与1米或者2.5米反变率正社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构成我国新的一比五万数据库。

  全区域的变化测定,一个是利用航空航天遥感资料,制作更新图的1米到2.5米的影象地图,进行现势性检测和变化测定。第二个收集勘界成果,一个是国界还有一个是省界,我们都用车载的GPS道路才具数据,一比一万的数据等现势资料,用于分析确定基础地理要素空间及不可见属性的变化。一个是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些是不可见的,然后进行更新。对现势性不足的而且地物变化较大的地区,要采用新的基础手段进行局部的更新。

  第二个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一个是现势性,地形物质分布的温和度,采用最新影像和其他现势资料,开展野外湿地变化补测,提高更新数据与现实空间分布的温和程度。第二是地形地物数据内部的逻辑一致性的研究。根据基础地理数据模型对图形、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定与要求,建立数据逻辑一致性的监察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三个重点今天李局长也说了,十一五主要是数字城市的试点,我们从2006年开始启动数字城市的试点,由国务院授权,国家测绘局对数据城市进行试点工作,已经有100多个城市进入试点,它主要的内容就是下面两句话,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权威的唯一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这个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立地理信息的公共平台,一个是要权威,还有一个是要唯一,因为在城市里有各个部门,比如交通、公安等等各种部门都有自己的涉及到地理信息的平台,我们要建设一个基础,它是权威的唯一的提供大家对城市地理信息的公共平台,然后给各个专业部门去使用。这个是本次试点的重要工作,就是统一各个试点城市的基础平台,一般我们对市的主要的领导,比如常务副市长来担任数字城市空间框架建立的试点组长。通过这三个方面,一个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系列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第二个是发展先进使用的城市地理信息获取和更新技术;第三是规范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管理和服务。

  进展是这样的,2006年国家测绘局开始组织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试点,试点城市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已经建成了。这个就是进展的图片,右边就是我们的试点城市,其中通过国家验收的,到去年底为止,太原、嘉兴、齐齐哈尔等,已经通过省级验收的有西安、惠州、平顶山等。等待验收的我就不说了。

  第四个重要地理信息的测绘一共是六个大项,一个是珠峰测量,二是长城测量,第三是名山测量,第四是便捷测量,第五是极地测绘,第六是应急测绘。这个图是在珠峰地区的地面测量,珠峰测量的技术进展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珠峰峰顶冰雪层厚度的测量,我们经常测珠峰高,西方的学者说你珠峰是雪面高,可能下面有1000米的雪呢?因此我们一定要测出他的冰雪层到底有多厚,我们在1975年用人工使劲的往下插,一直到冰都插不下去了,当时测的是0.92米,实际上这个并不是特别的科学。这次我们用的是比较科学的方式,用雷达来测量。第二个是全部重力场的精华,珠峰的高是正常高,但是对外发布一定要是海拔高,你知道珠峰地区是缺乏重力资料的,因此通过珠峰地区的全部重力场的精华是一个比较好的科学研究工作。第三个是GPS测量精度技术提高的测试。第四个是提高经典大地测量测珠峰高度。最后测出来雪面大概有3.5米深。第二个是长城的长度测量,万里长城到底多长呢?中国没有统一测量过,所以我们下决心测量。1987年长城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但是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技术方案度长城的长度进行测量,人家问你长城到底多长呢?我们说不清楚,而且长城是各个年代都有补建、修建、复建的,所以我们迫切需要长城的基础地理信息。我们这次测明长城,根据考古学家的权威意见,你看明长城是弯曲的,测出来的是8851.8公里。还有一个是名山高程测量。我国名山在历史上大部分没有进行过科学的高程测定工作。随着地壳运动,山高也会变化,因此要定期进行高程测量。这个图是三清山是1819.9米。这个是峨嵋山金顶3079.3米,还有华山的南峰高是2154.9米。

  第四个是边界测量,边界测量每过几年一定要复测一次,地形的变化,迁移、耕作等等种种原因,当然还有政治原因。边境测量我们五年时间里完成了十条勘界。

  第五个是极地测绘。我们在西南极乔治王岛地区、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格罗夫山地区做了很多极地测绘图。

  第六个是应急测绘,对突发地区进行及时可靠的测绘保障,这个是评估、处置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前提调整,是应急智慧机构科学决策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和技术支撑。应急测绘的任务我们定为第一提供灾区真实、直观、实时、准确、多维的定位和图像。第二个是提供灾情检测、灾情评估、救灾行动、灾后重建等方面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第三个是为救灾减灾作出正确决策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救援行动提供权威的、及时的、可量测的、基础地理信息。这个图是北川2008年5月14日,下面这个是地震前的北川,这个是地震后的北川。这个是图是玉树震前和震后的对比。这个图是曲舟泥石流前和泥石流后的对比。

  下面我讲今后十年重大测绘项目,一个是中国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第二个是中国大地基准现代化,第三个是数字中国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设。高分辨率例题测图卫星,只有建立了我国长期、稳定、连续运行具有自主产权的高分辨绿地体测图卫星,我们才能自主地、不依赖任何外国数据源进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我国自主信息保障能力和独立获取全球空间信息的能力。我们不谈军事的,只谈民用的航天遥感影的数据源一定要建立。这个是资源三号卫星,他运行的参数是510公里,和太阳同步轨道,60天重复一次,我们主要是制作一比五万地形图,因为我们镜头的分辨率还是不够,因为外国不会把高分辨率的摄像镜头卖给我们。资源三号发射了以后,我们对后续研制有了一定的思考,一般的能够正常运行的我们预计是两年,当然好一点的话两、三年也可以。假如说之后你需要更新,资源三号的后续性就要求很高了。第二个在二万五比一万的卫星测图的立项我们要进行研制。最近印度的分辨率可以达到一万,比美国的还要高。还有一个是雷达卫星X波段单极化双天线干涉雷达卫星的研制。至于重力卫星我们暂时放在后面,现在也有这个想法。

  第二个,是中国平面基准的现代化的任务。最近三年因为救灾,所以资金审批有困难。中国平面基准现代化的任务一个是制定我们过程一级的CORS规范、标准,第二个明确国家民用的CORS系统的主管部门和职责。第三个是建设600个国家级CORS向全国各行各业提供服务。这个是图。

  高程基准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加密一等水准,取消二等水准。最后一次做全国性的一等水准是12万公里,以后不做了,以后用大地水准面同卫星定位来替代它。第二个任务是推算我国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现在的分辨率从30公里提高到10公里,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提高到两分、一分。这个我们准备在十三五来做,十二五一个是经费的问题,还有一个是CORS站建立的还不够,要等我们水准做完,之后在结合大地水准面和CORS站,使高程基准彻底的现代化。

  所以我们大地基准现代化大概是600多个CORS站,6000多个卫星控制网点,27400多个国家一等水准网点,和厘米级国家大地水准面。

  最后谈一谈数字中国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系统的建设,十一五是试点,十二五就是要做这个工作了。总体目标是建成大中城市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更新机制,提供现势、及时的地理信息服务,我们就不提服务型了,我们就提现势和及时就可以了;实现国家、省和市三击地理基础信息的互联互通。数字城市基础底细信息系统的构成分别是大力基准动态服务平台;卫星导航定位综合服务平台、遥感影像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地理信息和地图网络服务平台、集成应用服务平台。

  网络分,第一个是内网,也就是机密的,各级政府应急救灾,也可以军用。外网也是不公开的,但是一般的政府部门和专业部门都可以用。还有一个是互联网,就是公众可以用的。

  下面我讲一下天地图,公众的一站式门户网络我介绍一下,二维与三维地理信息浏览。坐标现实与测量大概是30米到100米左右的精度。信息的标注,用户也可以自己标注上面去。还有提供地名的搜索定位功能,还有资源连接。各种测绘成果的目录与元素数据服务网站、动态统计地图服务网站等等。

  这个是天地图的矢量数据浏览,影像数据的浏览、三维数据的浏览、用户信息的标注,这个是国家测绘局的大楼。

  我介绍完了,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有成,谢谢大家。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李维森:提升能力,服务民生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