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北京26条政策加持:经开区卫星网络产业提速

北京经开区在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等配套领域也加速推进,如京东方传感技术、星网卫通、合众思壮等公司高质量发展。

近日,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关注经开区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相关专家说,"国内知名的商业火箭公司大部分都聚集在北京经开区,这里还聚集了集成电路产业、高端制造产业,这都是北京市推进南箭北星布局和发展卫星网络产业的基础所在。"相关专家说。

实际上,随着北京经开区产业集群的持续升级,商业航天作为方兴未艾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已成为经开区新兴产业集群孵化培育的重点领域。2012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以蓝箭航天等为代表的我国第一批商业航天火箭企业涌现。2018年以来,经开区商业航天产业加速发展,培育了航天火箭、卫星研发、关键部件技术开发等商业航天关键环节,聚集了星河动力、蓝箭航天、中科宇航等十余家商业航天创新企业。

星河动力董事长刘百奇向记者透露,不仅是固体火箭取得突破性进展,星河动力在液体火箭方面也表现不错,研制了首台50吨量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据了解,该型号发动机创新采用了多回流窝异形燃气发生器、同轴双吸高速涡轮泵、可变面积针栓喷注器等创新技术。

与星河动力公司比邻而居的蓝箭航天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自主掌握中型液氧甲烷发动机全部核心技术的民营航天企业,研制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是国内首枚中型液氧甲烷火箭。2020年11月13至17日,蓝箭航天顺利完成朱雀二号火箭二级发动机联合试车。本轮试车的火箭发动机由80吨和10吨级的"天鹊"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而成。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公司的创新原则。"蓝箭航天CEO张昌武说。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公司累计共申请专利(包括已授权各项专利)超过380项、软件著作权近3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0余项。

在卫星研制领域,曾多次与区内火箭企业组CP的零重空间公司,已完成6颗卫星的在轨交付,另有多颗卫星具备出厂条件,并将于2021年发射升空。零重空间率先提出国内首个全自主研发遥感卫星"灵鹊星座",并计划于年内完成一期组网。此外,依托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利用自研灵鹊AI,零重空间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高频遥感监测服务。

此外,中科宇航、深蓝航天、星途探索、九州云箭、灵动飞天等一批商业航天企业在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火箭街区"成为吸纳商业航天人才和资本的旗帜区域,初步形成了有活力、有影响力的产业生态。

随着产业逐步聚集,北京经开区在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等配套领域也加速推进,如京东方传感技术、星网卫通、合众思壮等公司高质量发展。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基于经开区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的坚实基础以及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的持续升级,卫星网络产业早就成为经开区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区域产业规划中重点布局发展卫星网络产业,并加紧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相关支持政策。同时,经开区注重全产业链培育、打造研发生产基地、强化场景建设、推进跨产业协同、探讨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打造更加适合卫星网络产业开放创新、协同攻关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经开区将加快推动卫星网络产业向高端化、生态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巩固"南箭"地位,助力"两区"建设。上述负责人介绍,经开区将从政策、基金、人才、专业组织、产业基地、共性平台等全方位支持研发创新,鼓励卫星网络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北京经济增长新高地。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