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周三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面向未来,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政策导向是一以贯之的。周海兵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高标准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加强服务保障,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7月7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发布,我国陆续实施的一系列国家标准有效助力民用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标准支撑。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从去年6月起陆续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民用无人机研制相关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实施一年多来,有效降低了民用无人机研制、测试及生产成本,增强了民用无人机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34505:2025《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正式发布。新发布的《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国际标准主要规定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明确测试场景暴露率、复杂度、危险度等评价指标的判定要求,并定义了测试用例生成的一般性方法及其必要特征。
据市场监管总局,《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用户终端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用户终端信息接口 第1部分:用户管理模块接口》《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用户终端信息接口 第2部分:通用数据接口》等系列国家标准是北斗三号“短报文”领域制定发布的首批国家标准,标准实施一年以来,对我国北斗“短报文”通信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北斗“短报文”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独有的双向通信技术,允许用户在没有地面网络覆盖的地区通过卫星发送和接收短消息。该技术融合定位与通信能力,单次可传输最多1000个汉字(北斗三号标准),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远洋渔业等领域。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北斗“短报文”系列国家标准实施力度,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2日,据百度智能云消息,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8)归口管理,百度智能云牵头推进的四项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近日正式获批立项,涵盖智能体(Agent)、模型即服务(MaaS)、检索增强生成(RAG)、以及道路交通大模型等前沿领域。
近日,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国际地理信息人工智能标准《地理信息 人工智能样本标记语言第1部分:概念模型》(Geographic information- Training data markup languag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Part 1:Conceptual model)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标准编号为ISO 19178-1:2025 。在地理信息领域,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进展迅速,研究成果已开始应用于遥感影像处理、空间数据挖掘分析、自动驾驶和高精地图制图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基础大模型等技术与地理信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地理信息分析与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7月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北京市发布96项地方标准,69项为首次制定,27项为修订标准。其中,《自动驾驶地图数据交换及服务接口规范》填补了国内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服务共享标准空白。《规范》规定了自动驾驶地图数据交换的基本要求、数据交换及服务主体和模式、数据交换要求。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国内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服务共享标准空白,助力构建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标准体系,实现不同图商、车企、用户间数据高效共享。
6月27日,在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广东飞行派科技有限公司朱雀标准版eVTOL全球首次亮相。该机型以600公里超长航程突破技术边界。据了解,目前,飞行派科技已形成覆盖不同应用场景的三重产品矩阵:150公里航程朱雀Mini、600公里航程朱雀标准版、1200公里航程朱雀Plus。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将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包括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牵头编制的《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液体运载火箭》标准,通过了中国宇航学会标准审查会审查,预计今年年底颁布实施,标志着该标准成为国内首个针对航天运载火箭碳足迹核算的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液体运载火箭》标准规定了液体运载火箭产品碳足迹评价统一的基本规则和要求,不仅明确了液体运载火箭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功能单位、系统边界、产品阶段范围等关键要素,还涵盖了数据收集方法、质量要求、碳足迹计算等技术内容,可为液体运载火箭的绿色制造提供科学指导。
5月28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小鹏MONA M03 Max版车型上市发布会上表示,算力是检验智能辅助驾驶能力的第一标准。“算力小,跑不动大模型;模型小,用不好大数据。高算力为智能辅助驾驶筑牢高效决策基石,实时处理复杂路况,降低视觉感知延迟与误判,带来更安全、更高效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何小鹏说。据悉,小鹏MONA M03 Max是同级唯一搭载双OrinX芯片车型,最高算力508Tops。
近日,全国首个元宇宙国家标准《元宇宙参考架构》批准发布,首次将“元宇宙”从概念转化为可落地的信息系统标准,为我国数字产业建设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系统性、规范性的实施指南。该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新之航传媒科技集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中国头部科技企业历时2年联合研发制定。
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北斗系统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并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目前,尼日利亚、突尼斯、塞内加尔等30多个非洲国家已建设北斗CORS站。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共计五个方面23条内容。其中包括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
4月25日消息,美国交通部宣布放宽对美国厂商研发制造自动驾驶汽车的部分安全要求,以加快部署自动驾驶汽车,提高竞争力。依据新规,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仅用于研究、展示和其他非商业目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可申请跳过某些安全规定;自动驾驶汽车今后要想上路,无需再遵循部分先前针对人类驾驶员的联邦安全要求,如安装后视镜等;对于涉及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如果不太严重,财产损失报告的门槛将提高;等等。另外,交通部计划制定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全国性规章,以取代各州“各自为政”的局面。
4月10日消息,工信部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唯一产品识别码》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规定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唯一产品识别码的编码规则、登记备案、产品外包装标识、机体表面标识、存储与安全、广播与报送的相关要求。文件适用于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的产品管理。
4月8日,工信部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提出,优化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统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通用、关键技术、产品服务、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标准制定,助力突破一批面向融合应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产品。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进5G—A、低空信息基础设施、6G、量子保密通信等标准研究。
4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其中包括:加强未来产业标准建设。开展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先进计算、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标准研究。
近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披露,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30%股权正式挂牌转让。项目详情显示,转让方为安徽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其为中国电信集团旗下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此次股权转让标的为安徽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底价为307.18万元,信息披露期至2025年4月24日。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安徽慧制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合肥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20%)三家企业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50%、30%、20%。
3月26日消息,由上海市测绘院主编的《智能驾驶道路基础框架数据标准》,经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2469-2025,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