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发布会召开,大湾区(东莞)人工智能联盟(下称“联盟”)在东莞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华为、OPPO、vivo三大科技巨头领衔18家重量级单位完成签约,首批成员覆盖通信运营商、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龙头企业。根据规划,东莞力争到2027年可调度使用智能算力规模10000P以上,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引进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
3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打造低空交通运输示范城市。加快完善全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省级综合飞行服务站和广州、深圳、珠海3个A类飞行服务站,推进通用机场和无人机起降点建设。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探索发展大湾区跨境低空飞行服务。聚焦城市(群)高端物流配送需求,发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加快无人机在交通疏导、应急指挥调度、养护巡查、路政巡查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1月21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低空快线正式开通。该低空快线是临时航线,也被称为大湾区低空“过年专线”,由广东飞易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南航通航、东部通航等多家航司共同发起。据悉,上述“过年专线”已开通深圳至汕尾,珠海至茂名、阳江、中山,东莞至江门,江门至恩平,恩平至肇庆的往返航线,单程耗时约20至35分钟不等。此次“过年专线”选用了H153、贝尔407、贝尔505等机型,单人单程的票价有3999元、2999元、1999元几个档次。
近日,在深圳市通用航空协会主办的低空经济产业交流系列活动上,大湾区低空经济投资基金正式设立,规模达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超10个省(市)设立了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拟设立的基金总规模约千亿元。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2024年11月11日,珠海曾宣布组建低空经济基金群,目标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15亿元;2024年7月5日,广州百亿低空产业创投基金正式发布,由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与广州产投旗下产投资本、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共同发起设立。
12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眼镜+智能穿戴产业联盟”举行了成立仪式。该联盟由粤港澳大湾区内多家眼镜与智能穿戴产业的相关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发起,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式,推动区域内眼镜与智能穿戴产业的协同发展。
12月27日消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今日上午在广州南沙共同签署《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试点互认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四地将合作构建异地互认的资格体系、异地开放的道路体系、异地协同的监管体系,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小马智行、如祺出行、酷哇科技、萝卜快跑成为首批互认合作试点企业。
香港新一份施政报告宣布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今日(12日)以组长身份召开工作组的首次会议。会议上,工作组讨论了香港低空经济的整体发展策略和工作计划。有关工作方向如下:1、特区政府会与业界及伙伴机构合作,明年年初起陆续推行“监管沙盒”试点项目。预计首阶段会以无人机载货为主,并放宽“超视距飞行”,逐步扩大和丰富低空飞行的应用范围。2、特区政府会参考内地及其他地区的法例和标准,充分考虑目前需要和长远发展,更新现行民航相关法例,包括研究适用于较大型无人机(即25公斤以上的无人机)的监管制度,目标是在明年上半年提交香港特区立法会审议。3、特区政府会就低空基础建设展开技术研究及规划,包括起降场、通信网络、航路网络、低空监察和管理系统等。4、加强与内地对接,促进大湾区内的跨境低空飞行活动。
11月8日,国雄资本董事长姚尚坤透露,国雄资本于去年在深圳南山区科技园成功设立第二总部,该总部的主要职能是投资于粤港澳地区多语种大模型的训练及其产业化项目。深圳在原创算法开发及应用能力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预计未来港澳与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将实现进一步的深化。姚尚坤称,将投资AI语言模型等项目,将这些项目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相信2028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出现市值千亿的AI巨头。
在国家航天局、科学技术部相关部门指导下,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联同国星宇航研发的“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24日由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搭载,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成功发射进入太空轨道,标志着首颗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资助支持的卫星诞生。 “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是香港首颗由港中大直接参与设计、研发及数据接收的对地监测卫星,将会聚焦探测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一带的环境及地理资讯。这颗卫星作为港中大卫星星座首发实验星,是国际首颗人工智能(AI)大模型科学卫星,可服务于香港、大湾区其他地区乃至全球灾害回应、智慧城市、碳中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加快香港新质生产力发展。
9月23日,“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在港举行。论坛上,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政商学界人士围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发展低空经济等议题深入探讨。活动由香港政团民主建港协进联盟、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资讯科技行业委员会和智慧城市联盟共同主办。论坛期间,主办单位向特区政府提交《以新质生产力构建湾区智慧城市群》政策倡议书,“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正式成立。
据御风未来官微9月19日消息,近日,御风未来完成超2亿元人民币Pre-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山国资委下属企业中山创投领投,上海市金山区携手彬复资本参投,航发基金、沂景资本、宝顶创投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老股东容亿本轮持续加码。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公司下一阶段eVTOL产品的研发、测试、适航审定等进程,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和环杭州湾长三角地区的研发制造中心建设、应用场景探索等事宜。
9月9日,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期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财政司签署《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以促进内地与澳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9月4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研讨会(广州)举办,会上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理事长杨西将称,从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临空经济发展融合和辐射半径来看,大湾区逐步发展形成了两条“低空经济交叉带”:一条是以香港、澳门和深圳为核心的生产性金融服务带;一条是以广州、珠海和佛山为核心的生产制造业服务带。在带链联合、纵深拓展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延展性的“低空经济圈”。
据“佛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30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与北斗航天卫星应用科技集团(下称“北斗航天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大湾区北斗时空大数据中心暨产业合作基地项目建设。据了解,北斗航天集团及其联合体拟投资不少于100亿元,在佛山南海建设大湾区北斗时空大数据中心、时空大数据产业合作基地、北斗高精度服务平台、非机动车辆监管平台、低空飞行运营平台与航天科技馆等项目内容。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暨第二届中国算力网大会31日在广东韶关举行。会上,中国算力网粤港澳大湾区算力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据悉,该平台目前已成功接入鹏城云脑、广州超算、华南数谷智算中心等多家算力资源节点,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算力应用服务。
1月23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王伟中说,支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家居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技术,要抢抓风口机遇,发挥广东省算力设施、产业规模、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等优势,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开辟新赛道、抢占制高点,努力赢得未来。
12月18日,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携手共建的琶洲算谷·沙溪智算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在海珠区中国电信广州云计算数据中心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服务大模型的智算中心在现场揭牌启动。据悉,智算中心搭载了华为最新一代高端算力芯片昇腾910。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高红潮表示,在算力芯片昇腾910的支持下,智算中心集智算与通算一体,建成算力100P,计划两年内扩展到3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