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沉降是全球许多城市都在遭遇的地质灾害,以往用传统方法监测费时费力。记者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工委获悉,由本市科学家在全国首创的卫星雷达遥感技术,现已通过专家验收,并有望在本市乃至全国推广。今后,监测地面沉降,将用上卫星“千里眼”。
据了解,所谓卫星雷达遥感简单地说,是利用同一卫星分别在不同时刻飞临某个区域时,都向地面发射雷达波,根据随后接收到雷达反射波所用的时间细微差别,来判别地面沉降。例如:A卫星今年1月经过某一地点时,它接收到地面设施所反射的雷达波用时5秒;3个月后,它再次经过该地点时,用时5.1秒才接收到雷达反射波,再经过计算分析,便可说明该区域是否发生了地面沉降。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加速,大量在建工程对地面沉降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监测手段已不能满足需要。去年9月,塘沽水务局、中科院地理所、建设综合勘察设计院等部门的专家联合启动了“地面沉降PS—InSAR(卫星雷达)监测”示范项目,运用遥感新技术对东疆港区、南疆港区、东沽地区等滨海新区核心区约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多种典型建筑物进行监测,经过实测比对,其最大监测误差仅为0.2毫米。
据介绍,作为一项高密度、高精度的监测手段,卫星雷达遥感技术不受雨雪云雾和光照影响,可实现全天候、长时间、大范围,快速准确的地面沉降识别。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运用该技术,每平方公里可监测2000至3000个沉降点位,监测周期也从几个月缩短为十多天。此外,该技术不但可以判定某一区域总体上是否发生地面沉降,还可利用相对笼统的遥感信息,对该区域内道路、桥梁、码头、居住区等不同建筑物进行分门别类的属性分析,监控其是否发生沉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做到一次卫星遥感,可为市政、规划等多个部门服务,大大节省了资源。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