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科技部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共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专题。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今日(17日)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自2012年起,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持续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议题,开展全球及洲际尺度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和评估。

2022年是开展年度报告工作的第11年,本年度报告共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专题。报告显示,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夏季9月份呈现明显波动下降趋势。2002—2021年间,缩减范围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占2002年最小海冰范围的近40%。2002—2021年,格陵兰冰盖所有区域都发生过表面融化,融化主要集中在冰盖边缘地区,融化范围总体上较为稳定,但同时,格陵兰冰川边缘线整体呈退缩变化。2002—2021年,77.4%的北极陆表区域绿度增加,面积约5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亚马逊雨林的面积,并在近五年呈现加速“绿化”态势。“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专题显示,2022年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区域性突发事件,导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减产1.3%,是近十年第二大减幅,玉米产量减幅较大,水稻产量同比基本持平,小麦和大豆小幅减产。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将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