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最新航空遥感数据显示北川新址建设进展

  3sNews讯,据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消息,5月1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两架遥感飞机在汶川地震灾区进入待命状态。下午14:08,搭载光学ADS80的一号遥感飞机起飞;下午14:17,搭载SAR传感器的二号遥感飞机起飞。两架飞机按预定空域进行数据获取。由于当日测区大部分地区处于多云天气,光学遥感数据获取困难;二号机对安县及北川县城新址周边进行数据获取,获取面积约40平方公里。

  根据5月12日获取的北川县城新址的机载SAR影像,通过与2008年5月17日获取的TerraSAR影像对比可见,北川县城新址建设工程已经开工,搭建起许多活动板房,新址内的便道工程大部分路基已成型。该新址位于距老县城20公里的安县永安和安昌两镇东侧2公里处,这里地势平坦,安昌河穿境而过,交通便捷。

泰伯网

两架遥感飞机在汶川地震灾区进入待命状态

泰伯网

  2008年5月17日TerraSAR影像

泰伯网

  2009年5月12日机载SAR影像

         据悉,中科院两架“奖状S/Ⅱ”型遥感飞机,是1986年由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生产的小型公务机改装而成的专业科学试验飞机。飞机的改装设计,在经过国内外全面调研基础上,立足创新和高起点发展。利用有限的资金在小型飞机上建成了在国外大型飞机才能够实现的综合性航空遥感平台。遥感飞机虽已运行20年,但其综合技术性能优势仍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现能够在小型飞机上进行不同电磁波范围(紫外、可见光、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的遥感仪器的飞行试验,从而形成优势互补,技术先进的高分辨率成像、夜间热红外探测及微波穿透云雾和全天侯工作的运行系统。像这样小型化、综合性能强的航空遥感平台在发达国家也为数不多。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