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李德仁院士:可引入遥感监测技术保障南水北调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仍需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遥感等新的监测技术,构建保障南水北调安全的水质监控系统。“李德仁院士表示。

泰伯网

  (文/3sNews高级编辑 龙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仍需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遥感等新的监测技术,构建保障南水北调安全的水质监控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12月12日“中国‧丹江口水都论坛”上演讲时说道。

        会上,李德仁院士发表了题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演讲,主要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量、水质、移民、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阐述。

  面对众多水电站协调不力,给中线工程调度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的难题,李德仁院士建议要建立降低南水北调水量风险的保障机制。他说,首先要增强中线工程调度的水利部门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建立年可调水量的定期评估机制;其次要建立水源区跨省水规划协调机构,协调各地区的用水规划,在合理发展的同时,保证中线工程有水可调;三要构建中线工程调度的多流域气象预报预警与会商机制;四要建立水源区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优化流域内整体调度过程;最后还要建立消落区监测系统,减少调水过程中伴生的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

  他认为,近2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较好,水土流失呈现逐步减轻趋势,面源污染也呈下降的趋势,但仍需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遥感等新的监测技术,构建保障南水北调安全的水质监控系统。具体做法是本着从丹江口水库流域生态水质监测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生态水质监测的发展方向,既考虑近期,又考虑长远,既要突破条块分割,又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使方案科学合理而具有创新性的思路,成立丹江口水库流域生态水质监测综合信息管理服务中心。

  李德仁院士还针对南水北调移民的民生问题提出了建议: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移民政策法规及机构体系、建立移民合理有效保障制度、建立文化扶持,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推进移民后续规划工作,实现库区长治久安等方面着手解决现阶段移民征迁问题。

  李德仁院士说,随着丹江口大坝加高,库容增大,淹没范围增加,也带来了基础设施淹没、耕地面积减少、消落区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他建议,必须要建立国家级生态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夯实跨越式发展基础打“调水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特色路” ;建立招商引资暨对口支援新体制举“创新旗” ;妥善安置库区移民安“推进器”;扩大库区对外影响力铸“闪光点”。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