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国务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发布;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7-10星成功发射;长三角绿色发展示范区规划发布:发展“北斗+”等新产业
《示范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暂行办法》出台。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测绘地理信息一体化成果发布;华为回应获得问界商标:和车企一起造好车没变化;上汽两公司获全国首批无驾驶人路测牌照
“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在论坛现场正式揭牌。
形成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建成百亿级北斗空间信息数字产业园区。
北斗长三角基地等21个重点项目投资近235亿;国星宇航与亚太导航签约180颗卫星设计研制交付;腾讯发布轻高精地图
10亿元及以上项目8个,项目最大投资额超60亿元。
到2035年,示范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6.6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66.54万亩。
自然资源部陆地卫星遥感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国资百企合作联盟平台启用;腾讯云与深城交以2.2亿联合中标深圳市智慧宝安交通项目
自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以来,飞燕航空遥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燕遥感”)仅在长三角地区便凭借多台自持先进设备与自研AIMS航摄仪承担了超1万平方公里且优于3厘米的航摄与三维实景模型制作。
该项目的完成,打破了卫星定位服务地域壁垒,实现了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卫星定位基准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到2030年前,整体率先实现碳达峰并稳步下降,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若干举措》提出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手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预算金额为1186.49万元。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本次集中签约的 30 个项目既有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特色产业项目,又有人工智能、5G 应用、量子科技、区块链等未来产业项目。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平台(项目)建设。
合肥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形成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3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500亿元左右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全产业链总规模力争达1000亿元。
自然资源部: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长三角协同推动超导产业布局;阿里、理想、寒武纪发布财报
打通超导技术从研究、开发到应用、转化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