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WGDC25)在北京正式开幕。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发表题为《时空智能赋能数字世界新范式》的特邀演讲,并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等嘉宾共话时空智能未来。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作特邀演讲
陈金培演讲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作特邀演讲
千寻天生是一家为“机器人”而生的公司,希望能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提供能力,并不直接服务于自然人。在陈金培看来,汽车是装了轮子的机器人,飞机是装了翅膀的机器人,其他场景里应用的智能设备,统称为机器人。
2019年9月,千寻位置在全国四个机场做了“时空智能,共创数字中国”广告
2019年9月,我们第一次做了线下的广告,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个中国科技人流最集中的国际机场,提出“时空智能”。那一年,也是千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提出时空智能。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演讲
时空智能最大的想象力,不仅停留在“万里之遥”的高空卫星中,更应该在天下万物互联的数字世界和烟火生活里。千寻位置首次贯通时空智能基础能力全链路并形成星地一体、云芯一体、软硬一体的“三体”技术能力,建设遍布全球的时空智能基础设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空智能芯片、可独立部署的昆仑镜时空智能操作系统,目前已经为全球23亿智能设备提供服务,服务于ABCDEFG(自动驾驶、共享两轮车、智能手机、低空经济、安全监测、农业、地理信息)等多个领域,助力北斗规模化应用,为人类更美好生活持续创新探索。
低空经济:基于长周期积累的卫星原始观测数据,自研电离层AI模型训练,能在太阳黑子活动期,准确预测电离层变化趋势。自研大气推理模型,并基于北斗卫星观测数据和微气象数据,精准预测未来一小时降雨,保障各类低空飞行器安全飞行。
智能巡检:通过部署千寻视觉大模型、驰观云端大模型、驰观边缘端模型,实现全交通场景多目标边缘端联合实时识别,准确率、召回率优于90%。
具身机器人:发布时空智能三体套件,融合北斗时空智能基础能力、视觉系统、惯性导航系统以及超宽带(UWB)等技术,以及基于数字孪生的环境感知和地图先验信息,为机器人感知、规划与决策提供技术底座。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演讲
圆桌对话
现场对谈摘录如下:
陈金培:几个方面,为什么我们会说时空智能?最早大家讲定位PNT(定位、导航与授时),所有技术要摆到产业里,摆到经济社会发展里。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社会每一次进步都跟人类对时间、空间的认知能力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举个例子,最早只是看天上星星判别方位的时候,人类活动范围是非常小的,有了指南针以后才有大航海、全球化,有了卫星导航以后,所有人去到任何地方都不再害怕,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人类所获得的这些能力导致的生产力变化,在机器发展的过程里也必然要具备。
为什么我们没有讲空间智能而是讲时空智能,因为时间这个维度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无法感知到毫秒、纳秒,但是在机器里,纳秒和毫秒是普遍化的存在。
圆桌对话嘉宾(从左至右):泰伯网创办人刘玉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千寻位置CEO陈金培,维智科技创始人陶闯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