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王博:从“北斗+”到“+北斗”,北斗应用理念正在变化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以后,能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走出去”战略很好地契合。

6月23日上午9时许,此前推迟发射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终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乘载长征三号乙火箭升空。10:15经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确认,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的收官之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组网完成。

从北斗一号的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到实现区域导航服务亚太的北斗二号,再到架设“星间链路”,实现全球组网的北斗三号,26年来的建设,让北斗系统将在军民融合、商业化应用展现出怎样的竞争优势?相应的技术短板有没有突破?我国企业如何参与未来的国际竞争?这些问题都成为关注的焦点。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王博。作为长年研究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的专家,王博认为,从过去八年间,北斗系统的应用思路从以北斗为核心的“北斗+”转变为了解决各行各业实际痛点的“+北斗”,商业应用进一步多元化。北斗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会有助于“新基建”打下良好的时空基准。同时,“新基建”会显著带动智能化、网联化、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北斗应用的多元化。

王博指出,北斗系统应用的最大特色是,这是我国自主可控的时空基准。它适用于测量物体的时空运动状态,已然成为信息化社会标示各类信息的时空基准,将前所未有地渗透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国防领域,在金融、通讯、电力、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北斗系统都可以提供全新的时空基准服务。同时,与国外的GNSS系统对比来看,北斗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应用服务多等优势。

对于未来,王博认为,随着北斗系统的不断成熟,北斗如何应用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强调“北斗+”的概念,也就是以北斗为核心来和各个行业进行融合发展,已经进一步转变为“+北斗”的理念,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痛点,如何把北斗和这些行业各自的特色结合在一起,做差别化的应用和落地。

其中,在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后”,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产业,如何与“新基建”发展相结合,在近阶段广受关注。

在王博看来,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最基础的参数,与人类的所有活动相关,这样就从根本上使北斗系统能够与各个行业结合在一起。对于“新基建”所包含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在其建设过程中,北斗都能为其提供基础性的时间和空间领域的服务。同时,“新基建”会显著带动以5G为代表的智能化、网联化、信息化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北斗应用的多元化。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的演进,促进各行各业的生产制造和运营维护更加精准、便捷和有效。

王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到了更积极推进北斗国际化的阶段。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以后,能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走出去”战略很好地契合。一方面,可以配合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和产业、应用结合在一起往外走,这会让北斗要“走出去”更加容易。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泰伯APP
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