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通9日正式对外发布了高精度定位服务产品,包括厘米级定位服务(TruePoint.CM)及分米级定位服务(TruePoint.DM)。该服务由北斗星通旗下平台型定位数据服务公司真点科技提供,目前已实现全国31个省份覆盖,未来还将逐步覆盖欧洲、北美等地区。 本次发布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了“云芯一体”的解决方案,即通过云芯算法模型的底层协同设计、融合调优及云芯协同差分改正数增强,将大幅度提升用户终端在复杂场景下的高精度定位性能和可用性。 未来,北斗星通以“云+芯”为基础构建的“位置数字底座”将广泛服务于测量测绘、无人机、精准农业、自动驾驶等生产、生活领域。
据华为中国公众号消息,2023年10月,在IMT-2020推进组的组织下,华为首家完成了5G蜂窝低功耗高精度定位的关键技术验证,包括基于5G UL-TDOA的控制面定位架构验证,以及在LOS/NLOS场景下,实现了普通5G手机终端和低功耗高精度定位终端的亚米级精度定位。
10月26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向中海达(300177.SZ)提问,“贵公司走的高精度地图无人驾驶技术是不是被淘汰了?”公司表示,公司的智能驾驶车载端软硬件产品有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4G/5G+GNSS)天线、高精度定位单元、惯性测量单元、地图定位传感器(IPM)、融合定位算法服务等。目前公司智能驾驶车载端软硬件产品技术可支持IMU+视觉/IMU+GNSS的多种融合技术方案,满足高精度地图技术路线或纯视觉技术路线的智能驾驶方案。
近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在2023年的服贸会上首次亮相。这项创新技术可以解决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精确定位难题,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超高层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是一种文具盒大小的蓝色设备,可以接收从已知位置的卫星发来的信号,并利用高精度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精准的位置坐标。这种设备可以摆脱传统测量仪器的限制,不受层高、环境、抖动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实现千米超高层建筑的高程测距精度达到十五万分之一,以及将600米高建筑的平面误差缩小到2毫米。该技术已经在世界超高层办公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建造中得到应用,实现了“600米高度、2毫米”的定位精度。目前,这种“中国智造”已经走出国门,展示了中国在卫星技术和建筑施工领域的创新能力。
8月14日消息,小米Redmi官方继续对K60至尊版手机预热,正式宣布率先支持国产PPP(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北斗高精度定位。据官方介绍,PPP北斗高精度定位采用3颗北斗第三代专用卫星,与CAICT中国信通院合作实现更全区域覆盖,据称“定位能力大幅提升”。
泰伯网讯,7月27日,据大有时空公众号消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以下简称“台网中心”)与国汽大有时空科技(安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有时空”)高精度定位服务与智慧应急实验室正式揭牌。台网中心副主任张锐、大有时空总裁韩建新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台网中心与大有时空在高精度定位服务和智慧应急方面的深度合作迈出重要一步,将为地震监测、应急管理和北斗应用等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